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CB工业的发展趋势——调整结构、创新发展

2011-07-30 01:26林金堵
印制电路信息 2011年1期
关键词:印制电路刘易斯高密度

林金堵

CPCA顾问 本刊主编

PCB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主要是受世界主导经济而决定(制约)着的,也就是说,当前和今后的世界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状况将决定着PCB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尽管世界经济多次反复的波动(经济危机、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金融海啸,至今还处在缓慢“复苏”之中)会给PCB工业带来市场和生产上的很大起落变化。但是,当今世界的主导经济——知识经济仍然没有改变,这意味着PCB工业仍将继续大力(特别是PCB生产工业技术、产品结构和升级等)向前发展着。正如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给PCB产业带来波动那样,但是危机过后,便是PCB工业发展的新机遇,使PCB技术和产品带来新调整、新升级和新发展!相信,这次“金融海啸”中也是正在“酝酿”着新一轮PCB工业的发展与进步!

1 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主导经济——“知识经济”

从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看,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主导经济仍然是“知识经济”。近代人类历史的经济发展过程大概可分为三大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如表1所示。

尽管,目前的知识经济主要是体现在发达国家上,它们的GDP(国民经济总值)值中的科技因素(知识)贡献值达到60-80%之多,而发展中国家的GDP值仅在20%~40%之间。这就是说,占世界80%以上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开始向着“知识经济”的方向快速发展着。同时,发达国家仍然会在知识经济的“纵”、“深(横)”方向继续发展。这些因素,必然会快速推动知识经济及其基础工业(电子工业、PCB工业)持续快速向前发展!这个向前走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

表1 人类历史的经济发展过程

2 推动PCB工业发展的主要直接动力

PCB的功能主要是起着集成(焊接、连接和埋嵌等)各种元(组)件和传输信号等作用,是电子产品中的“航空母舰”。因此,元(组)件的集成度、组装技术或埋嵌技术和传输信号特性等的发展将成为推动PCB产品发展的主要和直接动力。

2.1 集成电路等元件的集成度迅速发展,迫使PCB产品向高密度发展

从目前来看,PCB高密度化还是跟不上集成电路集成度的发展,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看出,到2010年底,能够生产10μm的线宽/间距(L/S)的PCB产品是十分困难的,能够生产50μm的线宽/间距的产品就不错了!尽管已能生产20μm的线宽/间距的产品了,但为数极少!这就是说,PCB的高密度化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元件集成度的发展要求了,或者说还必须加快PCB的高密度化的发展!

表2

2.2 组装技术进步也推动了PCB向高密度化发展

近20多年来,组装技术有长足的进步,要求PCB产品高密度化发展,如表3所示。

2.3 信号传输高频化和高速数字化推动PCB精细化发展

近10多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信号传输高频化和高速数字化,在PCB具有高密度化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特性阻抗值控制”等要求。

2.3.1 信号高频化的发展

100K→1M→10M→100M→1G→10G→100G→200G→500G→1000G→

表3

2.3.2 PCB走向高密度化和精细化发展

即微小孔、精细导线、介质均匀薄型和高多层化,并要求具有特性阻抗值、RFI和EMI等的控制。

2.3.3 PCB结构复杂化发展

常规通孔结构—→埋/盲孔结构—→HDI/BUM结构—→集成(埋入)元件结构—→印制(薄膜)电子—→光-电线路结构—→光线路结构。

2.3.4 PCB品种(类型)多样化发展

常规PCB板—→高密度互连PCB板、特种PCB板—→印制(薄膜)电子类—→光-电路板—→光路板。

3 PCB现状与产品结构

从全球PCB产品状态和产品结构上看,目前PCB产品可归纳成五大类型,其情况如表4所示。

这些产品的主次、比率和附加值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它们还会长期共存下去。

4 我国PCB工业的发展方向

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使我国PCB工业从小到大走上了世界产量首位、产值第一的大国,但是仍然属于中、低档产品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我国PCB工(产)业和其它工(产)业一样,面临着发达国家走过的“刘易斯转变点”——无限提供劳动力到有限提供劳动力变化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PCB工业要积极应对: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创新生产工艺和产品体系等,使我国PCB工业从生产大国走向生产强国!

表4 目前全球PCB产品类型与结构

4.1 我国PCB工业走近或进入“刘易斯转变点”

我国PCB工业经过30年来的发展与进步,已经发展到超越百万产业大军,2010年已经开始遇到“招工难”、“用人荒”的问题,甚至出现由过去“老板挑人”到现在“人挑老板”的现象。这是无限提供劳动力到有限提供劳动力变化的重要标志!也意味着产业发展要转型问题。

目前,我国劳动力的情况: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在逐年减少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向广大西部和农村倾斜;适龄的劳动力(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80”和“90”后人群)在减少、老年化在加速;农业、乡镇企业、服务业等迅速发展。

总之,过去我国PCB产业的状大和发展主要是依靠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而现在上述等多种原因,广大农村和乡镇的“剩余劳动力”正在加速减少……。这些迹象都表明,我国的经济和PCB产业发展已经迅速走向或接近“刘易斯转变点”了,真正出现由“老板”挑选“打工仔”变成“打工仔”挑选“老板了”,或者说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局面。

4.2 走向“刘易斯转变点”会出现什么?

