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瘀通腑方治疗胸腰椎骨盆骨折后便秘 36例

2011-07-12 08:29王红宇北京市海淀医院中医科北京100080
陕西中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通腑骨盆活血

王红宇 北京市海淀医院中医科 (北京 100080)

胸腰椎骨盆骨折后由于伤痛、卧床、制动、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发生腹胀便秘,且并发周身自觉症状加重,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对原发疾病的恢复造成不利的影响,2006年8月~2010年9月采用自拟逐瘀通腑方治疗此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6例患者均为海淀医院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 34~ 72岁,平均 (45.16±12.32)岁;胸腰椎骨折者 27例,不稳定型者6例;骨盆骨折者 9例;骨折前有便秘病史者 8例;病程最短 5d,最长 10d,平均(6±1.46)d。对照组 30例 ,其中男 13例 ,女 17例;年龄 32~ 70岁,平均 (43.56± 13.69)岁;胸腰椎骨折者 18例,不稳定型者 3例;骨盆骨折者 12例,骨折前有便秘病史者 6例;病程最短 5d,最长8d,平均 (6± 1.12)d。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1]:①排便时间延长,3d以上 1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症。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中医辨证参照《今日中医内科》[2],属于气滞血瘀证,主症:大便干结或不干,排便费力,艰涩不畅,排便后犹感便意未尽,次症:①胸胁胀满,嗳气频作;②腹中胀痛;③骨折部位疼痛不缓,心烦抑郁;④舌暗苔白,脉弦涩。主症加次症 2项即可诊断。

纳入标准 外伤后局部疼痛,活动受限,X线或CT提示有胸腰椎段、骨盆骨折;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肛肠科会诊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排除标准 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对本药过敏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逐瘀通腑方加减治疗。处方组成:熟大黄10~ 15g,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柴胡、枳实、党参、炙甘草、焦山楂各 10g,当归 20g,槟榔 15g,生白术、瓜蒌仁各30g,三七粉3g。随证加减:腹胀甚者加大腹皮 15g,厚朴 10g;胁胀痛明显者加郁金、佛手各10g;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 5g,食欲不振明显者加焦三仙30g,鸡内金10g;热重者加黄连5g。1d1剂,水煎2次,每次煎取药汁约 200m L,兑匀分早晚2次口服。 1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进口药物注册标准:JX 20020289)20m L/d,早餐时一次服用;多潘立酮 (国药准字:H10910003)10mg/次 ,饭前 15~ 30min服用 ,3次 /d。 1周为 1个疗程。观察治疗 3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指导,嘱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多维生素食物,多饮水;忌食辛辣肥甘厚味。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临床痊愈:排便无不适,1d1次,排出软便,停药 4周后大便仍通畅;显效:排便次数恢复正常,粪便性质正常,排便通畅,无困难;有效:显效所列 3项中达到 1~ 2项者;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疗效性观察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患者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通畅程度、腹胀、骨折局部疼痛等症状积分,第3周结束后开始统计积分情况。

安全性观察 治疗前后需记录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按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通畅程度、腹胀、骨折局部疼痛五个症状轻重分别分 3级。轻度1分:偶有症状,但不影响日常生活。中度2分:症状较常见,轻度影响日常生活。重度3分,症状严重,频繁出现,且影响日常生活。

症状改善标准 症状轻重程度分轻、中、重 3级。治疗后症状改善下降2级为显效;下降1级为有效;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例)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369.36± 2.233.03± 1.73△对照组309.52± 2.385.85± 1.92

不良反应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便秘是骨折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尤其以胸腰椎骨盆骨折的患者多见,究其因:①外伤骨折损伤局部的血管神经,造成腹膜后血肿刺激,瘀血内蓄,经脉失畅,脏腑气机逆乱,腹气不通,通降失常,传导失司,糟粕内停而发便秘。②严格卧床制动 (4-8周),正如《证治准绳》曰:“只宜仰卧,不可翻卧,大动后恐成损患。”食多动少,或急于滋补,脾胃失运,胃肠积滞而发便秘。③环境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伤痛刺激等,可致患者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紊乱,肠道阻滞而发便秘。由此可见,气滞血瘀,腑气不通为其主要病机。尤其是血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可致脏腑失养,气机失调,而并发诸症,因此逐瘀行滞,活血通腑为治疗之关键。方中大黄泻下攻积,荡涤留瘀败血,为君药;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活血祛瘀、行气通便;柴胡、枳实、焦槟榔、焦山楂舒肝理气,行气导滞,共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润肠通便,三七活血止血,不留瘀滞;党参、生白术健脾益气,以防攻伐伤正;瓜蒌仁润肺通便,兼顾表里,共为佐药;炙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使药。全方特点:泻下中兼益气养血;化瘀中兼行气润肠;行气中兼消导通腑;共奏逐瘀通腑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大黄[4]致泻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不影响小肠吸收功能,同时有保护胃粘膜,活血止血抗炎等作用;桃仁[4]能改善血液动力学,且含丰富脂肪油,可润滑肠道,利于排便;三棱、柴胡、枳实[4]均能兴奋胃肠平滑肌而促进胃肠动力;瓜蒌仁[4]内含丰富脂肪油而具较强泻下作用;党参、生白术[4]则对胃肠平滑肌双向调节作用,可调节胃肠动力。全方共用,既活血逐瘀,促进了骨折局部血肿的快速吸收;又行气通腑,有效的改善了患者便秘带来的身心疾痛,与西医单纯的用泻下和促进胃肠动力药相比较,临床疗效显著,但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临床诊断疗效标准[S].1994:11.

[2] 王永炎.今日中医内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27,728.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57.

[4] 高学敏.中药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1):598,1113,1167,283,847,1223,1597.

猜你喜欢
通腑骨盆活血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通腑法的临床应用
自拟通腑理气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