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移动互联网一起“飞”

2011-06-30 08:25阚世华摄影张晶
中国新时代 2011年8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

|文 · 本刊记者 阚世华 摄影 · 张晶

几次机遇,舒义都没有错过,区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Wap……“我们第一年收入5000多万,利润1000多万,今年开始切入智能手机广告市场……”

2011年3月初,舒义接到IDG资本合伙人张震助理的电话,也许舒义不会想到,就是这个电话即将改变他公司未来的命运。

“我们对你很感兴趣,兄弟,要不我们参与一下?”张震见到舒义的第一句话就让他非常意外。眼下,舒义的公司每年收入都是几千万,利润还不错,一直不用为资金而发愁的舒义自然对资本没有什么兴趣。短暂的交流并没有做任何决策,舒义还需要考虑很多问题。

舒义,一个只有26岁的年轻小伙子,张震会主动要给他投资。他何德何能?依靠第三次在移动互联网创业,在短时期内舒义的力美互动企业成绩斐然,资本“狩猎者”当然不会轻易错过这样的好事。

一个月后,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内,舒义带领团队一齐出现在IDG资本7、8位合伙人面前,那阵势舒义还是第一次见识。这一次,舒义与投资人将很多事物进行具体的敲定。

3次交流、20多天的努力,舒义在3月底拿到了IDG资本近1000万美元的投资,其公司在开曼做了海外离岸架构,在香港和北京做的外资架构,此铺垫就是为了未来登陆资本市场而设立。

见到舒义,感觉好似刚走出校园的大男孩,但他的经历要比任何同龄人丰富很多。走出农村大山,走进城市成都,再到落户北京发展,舒义这一路坎坷曲折。当很多同龄人还为工作、生活、赚钱发愁时,舒义却已是身价千万……

走出大山

1985年,舒义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是都江堰的百万富翁,哥哥、舅舅等亲戚都从事钢材等传统生意。舒义7岁那年,父母离异,父亲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衰落。

十多岁时,舒义发现生活不行了,“我父亲认了20几个干儿子,一年比一年少,后来我知道这是人情冷暖。”力美互动首席执行官舒义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

那段日子,生活让舒义感到非常压抑。“我7岁就寄人篱下。”舒义有些哽咽的说。那时,他跟着奶奶,寄住在后父和母亲那里。每到春节过年的时候,舒义的后父家中就会有很多亲戚来坐客。“介绍我时,就指着我妈说,这个就是她带过来的小孩。”那种心理压力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承受的。

小学时,一次舒义非常想看电视,但因为家里穷买不起。难道这么简单的目标都实现不了?舒义哭了,一家人也都哭了……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舒义亦是如此。儿时,舒义除了上学,还要经常帮家里下地干农活。因为近视,他6岁时就开始戴眼镜。“那时,在农村里面戴眼镜,还戴着眼镜插秧,就没有这样的……”回忆着那段辛酸的往事,舒义依旧爽朗的笑着。

虽然家穷,而且还发生很多变故,但舒义的学习成绩却是始终名列前茅,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后来上大学,舒义是唯一从农村的高中考进城里大学的学生。

2003年,舒义考入哈尔滨理工大学,却没有读成,后去了四川师范大学读工商管理。当时因家庭困难,舒义的每月生活费仅150元。源于经济压力也是商业天赋,舒义在校做起了各种生意,还干起了家教,一小时5块钱,舒义每天做8个小时。3个月后,他赚了生平的第一桶金——1000多块钱。

后来,他瞅准大一新生集体购买字典和文具的机会,靠当“小贩”赚了近2万元,他还倒卖MP3、电脑等等。

“我读的是二、三流学校,当时还写了一篇文章——‘二流大学怎么出一流人才’。大一时,很多人比不过我。”创业初期,有很多人都鄙视舒义,但他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好运并没能一直伴随着舒义,大一时舒义担任一份英语报纸的校内总代理,被人告到了辅导员处,理由是在校进行商务活动。因此他受到了全校通报的警告处分,写下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份检讨。

尽管如此,舒义的成绩在大一仍名列全校第一,并早早过了英语六级。从大二开始,舒义对英文和IT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两者最好的结合莫过于看国外的IT网站,那时舒义开始以自己半年来打工挣的钱买了台二手笔记本电脑,疯狂学习互联网,在半年的夜以继日的学习中,舒义从一个不懂电脑的农村孩子变成了一个IT小牛人。

舒义在网上偶然认识了纽约大学毕业的华裔Edwyn,并在2004年12月,加入其在成都的公司——意念网络科技。两人随后创建了网站“BLOGKU”,用他的话来说,“做的比方兴东还要早”。那段时间,美国什么模式火,舒义和他的搭档就做什么。但由于没有经验,这些项目都失败了。

