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2011-06-14 02:29张学东
科技传播 2011年10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可持续发展改革

张学东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我国快速的进入了网络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以其快速、方便、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快速的占领了媒介市场,并俘虏了大量的受众。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作为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媒体中较为弱势的广播媒介,更是面临着生死攸关的考验。广播媒体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寻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广播媒介工作者都该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从作者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对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介;改革;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N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3-0002-01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我国快速的进入了网络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以其快速、方便、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快速的占领了媒介市场,并俘虏了大量的受众。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作为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媒体中较为弱势的广播媒介,更是面临着生死攸关的考验。广播媒体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传播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舆论导向作用。面对新情况,广播媒体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寻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广播媒介工作者都该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从作者自身工作实际出发,谈谈自己对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媒体纷至沓来,互联网、手机、MP3、MP4等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给在传统媒体大战中本已处于劣势地位的广播又笼罩上一层阴霾。网络等新媒体所能提供给受众的海量的信息、自由选择权、灵活的互动性、零损失的收听音质都是传统的广播等媒体所不能提供或者不能完全提供的。面对新媒体的咄咄逼人的竞争,作为传统媒体中相对弱势的广播媒体来说,必须认清当前形势,积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强自身修养,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 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在发展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提出的重要概念,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广播媒体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传播手段,以无线电波为介质的传递信息手段,以传达政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社会服务、普及社会教育、丰富文化娱乐为目的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服务大众,与时俱进,推动广播媒体管理创新、宣传创新、科技创新和经营创新的全面、协调发展;就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和“三贴近”的方针,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为目标,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永续发展,既实现广播媒体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为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和谐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广播媒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播媒体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总体来说,其仍然有待加强,在各级广播电台之间,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我国广播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广播媒体所提供的信息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比较大。而广播节目,很难提供给受众大量的信息,这是由广播的自身属性所决定的。中央广播电台还好一些,特别是一些地方台,发射功率普遍比较低,一般是不出本市或者本地区,如此小的传播范围不可能会有大量的及时的信息来传递给受众,当然也不可能会有忠实的大批的受众群;

第二,传统的体制束缚了广播事业市场潜能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媒体事业走的是双重体制,即事业编制,企业经营。国家最初这样实行的初衷是:既能实现对新闻媒体的很好管制,保证了舆论宣传,又方便媒体实现经营性收入来壮大自己。但事实证明,广播媒体的双重身份,未能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造成多种弊端,其中之一就是面对市场左右为难、畏首畏尾。导致广播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效益不好;

第三,有影响力的广播栏目较少,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普遍存在着节目缺乏,播出质量不高的问题,内容匮乏成为制约广播发展的瓶颈。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质量多样性、多层次性、多选择性的需求。甚至在一些时段,广播节目完全沦为卖药品的和卖保健品和宣传虚假广告的阵地,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这同时也暴露了广播事业在人才方面的短板,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才的作用。中国的广电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现象,特别是由于中国广电业自成体系、相对封闭,导致广电业的高素质人才更为缺乏,已经成为阻碍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之,我国的广播媒体要想在新媒体时代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真反思,总结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北京电通网络互动中心.现代广告,2007(2).

[2]王岩玲.融合新媒体:电视节目的未来[J].中华新闻报,2007-10-16.

[3]周杰.论打造城市电视台本土文化栏目[J].新闻爱好者,2008-03-10.

[4]黄鸣奋.新媒介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学林出版社,2009.

[5]石磊.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6]陆地.解析中国民营电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

[7][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华夏出版社,2003,7.

[8]朱光烈.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J].现代传播,1994,2.

[9]匡文波.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J].现代传播,2004,4.

[10]王卉莲.英美报纸发行下滑网络疑为元凶[J].出版参考,2006,13.

[11]望鹰.日本:报纸不敌电视和网络[J].世界文化,2009,1.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可持续发展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