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举人联讽同行

2011-08-03 02:36聂治华
对联 2011年3期
关键词:童生举人私塾

●聂治华

据河南省新安县横山村小学校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村有私塾学馆七所。各馆聘塾师一人,学生多少不等。

在这七所私塾学馆中,唯吕塾学馆最大,学生23人。其先生姓吕,名钟芝。此人,省城乡试中举。为人忠厚正直,不贪酒色,不阿附权贵;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学馆在县儒学童试取秀才、省城乡试取举人、京城殿试取进士者多有金榜题名。其它六所学馆,先生分别姓韩、孟、杨、李、张、殷。这六位先生自称:“庠生”、“宿儒”。他们凭着一张能吃肉会喝酒的嘴,巴结上了乡绅,被聘入塾为师。各在塾馆多年,所教学生没有一人县学童试中秀才者,更没有中举人、进士者。其韩先生是书读无几句,笔墨没两字。讲起课来语无伦次,麦秸草秆一大堆,鸡鸭猪羊一大群,华而不实,才学低微,人送绰号“假先”。孟先生是“四书”未读完,“五经”未开卷,一味追求吃喝穿,梳妆打扮洋里洋气,南腔北调惹人讨厌;白天请客,夜晚送礼,忙忙碌碌,无暇顾及学问。人送绰号“忙先”。杨先生是五谷不分,米糠不辨;讲课絮絮叨叨,无所用心。人送绰号“絮先”。李先生是六畜不识,五谷不分,狂妄自大,口口声声说光绪皇帝是他老干大 (即干爹);课堂教学却唯唯诺诺,无所作为。人送绰号“唯先”。张先生是自诩长相端庄,生性聪明,天下没有他没读过的书,世间没有他不晓的事,能如酱豆。人送绰号“能豆”。殷先生是读书不分句,写字不分横、竖、勾、点、撇、捺。人送绰号“傻瓜”。

六位先生不但不以百姓的讽刺、讥笑为耻,反而夸夸其谈什么:酒,十斤八斤喝不醉;肉,十斤八斤撑不死;骂,千骂万骂头不晕;打,棍打鞭抽不觉痛;赌,赌博场里抖威风;抱,夜抱小姐睡,谁怕他人捣断脊梁筋。吕塾先生曾多次潜移默化提示,间接与直接训导,都无济于事,他忍无可忍,怒火攻心,在自己学馆门上贴出一副讥讽之联:

韩假孟忙张能豆;

李唯杨絮殷傻瓜。

横批:吕二旦

举人学馆对联贴出不到半天,已传遍全村男女老少。正在吃酒打牌乐道无穷、美不可言的韩、孟、李、张、杨、殷六位先生闻言,先是暴跳如雷,再是摔杯摔牌地骂不绝口。最后是磨拳擦掌地蜂涌吕塾学馆门前,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又有你死我活的火并势头。当一看到横批:“吕二旦”时,却谁也不敢多言地龟缩转身,自叹行为不端。

何故如此呢?在封建社会里,学位级别非常严格,举人称“老爷”,秀才称“生员”。秀才以下者,不管年龄大小,门户高低通称童生。所以童生不敢与举人抗拒。况举人老爷自称“吕二旦”,童生何敢造次称“莽汉”。

六位私塾学馆先生,自此,不得不闭门思过,潜心读书,认真教学,再也不敢贪吃、贪喝,开始乖乖地教学生读书学知识了。

(河南省新安县教育局)

篆刻: 玉兔吉祥 作者: 秦 岭

猜你喜欢
童生举人私塾
韩童生与倪大红的同命之交
会说话的窗户
韩童生 陶慧敏(下)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
斯诗私塾
清末科举:实践背离严密制度的困局
斯诗私塾
年羹尧:残忍将军爱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