更窘迫的是,舒义与一群大学生共同创办的电子商务终端连锁店“酷部落”,发展到2006年使已欠下2万块钱,“8个成员,全部不发工资,打欠条”,实在没办法,舒义只好自己硬着头皮去找一位投资人借钱。

“我凭什么要借钱给你?你进过几次五星级酒店?你出生于农村,受过多少教育和熏陶?”一名40岁的海归成功人士吐着烟圈,满脸不屑地问他。此人曾是舒义的合作伙伴,有着几百万元的家产。

“谢谢你的教导。虽然我现在没你成功、没你有钱,但是你20岁时绝对没我成功,我40岁时绝对会比你成功!”舒义说完扭头离去。

借钱未果,舒义只好替一家公司打工,拿每月1600元的薪水,刨去所有开支每月只有几百元剩下,这对2万块钱的欠款可说是杯水车薪,还债看来遥遥无期。

第一个500万

2007年那一段时间,在老师、同学和家人的眼中,舒义似乎是一个“隐形人”,谁都不知道舒义整天在外面忙些什么。而实际上,此时的舒义正在想尽一切办法赚钱。

没想到的是,学校一纸令下,开除舒义。痛苦中,舒义每天处在纠结中,书到底是否要继续读下去……经历过太多失败的舒义,并没有停下创业的步伐。

2008年,舒义再次创业,当时他仍是一无所有。“先帮别人带‘孩子’,我只当‘保姆’”,在特殊时期,舒义选择了用特殊的方式寻找自己的出路。

“最开始我当要‘小保姆’,代理成都的小网站。后来当‘中保姆’,代理成都商报。因带出了名气,所以,又有人找到我当‘保姆’。”提及特殊时期的战略,舒义一脸的得意。

那时的日子,怎一个“惨”字了得。“办公室三室一厅,每月租金2000块钱,每个人出几百块。”客厅是办公室,每个房间的门上分别写着:总经理、财务室、会议室,其实这些屋子里只有床,是舒义和伙伴们的宿舍。那段日子,舒义几乎每天都要过问财务,看公司的账面上还有多少资金。最惨时,账上只有几块钱。

舒义“我觉得移动互联网市场,其实是刚刚开始。中国智能手机的保有量也有5000万部,中国有8亿多部手机,将来这个市场的增长会非常快。”

就在无米下锅时,舒义得知腾讯在成都招业务代理,他好象抓住了救命稻草……虽然没钱,但舒义与对方谈项目时依然底气十足,也许这就是年轻无畏的做派。

“腾讯给我的第一年的任务是160万。还让我交10万的保证金,10%代理费。”舒义笑言,对于当时账上只有几块钱的人,这笔费用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舒义告知客户要回去想一想……

没有资金,又筹不到资金,为了不让到了嘴边的“肥肉”溜走,舒义只能经常硬着头皮跑去和客户谈判。因为是做技术出身,舒义的谈判似乎多了一个砝码。“我免费给你开发网站,然后你把保证金给我免了。”经过反复的磨催,对方终于同意了他的条件。

拿下客户代理权后,舒义的公司终于开始逐步好转。年初签的合作协议,4月份公司就赚到了第一笔钱——一单几十万的合同。随着市场的逐步认同,客户不断增多。“当时我想的是每个月15万的销售业绩,结果年底赚了500万。”想起赚到的第一个百万时,舒义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22岁,赚得百万!财富突然来得太容易,一时间有些让舒义感到不知所措。而此时的舒义唯一想到的是开始炫耀,毕竟他还年轻……他洋洋自得给同学、朋友打电话,告知自己最近有点“小成就”。

“赚钱了,赚钱了,我不知道怎么去花……”这是广为传颂的一首打油歌,而当时的舒义状态也如此。因为从农村出来,当时连省都没去过。于是,舒义开始乘坐飞机漫无目的的去全国各地旅游。

“我一个人,单身,又没有牵挂,那时候又有钱,几百万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厉害的数字。”有趣的是,舒义取了1万元,买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iPad,拥有这些物件曾经是舒义的梦想。后来他发现,500万中的1万块就可以满足这些愿望,这太容易了。后来,他又开始买车,从CRV到牧马人,再到现在的宝马。

有钱了,舒义又开始对投资发生了兴趣。到目前为止,舒义已投资了7、8家创业公司,身为天使投资人的舒义,似乎在这些创业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而这些公司也给舒义带来了相应的回报。

一段时间后,舒义突然感到很迷茫……未来该做什么?路在哪里?“在成都当老板时,我不怎么做具体的事,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利润,还做一些投资。”

