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牙列缺失及修复的临床特点

2011-08-02 09:30许力强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广东深圳51802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23期
关键词:基托全口义齿固位

许力强 (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广东 深圳 518020)

目前,我国正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群数量逐渐增加,牙列缺失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多发病,它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如何为老年人修复一副具有良好固位力的义齿,是修复科医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近年来本院在临床中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情况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两年间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门诊及本人共接诊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共728人,其中,农村患者为130人,牙列缺失者为110人,占85.41%。在上述728人中,男性患者为410人,牙列缺失患者221人,占53.90%;女性患者为318人,牙列却失患者为184人,占57.86%。患者的年龄60~69岁为324人,70~79岁为258人,80~89岁为135人,90岁以上为11人。

1.2 方法

1.2.1 牙列缺失的修复 对牙列缺失的老年患者,首先做修复前的准备工作,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口腔情况,必要时进行X光检查,了解牙体组织健康情况,对无法保留的患牙应拔除,可保留的患牙进行彻底治疗。确定正确的修复计划,并如实告知患者,征得他们的同意,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本文60岁以上的728例患者中,牙列缺失患者405人,最后得以修复的为339人,占83.70%。其中,固定义齿99人,占29.20%,可摘义齿138人,占40.07%,全口义齿102人,占30.08%。

1.2.2 修复评价 牙列缺失修复后,在6个月~1年之内,均定期进行义齿修复后的追踪随访观察。对339例老年牙列缺失修复后,义齿的评价标准分为四类:(1)好:使用良好,修复体边缘密合,固位力好,咬牙合(“牙合”为一字,念合)平衡,在完成口腔各种功能时不脱落;(2)较好:使用良好,修复体边缘密合,偶有松动脱落,但很快复位;(3)差:使用一般,修复体边缘密合欠佳,在完成口腔各种功能有时有义齿松动脱落,口腔黏膜有炎症;溃疡疼痛;(4)失败:义齿松动脱落,边缘不密合,无法完成口腔各种功能。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 60岁以上老年性患者共728人,牙列缺失为405人,占55.63%。城市598人中牙列缺失患者为295人,占49.33%,修复281人,即修复率为95.25%;农村130人中缺失患者110人,占85.41%,修复58人,即修复率为52.86%。另外,在总的728例患者中,男410人,牙列缺失者为221人,占53.90%;女318人,牙列缺失者为184人,占57.86%。有一半以上(55.63%)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列缺失,其缺失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即与年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但与性别不具备相关性(P><0.05)。见表1。

表1 老年性患者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n(%)〕

2.2 老年人牙列缺失的修复和评价 在405例老年性牙列缺失患者中,得以修复的为339人,占83.73%。在全口义齿、可摘义齿和固定义齿的三种修复体类型中,可摘义齿的修复率(40.07%)略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分别为30.08%和29.20%。对其评价:固定义齿好与较好者为97.99%;全口义齿为97.05%;可摘义齿为96.37%,三种类型修复率成功率均在96%以上。不良失败率为2.94%,因基托组织和黏膜贴合不佳,基托边缘过短,边缘密封不好。基托边缘过长过厚,系带缓冲不够或基托磨光面形态不好等原因所致。见表2。

表2 老年人牙列缺失的修复和评价〔n(%)〕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在405例老年性牙列缺失的患者中,除全口义齿102例修复者外,对剩余的303个病例,着重进行了牙列缺失部位和病因的分析:上颌的牙列缺失为189例,占62.37%;下颌缺失 114例,占 37.62;磨牙缺失 213例,占70.29%。从病因分析,龋齿249例,占61.48%,;牙周病106例,占26.17%。从而可以看出,龋齿和牙周病是直接导致老年人牙列缺失的主要病因。就其缺失部位来看,上颌多于下颌,磨牙缺失明显多于前牙和双尖牙,这可能由于磨牙萌出早,咀嚼负荷大,且处于龋齿和牙周病的多发部位,因此牙列缺失较多。这些与文献报道基本相一致〔1〕。

牙列缺失在临床上有明显年龄特征,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差,龋齿、牙周病发病率高是直接导致老年人牙列缺失的病因。第三次全国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74岁老年人龋齿患病率高达98%。周建业等〔2〕发现变形链球菌(MS)和乳酸杆菌(LB)共同致龋齿样本数在老年龋齿组中显著升高,这可能与老年人唾液腺增龄性萎缩,唾液的流速和缓冲能力均降低有关。

本文发现,农村老年人牙列缺失率(84.61%)明显高于城市(49.33%)(P<0.05),而治疗修复率(52.72%)却明显低于城市(95.25%)(P<0.05),这种城乡差异与人们对口腔卫生重视程度、饮食习惯、经济条件及治疗意识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对龋齿和牙周病的防治,仍是当前农村口腔保健工作的关键〔3〕。老年人牙列缺失的修复率高达96%以上,除了目前口腔修复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外,还与修复科医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有密切关系。根据患者的口腔特点,正确设计合适的修复体是使义齿恢复咀嚼功能和提高固位力的关键。

在三种义齿修复方式中,相对于固定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最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因为它是建立在没有一个余留牙可用的上下颌口腔黏膜上,易松动脱落,因而提高全口义齿固位力和稳定性尤为重要。除了解清楚颌面部一般情况外,还应重点观察牙槽嵴形态,系带附丽的位置及咬合关系正确与否。蜡牙试戴时,既要观察唇颊部丰满程度、确定垂直距离、还要检查正中牙合(“牙合”为一字,念合)位时人工牙是否紧密接触。义齿戴入口内后,一定要使义齿和口腔黏膜组织贴合,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义齿的吸附力、固位力。调改人工牙咬合情况,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满意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止。

全口义齿的固定位力与颌骨的解剖形态、口腔黏膜的性质密切相关。全口义齿是黏膜支持式义齿,基托与覆盖黏膜紧密贴合、良好边缘密封是全口义齿固位所依赖的重要因素。另外,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除大气压力吸附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生物力,即口面部的肌肉,特别是唇颊舌肌对义齿的控制力很重要,所以要修复好全口义齿,不仅要靠口腔的固有条件,还需要学会运用舌肌和唇肌来控制义齿;这种方法使义齿不易脱落〔4〕。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指出在制作和试戴全口义齿时所要注意的要点,即正确的颌位关系和建立良好的咬合平衡是极为重要的。同时精确的印模、合理的排牙、恢复正确的牙体解剖外形,并有效恢复咬合关系,都是提高全口义齿咀嚼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使全口义齿得以完成口腔各种功能。

1 陈慧美,张举之,易新铨,等.926例60岁以上老年人牙列缺失情况的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85;3(2):121-4.

2 周建业,张金婷,肖 云,等.老年人龋坏组织中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致龋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0):1258-9.

3 姚培元,马 克,章文铮,等.386例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18(2):113-4.

4 谭文宏,崔 琦,韩慧芳,全口义齿修复病人的健康教育〔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3;4(1):22-3.

猜你喜欢
基托全口义齿固位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老年微创种植国家级学习班通知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义齿稳固剂改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临床研究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不同清洁方法对义齿基托树脂性能影响的比较
齿科铸造用纯钛制作总义齿基托及可摘义齿金属支架的临床效果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
义齿修复体固位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