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在针灸治疗中临床疗效观察

2011-06-15 03:16舒相平
中外医疗 2011年34期
关键词:体针脑血管病疗程

舒相平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总院康复科 湖南怀化 418000)

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起病急、变化快,致残率、复发率较高的特点。脑血管病主要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约70%的患者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缺血性脑病属于中医的中风症,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中风病所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同时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脑梗死的康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自2007年8月至2011年6月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120例脑梗死患者,通过对照研究,探讨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自2007年8月至2011年6月于起病72h后在我院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入诊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36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1.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CT扫描排除脑出血,并符合以下情况:(1)既往无颅脑外伤史及脑血管意外史或其他颅内占位病史、脑炎史等。(2)系大脑中动脉系统梗死。(3)入院时意识清醒无昏迷。

(4)未合并严重心、肝、肾及血液性疾病。(5)住院时间不少于1个月。病例被随机分为针灸组60例,对照组60例,2组性别、年龄、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等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病例入院后均予以脱水、活血化瘀、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取穴:第1个疗程,头皮针取换侧顶颞前斜线为主,配顶中线,顶旁1线,体针穴于患侧上肢取肩髃,曲池、手里、三里、外关、内关、合谷、下肢取环跳、委中、血海、梁丘、足三里、丰隆、三阴交、解溪。其中对手三里、血海、梁丘、足三里、丰隆等穴采取排刺。第2、3个疗程只取患侧肢体上的第1个疗程的体针穴位,采取电针、断续波治疗,留针20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总共观察3个疗程。

1.3 评定指标

在综合康复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ADL),应用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ini mentalstatusexamination,MMSE)评定认知功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测得的数据以(±s)表示,P<0.05则认为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表1 2组清醒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及FMA评分结果(±s,分)

表1 2组清醒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及FMA评分结果(±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Barthel指数 MMSE评分 FMA评分对照组 60 28.3±10.32 425.5±15.51 11.4±5.02 16.8±6.23 39.1±26.13 58.9±4.16针灸组 60 29.1±13.67 55.5±20.60 11.1±5.14 22.3±7.46 38.3±28.71 69.8±5.42

2 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行Barthel指数及MMSE对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对照组和针灸组治疗后FMA、MBI、MMSE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针灸组治疗后FMA、MBI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而MMSE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针灸治疗脑梗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疗效是肯定的,笔者体会到针灸治疗脑梗死参与时间越早疗效越佳,脑梗死可导致严重的认知功能及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灵枢》指出“头为诸阳之会”,脑与督脉、足太阳经、足阳明经联系紧密。因此脑梗死的针灸治疗多取督脉、阳明经、太阳经上的腧穴。刘梦红,赵楚红[3]等采用针灸推拿配合高压氧治疗相结合的醒神开窍针法为主,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36例,其中头针针灸神庭、本神、百会、率谷、脑户、脑空穴;体针取水沟、风府、内关、神门、劳宫、十宣、三阴交、涌泉穴,结果成功促醒31例,好转1例,无效4例。作者认为醒神开窍针法有助于解除大脑皮层的抑制状态,起到开窍醒脑的作用。李彬,鄂宏臣[4]等奥扎雷纳治疗脑梗死患者针灸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针灸能降低血清中TNF的含量,加速炎性的吸收或减少炎性的反应,促进脑组织和肢体的功能恢复。因此,早期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方法。许多临床报道,脑卒中偏瘫经过针灸刺激经络穴位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诸多研究证明[5]:针灸能改善脑组织病灶周围脑细胞的缺血、缺氧的状况,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改善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改善病灶周围组织的营养,加速脑组织的修复,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脑氧代谢和pH值,调节神经递质而加速脑损伤的恢复。本研究治疗组,第1个疗程,头皮针:取顶颞前斜线为主,配顶中线,顶旁1线;体针穴于患侧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手三里,下肢取环跳、血海、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三阴关,其中手三里面血海、梁丘、足三里、丰隆采用排刺治疗法。有言语障碍者加廉泉及哑门。第2,3个疗程取穴位同第一疗程体针穴位,利用电针断续波治疗。以观察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通过对比研究[6],我们发现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但在此次研究中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改善,与常规治疗比较,针灸更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庞勇,邹卓成,李雁.益肾调督针法对实验大鼠脑梗死恢复期TNF-a、IL-6和IL-8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2):27~30.

[3]刘梦,赵楚红.针灸推拿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2):10~11.

[4]吴宏波,常永梅.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57.

[5]李彬,鄂宏臣.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4):108~109.

[6]申秋生.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4):448~449.

猜你喜欢
体针脑血管病疗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耳穴按压配合体针治疗酒精成瘾临床分析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