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文现代化建设基本任务

2011-06-21 09:18李养龙侯雨晓
山西水利 2011年11期
关键词:水文站水文山西省

李养龙,侯雨晓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西 太原 030001)

近年来,山西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十分重视水文工作,2011年7月8—9日中央召开水利工作会议以后,山西省副省长刘维佳专程到省水文局进行调研,并对水文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2008年以来,山西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了对水文事业的投入,水文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其发展的现状和所承担的任务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与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仍然不相适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水文发展应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适应并满足水利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紧迫性和可行性

山西省水文工作点多、面广,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很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站网布局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水文监测能力较低、预测预报手段相对落后、水文基础实验研究滞后、水文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水文现代化发展差距极大。

水文现代化离不开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文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近年来,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水文领域不断应用,传统的水文测验、预报方法,结合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升级改造,为大力推进水文信息化的进程,全面提高水文工作的科技含量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保障。

2 主要任务

第一,调整、充实、优化水文站网是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水文站网的布设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按照基本水文站网和水文调查相结合的原则,以适当的布站数量和合理的布局,满足在时间、空间上提供水文信息的要求。2011年,山西省水文局在完成现有水文站网调查和功能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十二五”水文规划方案,提出了最优化的水文站网调整、充实意见,即以现有国家基本水文站网为骨干,对重要的中小河流、重点防洪地区、省市界河流等无水文站控制的地区进行补充;调整和优化受水利工程影响的水文站;增加水文巡测站建设等。

第二,水文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水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依据水利部《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和“十二五”规划要求,根据山西省水文测站特性和洪水特性,对各类水文站的生活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改造,对已积累较长系列资料且具有较好水位、流量关系的测站应按“无人值守、有人看管”模式,装备相应的仪器和设备,提高水文测报自动化水平。加强水质分析实验室建设,在有条件的重要水文站、水源地,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移动检验室,提高水质机动监测的能力。加强水文巡测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水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科技含量,建成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水文生产基础设施。

第三,提高水文要素监测现代化,实现自动监测、长期自记与电子数字存储、自动传输、自动处理是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标志。要依靠现代高科技手段,以自动测报、水文巡测为基础,并辅以遥感等技术,是现代水文监测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全面实现雨量、水位的自记监测、电子数字存储、自动发送传输信息以及自动报警预报,是山西省水文监测自动化的最基本任务。其次,推广流量测验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技术,提高流量测验的自动化水平,特别是重要水文站配置流量自动监测设备,实现流量在线监测,以常规流速仪法为基础,配以ADCP、超声波时差法等测流先进技术和应用非接触技术进行流速、流向等监测,形成多手段、多方法的流量监测体系,是山西省水文监测自动化的重要目标。最后,更新和改造水质实验室现有监测仪器设备,建立机动灵活的移动检验室监测分析系统,提高水质监测的现代化水平;采用定量监测仪器和定性监测等方法加强墒情监测,建立由传感器采集数据和遥感分析相结合的旱情自动监测和分析评价系统,是我省水文监测自动化服务社会重要内容。

第四,水文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以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水文信息共享服务的重要平台。水文数据库的建设是“山西数字水文”的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目前,山西省国家基本水文数据库已经建成,并广泛应用于防汛抗旱、水利规划、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水资源评价等专项服务,但水文数据库强大的技术服务功能还远没有发挥出来,开发水文数据库有授权控制的网上浏览查询系统及应用服务软件,是完善水文数据库服务功能的一项基础工作。

山西省国家基本水文数据库的成功运用,已经成为全省水利行业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标志之一。但是,山西省国家基本水文数据库数据以降水、水位、流量、泥沙、蒸发等内容为主,对于水文调查、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评价、水文预报、水质分析、地下水动态、科技情报等课题的研究成果,则大部分还没有入库,这一成果的转储入库是今后水文数据库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今后的水文数据库建设中,要十分注意各类数据间的相互连接及调用,要有利于各类数据、文字、图表等信息的接收、处理、存储及检索,要有利于向社会各界提供所需的信息,也要有利于与一些必须的模型及决策支持系统的链接。因此,水文数据库应不断开发适宜的工作软件,应用良好的工作界面,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水文技术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是山西省水文现代化的建设核心任务,是水文技术工作服务于防灾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笔者认为,山西省水文业务应用系统主要应包括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旱情(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和水质信息自动监测4个信息系统,可实现监测信息的采集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和服务一体化,满足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水文监测信息的需求。

水情自动测报信息系统是规范地应用传感器、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测区内各站点水文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自动化。旱灾是山西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尽快建设一个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旱情(土壤墒情)监测信息系统已得到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山西省将对重要站点的土壤含水量进行适时自动监测。针对水质监测信息系统,将有重点地建设一部分以物理监测为主的水质自动监测站点,这一课题的关键技术是选择适宜的传感器,目前山西省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试点监测。地下水监测系统山西省已走在全国前列。旱情、地下水、水质3个监测信息系统的全省远距离数据传输系统不需专门建设,可直接使用水情自动测报信息系统的通信设施。

3 结语

水文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确保各阶段、各环节工作的有序、协调进行,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必须加强水文现代化建设管理,在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原则下,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人才是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水文现代化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是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现代化,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各类水文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技术、精通信息系统管理、掌握各类水文先进仪器设备应用的多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是确保山西省水文现代化建设事业任务完成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水文站水文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水文
郭家屯水文站单断沙关系分析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