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通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50例*

2011-07-12 08:29黄福斌郭乃刚张桂才刘柱成王干
陕西中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显著性疗效对照组

黄福斌 黄 河 张 阳 郭乃刚 张 侃 张桂才 刘柱成 仇 王干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医院脾胃内科 (盐城 224001)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功能性便秘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因为结肠动力低下,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从而引起的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的病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发生率在10%~ 15%左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其在大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阿尔兹海默病等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排便用力甚至可导致死亡。严重慢性便秘可引起粪性结肠穿孔,该并发症的死亡率很高[1]。我院脾胃科科门诊采用便秘通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100例病例均来自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患者,采集时间为 2008年 10月~2010年 5月。治疗组 50例 ,男 22例 ,女 28例;年龄 29~70岁,平均 51.8±9.3岁;STC病程 9个月~ 16.5年,平均 6.4± 5.1年。 对照组 50例 ,男 24例 ,女 26例;年龄 33~ 69岁,平均 51.7±8.9岁;STC病程 8个月~18.1年,平均6.7±5.9年。病情程度:轻度是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通过整体调整或短时间用药即可;重度是指症状重且持续,严重影响工作、生活,需药物治疗,不能停药或药物治疗无效;中度者介于轻、重度之间。重、中、轻度治疗组分别为9、27、14例;对照组分别为 8、25、17例。 2组的基本情况比较,在一般情况、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符合 2007年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中对 STC的诊断标准[1];②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学》第七版[2],证属气阴两虚者;③年龄在 20~ 70岁之间;④试验前 7d内停用影响本试验的抗胆碱药物、解痉药和其他胃肠促动力药,以及刺激性泻剂(番泻叶等);⑤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①有 IBS的症状;②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③不能表达主观不适症状者;④合并某些疾病不能停用抗胆碱药、解痉药物者;⑤排除肿瘤、梗阻等器质性疾病;⑥合并精神疾病或严重神经官能症患者;⑦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⑧对试验药物过敏者;⑨依从性差者。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便秘通膏(由炙黄芪、熟地黄、党参、麦冬等组成,南京中医药大学盐城附属医院制剂室生产),30g/次,2次 /d,饭前开水冲服;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 4000散剂 (批号:080701),10g/次,2次/d,饭前开水冲服。 2组患者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 2个疗程,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停用其他相关治疗药物。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指标:患者用药前后结肠转运时间(CTT);安全性指标:血、尿、粪常规、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的结果。记录用药后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显效:2天以内排便 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CTT时间在正常范围;有效:3天排便 1次,便质转润,排便欠畅,CTT时间缩短≥50%;无效:症状无改善,CTT时间缩短<50%。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做i2和t检验。

治疗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 25例,无效 8例,总有效率为 88.0%,对照组显效 13例,有效 20例,无效 17例,总有效率为 66.0%,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2组 CTT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及停药 1周后的CTT,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P> 0.05),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附表。

附表2组 CTT比较(h,±s)

附表2组 CTT比较(h,±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相比▲P<0.05。

治疗组治疗前5020.3±3.322.5±4.259.7±6.9101.7±8.4治疗后50 11.4± 4.1△13.2± 3.2△ 38.7± 6.7△▲ 62.4± 7.9△▲对照组治疗前5021.1±3.822.1±5.160.8±7.6102.1±8.3治疗后50 14.1± 5.3△14.6± 3.7△45.5± 7.1△77.2± 9.1△

不良反应 2组经治疗后,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过食甘肥、嗜好烟酒、体质指数(BM I)增加、社会老龄化、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功能性便秘的患者越来越多。 STC作为功能性便秘的一种,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约占普通人群的20%,在老年人中更多见。

膏剂又称“煎膏”、“膏滋”,是最古老的八种方剂(丸、散、膏、丹、汤、酒、露、锭 )剂型之一 ,具有滋补去疾之效。“便秘通膏”精选中药,方中有益气健脾补肺的炙黄芪、党参、白生术,有滋阴生津的玄参、生地黄、麦冬,有养血补肝肾的熟地黄、当归、桑椹子、何首乌、阿胶、黑芝麻,有润肠通便的火麻仁、蜂蜜、郁李仁、元明粉、决明子,还有行气和胃的陈皮、枳壳,全方共 19味,通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等步骤制成质量稳定的膏剂,为应用中医中药治疗 STC提供了独特的剂型,与西药相比,具有病因、病症同时兼顾,疗效突出的特点。研究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综合疗效分别为 88.0%和6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在缩短 CTT方面,治疗组亦有优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与汤剂相比,口感好,服用方便,提高中药使用顺应性。本组研究病例,无一例退出,均顺利完成治疗。一般益气滋阴膏方均滋腻难化,但便秘通膏方中,配伍党参、白术、枳壳、陈皮等健脾助运,行气和胃之品,并未见此不良反应。便秘通膏为气阴亏虚,传导失司之 STC而设,对肺脾气虚,津亏血少,肝肾不足诸症亦可选用,但对便秘实证及阳虚便秘者切不可使用。

冬令进补,冬天是服用膏方的最佳时节,但 STC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春夏高温季节膏方亦可服用,我们建议患者将便秘通膏存放于冰箱冷藏,以防变质,经临床试用,并不影响疗效。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 [J].中华消化科杂志 ,2007,27(9):619-622.

[2]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64-26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猜你喜欢
显著性疗效对照组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齐刺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