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及护理探讨

2011-08-13 09:05胡洁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0期
关键词:异丙酚气腹七氟醚

胡洁云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麻醉方法的快速有效性以及护理配合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热点话题[1]。本文将对临床常用的异丙酚麻醉和七氟醚麻醉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护理配合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收治的119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9例,女70例,年龄36~71岁,平均52.1岁。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异丙酚组和七氟醚组,其中异丙酚组60例,七氟醚组5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灶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麻醉方法

2.1 异丙酚组 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维库溴胺0.15 mg/kg,芬太尼3 μg/kg。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保持呼吸频率12次/min,潮气量8 ml/kg。术中续泵异丙酚和瑞芬太尼。

2.2 七氟醚组 将7%七氟醚通入回路并充满,将氧流量控制在8 L/min,静脉推注芬太尼,待意识消失后注射维库溴胺,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术中应保持七氟醚(0.3~1.5 mAC)和瑞芬太尼的持续吸入[2]。

2.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基础值、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后10 min、拔出气管导管时等方面SBP(收缩压)和HR(心率)的差异;进行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止痛时间的比较[3]。

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护理配合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应对将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知识宣教,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到手术的大致过程以及优点,并将成功案例进行讲解,以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感,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提高他们的康复信心。同时应对患者有疑虑的地方给予准确细致的解释,沟通中应当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保持态度和蔼,诚恳耐心,不可显露不耐烦的情绪,以免引起患者心理不适。对于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应提前告知,使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3.1.2 术前检查 术前应进行全面体检,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常规项目的各项检查。尤其对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及血液应做重点检查,以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4]。

3.1.3 皮肤准备 由于手术切口紧靠易积垢的脐部,术前应进行彻底清洁,以避免因脐部污染而引起的感染。术前常规备皮,用进行清洁,再用热水擦洗,最后用75%乙醇消毒,避免术后感染。动作要保持轻柔,以避免损伤皮肤。

3.1.4 胃肠道准备 术前应给予易消化饮食,禁食易产气食物,术前1 d应进食半流食,术前8 h禁饮水,术前留置胃管。

3.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2.1 术后出血的护理 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通畅,注意引流液的状况,做好引流管的每日消毒工作。若有大量鲜血流出并伴内出血症状则考虑腹腔内出血,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必要时进行手术。

3.2.2 术后呕吐的护理 呕吐是腹腔镜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二氧化碳积聚对肠胃的刺激以及手术本身对肠胃的刺激所致[5]。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呕吐的情况,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以避免吸入性肺炎。呕吐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止吐药。

3.2.3 术后胆漏的护理 胆漏属于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原因多是由于术中胆管损伤或胆囊管处理不当所致[6]。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观察引流液的状况,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压痛、反跳痛以及黄疸等表现,若发现引流管排出大量黄色胆汁样液体,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4 结果

4.1 两组生命体征的稳定程度比较 如表1所示,七氟醚组在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后10 min、拔出气管导管时等方面SBP和HR均低于异丙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2所示,异丙酚组在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止痛时间方面均低于七氟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基础值、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后10 min、拔出气管导管时SBP和HR情况(±s)

表1 两组基础值、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后10 min、拔出气管导管时SBP和HR情况(±s)

拔出气管导管时异丙酚组 60 SBP(mm Hg) 91.9±10.1 89.9±10.1 101.0±10.9 90.1±9.9 104组别 n 比较对象 基础值 气管插管 建立人工气腹 气腹后10 min.1±10.3 HR(次/min) 120.3±11.2 118.2±11.1 127.3±10.2 111.3±10.5 128.2±10.9七氟醚组 59 SBP(mm Hg) 92.0±11.4 78.1±10.0 81.2±9.7 81.3±9.6 89.6±10.1 HR(次/min) 118.6±11.9 100.1±9.8 104.9±10.1 100.5±10.4110.2±10.3

表2 两组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止痛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止痛时间比较(±s)

组别 n 自主恢复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止痛时间(min)59 11.3±2.7 19.1±4.9 21.4±4.1 60 7.2±2.1 14.5±5.2 15.9±3.4七氟醚组异丙酚组

5 讨论

通过数据分析说明,七氟醚组SBP和HR变化范围较小,生命体征较为平稳,证明七氟醚麻醉在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程度方面优于异丙酚麻醉;异丙酚组在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止痛时间方面均低于七氟醚组,提示异丙酚的麻醉恢复较快,证明异丙酚麻醉在麻醉恢复速度方面优于七氟醚麻醉。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均较为明显,且各有优势。

在护理配合方面,我们认为,做好术前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护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1]章金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32-33.

[2]柯瑜.异丙酚、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83-86.

[3]史会建,孙小珊,李国华,等.异丙酚、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疗效比较.社区医学杂志,2008,6(19):20-21.

[4]徐玉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护理体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00.

[5]王春霞,王占峰,刘耀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2):1527-1528.

[6]陈斯,梁海,王义平,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1,9(5):164-165.

猜你喜欢
异丙酚气腹七氟醚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七氟醚预处理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与JNK的相关性研究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