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2011-08-01 08:18甘肃省卓尼县教育局
北方作家 2011年4期
关键词:罗布泊鲁迅施工

甘肃省卓尼县教育局 薛 贞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导入设计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钥匙,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和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缓冲器油孔液压阻力源于油液流过油孔时油孔两侧的压力差。缓冲器主油腔油孔为变油孔,且有侧油孔,则油液阻尼力[7]:

一、图片导入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篇章都可以用图片导入,如《故宫博物馆》、《赵州桥》、《海燕》、《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就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吧,可先用幻灯打出几幅图片,看看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蓝天下都是黄沙,一滴水也看不见(图1):今天罗布泊,土地都已近盐碱化了(图2);这棵树叫胡杨,因为干涸,它死掉了(图3);从前的罗布泊,都是水(图4),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配合图6画面的文段。

二、视频导入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视频导入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如由鲁迅先生故居图片导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壶口瀑布的波澜壮阔导入《黄河颂》;由铿锵有力的腰鼓导入《安塞腰鼓》;由优美的孔雀舞蹈导入《观舞记》;由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导入《观潮》……在教学《蒹葭》时,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低声播放背景音乐——钢琴曲《水边的阿蒂丽亚》——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充满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课的基调。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可以这样导入——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劳动人民该如何安排农事,大自然都会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告诉我们——投影上显示与下面内容及相关的画面,并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

施工过程中,局部人工配合挖除并清理好槽底,按照图纸要求不得超挖,施工人员要把好高程、边坡坡比的精确度,开挖前尽量反复复核方可施工。严禁扰动坑边原状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加强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按照专家审定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且对施工周围进行视屏监控,落实好深基坑以及四周环境的沉降、变形、地下水位的变化等观察工作,有异常应立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危险源扼杀在摇篮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源”——回归文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者描绘景物的。否则,就难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语言导入

产业风险评价体系的健全能帮助银行提高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因此在当前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应对产业风险分析环节加以重视。针对当前银行信贷业务在进行产业风险评价时存在的不完善,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带进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针对七年级学生,笔者选用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悼念情境之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在古典诗词中,写风的句子不少。比如写东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写西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写南风——“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写北风——“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样的导语,对学生能起到良好的熏陶和启示作用。

四、故事导入

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笔者是以故事形式导入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头悬梁,锥刺股’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叫苏秦。苏秦是一个说客,开始的时候去游说秦王,没有被重用,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嫂子见了耻笑他,妻子不给他做饭……苏秦这才发奋读书,悬梁刺股,终于游说赵王成功,挂六国印而衣锦还乡。这一次,嫂子爬着去见他,苏秦很奇怪,问嫂子何故。嫂子回答:‘为叔叔的位尊而多金’”。故事讲完,笔者说:“在这篇节选小说里,范进是前恭后倨,而他的老丈人胡屠户是前倨后恭,两人产生不同情况下的强烈对比,因为什么?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以此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悬念导入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初中生明显的心理特征之一,如果能够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转化成为学习动力,那么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上课就给学生设置悬念或疑问,引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探索新知。如在学习《藤野先生》一课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习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的老师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一个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使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一下鲁迅先生的这位老师”。在学习《荒岛余生》这篇课文时,笔者先用幻灯打出荒岛图片,然后设置悬念: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逊整整生活了28年,他究竟是如何生存的?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多种多样,一堂课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导入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要因人、因文、因地而异,决不能生搬硬套;要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实际特点相结合,灵活运用;同时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控制在3—5分钟之内。一个好的开头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教师除讲究导入方法的设计外,还要重视导语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本色。同时,应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有机的统一体,才能使整个课堂教学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罗布泊鲁迅施工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CSM+TRD”地下连续墙技术施工应用
孔乙己
罗布泊之咒
阿迅一族
彭加木 拓荒罗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