从发达国家历史和目前我国正在出现的情况上看,走向“刘易斯转变点”后,发展经济和产业时,主要会遇到的问题:劳动力不足、出现“用工荒”;工资明显上涨、原辅材料价格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企业利润明显下降,甚至达到“无利可图”的地步。很显然,“刘易斯转变点”将给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带来生存的挑战!

4.3 PCB产业的出路

当PCB产业走向“刘易斯转折点”时,正确应对的是: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率;产品优化升极和结构调整;创新生产工艺和产品体系。实质上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到提高生产率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上(产业结构升极)。主要做法有如下几种办法。

4.3.1 转移生产基地存在问题

把“劳动密集型”或附加值低的产品转移到相对“劳动力充足”和“低工资”的地方或发展中国家(外国)去,发达国家就是这样做的。如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日本等把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PCB产品转移到中国等劳动力充足和低工资的国家和地区来加工生产,以维持高的利润。但是,我国能按这样的办法“照搬”吗?恐怕是有问题的。

(1)迁移到我国内地、边缘(远)地区。这不仅有污染与投资问题,更重要是要考虑到我国的国策因素(如农村政策、环保政策、资源匹配、地理条件、人口情况等)。同时,依靠“剩余劳动力”、“低工资”等不是长久之计,显然不是根本的出路。

(2)进入电子电路工业园区。我国已经建立多个这样的工业园区,虽然可较好解决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但不能解决劳动力与成本问题。

(3)搬迁到国外。如越南、印度等劳动力充足的国家。要考虑的是:①原辅材料、资源(水、电等)和交通等的配套,不是件容易的事;②这些国家大多是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加上时代(强调低碳、绿色等)不同,民族地缘问题等,存在着很大的不定“变数”,搞得不好,“进去容易出来难”了!

4.3.2 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采用自动化生产(特别是中、低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方法,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过或还在走的路。2009年6月我在日本看到采用自动化生产常规的PCB产品的企业,生产设备之间间隔很小,也看不到操作人员,得知只有百余人(主要是管理和调整、维护人员),其产量和产值却超过我国千余人的PCB企业!这表明采用自动化生产PCB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出路。这样做既可增加产品自动化生产程度,又能够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4.3.3 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

调整产品结构可减少附加值小的产品比率,增加高端产品(高附加值)比重,如增加高密度互连(HDI)板(埋/盲孔板、积层板、IC基板、集成元件板、刚-挠性板)、特种印制板(高频板、金属基板和厚铜箔板)等的比例。

开发新品抢占市场或开辟新的市场,如开发印制电子产品和印制光-电路板等。

4.3.4 创新生产工艺和产品体系

(1)生产技术创新是指改革和变更传统生产工艺过程。主要有两大方面:

①改革传统生产工艺过程。把大部分人工操作过程改变为自动化(或机械手等)过程。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提高和采用自动化程度是减少在线操作人员、提高产品合格率和质量的重要方法。

②在传统生产工艺中进行改革。如在干膜/湿膜上采用激光直接成像(LDI)、或直接在CCL上激光直接刻像(LDE),既达到减少生产工序与操作人员、节省材料(菲林等)和管理,又达到提高产品合格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产品体系创新是指在PCB产品类型上进行改革和变更。

这是指在现在的常规印制板、HDI印制板和特种印制板的基础上,开发新型的印制板,如光-电印制板、系统印制板(SIB)等。

总之,目前的PCB生产过程冗长而复杂,它是造成人员多、耗材(含资源)大、产品合格率和质量低、污染重和成本高的根本原因,这是目前和今后改革的主要内容,而采用印制电子技术的喷墨打印和印刷工艺困难是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资料

[1]林金堵. 元旦献词——印制板面临节能减排和技术革命的两大挑战[J]. 印制电路信息, 2010,1:5-7.

[2]龚永林. 印制电子综述(1)[J]. 印制电路信息, 2009,7:11-17.

[3]杨振国. 印制电子的研究现状, 技术特征及产业化前景[J]. 印制电路信息, 2010, 1:8-12.

[4]林金堵, 梁志立, 邬宁彪, 等. 现代印制电路先进技术[M]. 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PCA, 上海:印制电路信息杂志社, 2009:479-493.

猜你喜欢
印制电路刘易斯高密度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以标准化手段提高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造质量
水置换型缓蚀剂对印制电路板腐蚀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手工焊接印制电路板的焊点缺陷与建议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印制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分析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刘易斯:被自大击败的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