偶然的,舒义将目光瞄向了移动互联网广告模式。“我其实最早创业时就看好WAP2.0”,舒义豪情万丈的将想法告诉了公司每一位同事,“互联网,我们抓住了一个小小的尾巴,就是区域互联网……去北京吧。”

移动“金矿”

说走就走,舒义说服加拿大海归邵植仁跟他一起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创业征程。2010年正月十五,那天正好下雪,舒义他们开车直奔北京。

到北京初期,舒义借用在朋友办公室的一间小屋里办公。从最初的3个人,到后来的20多人,直到现在的70多人,队伍逐步扩大,办公室也不断扩大面积。

舒义在北京开拓的是手机广告业务,属于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就要选在北京,在这里,你能接触到最新的信息,最广的人脉。”舒义说。

只为腾讯、新浪等几大门户网站的代理WAP广告,不做手机WAP联盟,舒义的步子迈得很稳。“这类公司基本上很难赚钱。因为在移动互联网上排行前三的网站就会占去主要的流量份额,这和互联网很不一样。”

2010年,力美完成了整个腾讯手机门户70%的广告业绩,今年又获得了新浪无线的广告代理权,去年的3000万元销售额,今年预计能增长到8000万元。

对于流行的的Admob模式,舒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因为国内智能手机还不够普及,他把这块业务列为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而不是立马就去跟风。

Admob模式是通过与游戏/软件开发者合作,在程序中嵌入广告插件代码,便能绕开运营商对用户所收到的内容进行控制。同时,由于手机具有鲜明的随身性、互动性和位置性特点,广告主的广告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更精准而直接地触达消费者。

“我这几年投资的全都是智能手机应用开发团队,一方面是看准今后的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也是准备把广告移到智能手机平台上,与技术结合做精准投放。”舒义举了一个例子,“在智能手机客户端软件植入广告代码,机主到了北京,就推北京的酒店,北京的团购信息,还可以分析机型,如果是IPHONE用户,就推高端消费。甚至还能对你的浏览习惯做出分析,做更精准的投放。”

从2009年开始,舒义开始代理手机腾讯、手机新浪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如此反复,舒义的公司迅速进入一个成长型的媒体。

让舒义为之骄傲的是他的团队,团队部分成员已跟随舒义多年。“他们的执行力非常强。我们定什么算什么。上周我们启动了一个项目,当天启动,一周调研。然后市场就开始谈客户,逼着你去开发新产品。别的公司可能是开发好后,再去找客户。”

舒义属于善于发现的人,每天他都会在网上浏览制定的1000多个重要栏目。几次机遇,舒义都没有错过,区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Wap……“我们第一年收入5000多万,利润1000多万,今年开始切入智能手机广告市场。”

手机广告靠什么赚钱?广告就是最核心的模式。“我觉得手机市场空间已开始逐步庞大。互联网公司现在上市的比较少,是因为互联网广告规模还小,只有400亿的市场。”

在舒义看来,手机的未来是个人移动终端的第二大脑,是可接收任何信息终端的工具。此外,手机还是人与虚拟现实的接入点。就是现在很流行的概念OQU市场,线上买单,线下消费。其实用电脑不方便,因为要下载,还要打印优惠券、下载短信。如果用手机,未来它就是最主要的市场。“基于这种广告的模式,就会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舒义对此非常自信。

目前,IDG投资的千万美元占到力美广告20%的股份,舒义个人持有50%以上的股份,剩下的归团队所有。3年后,力美广告被并购或上市,将会价值几亿美元。事实上,这种财富神话在互联网广告公司“好耶网”上演过,10年前,也是IDG投资的好耶网,几年后,好耶网作价3.1亿美元卖给了江南春的分众传媒。

“3-5年,我也可以做到这个价格。”目前,舒义的力美互动正在不断的有序扩张,不断的研发产品线。现有的160人的团队,很快就将增长为300人。舒义认为,在一系列的产品推出后,在这个市场上,暂时没有竞争对手能与自己抗衡。原有的二线城市区域互联网,在这个领域里,力美的竞争对手也不多,力美的优势明显。

“我觉得移动互联网市场,其实是刚刚开始。中国智能手机的保有量也有5000万部,中国有8亿多部手机,将来这个市场的增长会非常快。”舒义表示,今年会再拓展3-5个城市。其次,依托移动互联网,靠wap站点切入,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扩大来发展相关业务。同时,投资一些智能手机应用开发和游戏制作团队,以弥补公司技术力量不足的短板,同时进行产业内的布局。

一个80后的创业者、一个年轻的公司,或将很快地成熟起来。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座矿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智能手机数据或将拯救生命
智能手机是电影制作的未来吗?
使用智能手机增大肥胖风险?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信息安全,智能手机的新增长点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智能手机介入交往的基础
基于智能手机控制风扇运行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