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阳性母亲母乳喂养安全性探讨

2011-08-13 09:05赵素清黄凯娴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0期
关键词:乙肝病毒乙肝母乳喂养

赵素清 黄凯娴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除了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素,还含有多种免疫物质,能增加婴儿的免疫能力,因此,应该积极推行母乳喂养[1]。但是,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高发地区,人群感染率高达60%,其中30% ~50%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母乳喂养也是母婴传播的途径之一,人们难免担心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问题[2]。我们2008~2010年对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进行了比较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8年以来到我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在孕中期进行常规的HBV血清标志物检查。即对HB-sAg以及其抗体HBsAb,HBeAg及其抗体HBeAb,HBV的抗体HBcAb,及肝功能进行检测,且在分娩期间复查其肝功能及HBV-DNA,取新生婴儿的脐带血检测HBV-DNA。由孕妇自愿选择喂养方式,各自随机抽取单纯行阳性HBsAg 50例,HBsAg,HBeAg,HBcAb(大三阳)30例作为母乳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80例。同时在婴儿7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随访,并采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及HBV-DNA检测。两组婴儿在孕周和出生时体重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1.2 检测方法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其妊娠28周,32周,36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1个月和6个月进行三次乙肝疫苗接种,出生后12 h和第14天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婴儿在7个月时HBV-DNA和HB-sAb 检测呈阴性[1],需进行乙肝疫苗注射,量为 5 μg。

1.2.1 HBV血清标志物测定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携带者之婴儿,取外周血进行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判断以阴性和阳性为标准。

1.2.2 HBV-DNA测定方法 使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进行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以阴性和阳性为判断标准[3]。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HBV携带情况和HBV-DN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7个月、12个月的HBV-DNA检测情况见表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7个月,12个月的HBsAb检测阳性率见表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母乳喂养是安全的。这是因为尽管乙肝阳性的母亲的乳汁中含有乙肝病毒,但其含量比较低,因此感染的可能性小。母体的血清中的乙肝病毒的含量比母乳中的含量还高,因此胎儿在宫内或产时接触的病毒的机率和数量并感染的可能性都比母乳喂养高。

表1 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7个月及12个月的HBV-DNA检测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7个月及12个月的HBV-DNA检测情况比较(例,%)

表3 两组婴儿7个月,12个月的HBsAb检测阳性率比较(例,%)

病毒感染的结果与感染的时间及感染病毒的数量有很大的关系。病毒的量越大,感染时间越长,感染易于慢性化[5],相反机体作用则倾向于清除病毒。也有学者研究表明,人类的肠黏膜中含有HBsAg的抑制物,能使HBsAg一旦进入十二指肠就失去活性[4]。因此,一般只有在新生儿或婴儿消化道黏膜因炎症导致肠道黏膜透析性增加或受到直接损伤,就会使得含HBV-DNA的乳汁通过黏膜进入血液而引起感染。因此HBsAg通过母乳喂养传播来进行对新生儿的感染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且远远小于分娩时经血液传播的机率。因此从我们的分析来看,母乳喂养跟人工喂养在乙肝病毒感染上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从表3来看,说明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免疫没有影响。因为病毒疫苗和其抗体同时使用,对阻止乙肝病毒暴露后的感染有重要作用,其能明显提高保护作用。这说明在其采取联合免疫阻断措施后,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乳喂养是比较安全的[5]。但如果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母体出现乳腺炎,或乳头破裂,或转氨酶升高,或出现其他疾病;还有婴儿的消化道黏膜有水肿,炎症或其他病变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母乳喂养,暂行人工喂养,等病变消失后再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优越性是人所共知的,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消广大父母的疑虑。即是在我们母乳喂养期间,采用乙肝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相结合,则可以将母乳中的乙肝病毒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从而可以在母乳喂养期间提高母乳喂养的安全性。

[1]胥飚,王富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研究.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35-137.

[2]李雁.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中国社区医生,2009,5(11):16.

[3]杜林红.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妇母乳喂养问题的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8,15(4):486-487.

[4]李双双,苏良香,杜卫星,等.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探讨.临床儿科杂志,2005,23(6):373-375.

[5]陈慧文,郭悦青,陈旭,等.产妇携带乙肝病毒对哺乳影响的研究.数理医药杂志,2004,17(5):411-413.

猜你喜欢
乙肝病毒乙肝母乳喂养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