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生长因子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2011-08-13 09:05杜贵胜王金亭赵诚王明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0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质粒神经功能

杜贵胜 王金亭 赵诚 王明阳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生长因子,不仅可促进血管再生、组织修复、抑制细胞凋亡、杀伤肿瘤细胞、抗纤维化,作为一种新的神经营养因子,还对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目前在细胞培养中最强的DNA合成刺激物[1]。HGF mRNA在脑中分布很广,包括大脑皮质、嗅球、主嗅觉皮质、海马CA1区和小脑的神经元等[2]。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的梗死灶周围可见HGF表达上调[3],从而推断HGF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本研究以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的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患者血清HGF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CI组: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ACI患者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46~79岁,平均(58.2±7.6)岁;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发病时间≤24 h,均为首次发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4];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度组(0~15分,11例)、中度组(16~30分,11例)和重度组(31~45分,8例)。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常规、生化等检查,排除脑出血、严重心肺疾病、颅内及全身肿瘤、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近期感染、输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无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健康对照组:均为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41~78岁,平均(57.6±8.1)岁,神经系统检查及头颅CT检查无异常。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ACI组分别于发病后1、7、14、21、30 d各采血1次;对照组采血1次,均采取清晨抽空腹肘静脉血6 ml,经3000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20℃冰箱保存待测。所有标本在2个月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GF,全部标本均为平行双孔实验,实验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血清HGF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在病程1、7、14、21 d血清HGF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脑梗死组恢复期前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ACI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中HGF水平的比较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血清HGF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血清HGF水平(±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血清HGF水平(±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0.19±0.11对照组1 d 7 d 14 d 21 d 30 d ACI组 30 0.84±0.17* 0.66±0.16* 0.57±0.16* 0.49±0.15*组别例数 HGF水平(μg/L)0.16±0.08 30

表2 ACI患者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中HGF水平(±s)

表2 ACI患者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中HGF水平(±s)

注:与相邻的上一组比较,*P<0.05。

1 d 30 d轻度组组别例数 HGF水平(ug/L)11 0.36±0.15 0.19±0.10中度组 11 0.89±0.18* 0.20±0.10重度组 8 1.44±0.61*0.21±0.1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时由于局部脑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神经元死亡,被认为是脑梗死病理改变的主要病变过程。Tsuzuki等[5]研究发现,大多数HGF阳性细胞为能分泌多种营养因子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因此HG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在脑缺血后的修复和重塑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组急性期HGF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在病情进入恢复期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也提示HGF可能作为脑梗死血管内皮损伤后的一种保护机制代偿性升高,参与脑梗死的发病与修复过程。尤志珺等[6]将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直接转染至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探讨人HGF对脑梗死后学习记忆功能恢复的机制,结果显示转染质粒组的半暗带区HGF蛋白表达水平和血管计数显著高于转染空质粒组和假手术组,而转染质粒组的梗死面积显著小于转染空质粒组,同时转染质粒组的梗死后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提高,说明人HGF基因蛋白能够在缺血半暗带区表达,通过增加梗死区的血管数量,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对脑梗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对脑梗死后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恢复也有较好作用。这一方法为基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血管性痴呆探索新的途径。

[1]Honda S,Kagoshima M,Wanaka A,et al.Localization and functional coupling of HGF and c-Met/HGF receptor in rat brain:implication as neurotrophic factor.Mol Brain Res,1995,32(2):197.

[2]Nagayama T,Nagayama M,Kohara S,et al.Post-ischemic delayed expressio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nd c-Met inmouse brain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Brain Res,2004,999:155.

[3]Nagayama T,Nagayama M,Kohara S,et al.post-ischemic delayed expressio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nd c-Met in mouse brain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Brain Res,2004,5(2):155.

[4]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5]Tsuzuki N,Miyazawa T,Matsumoto K,et al.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duces the infarct volume after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Neurol Res,2001,23(4):417.

[6]尤志珺,刘勇.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7(12):1064.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质粒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mcr-1阳性类噬菌体质粒与F33∶A-∶B-质粒共整合形成的融合质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植物乳杆菌内源性质粒序列分析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重组质粒rAd-EGF构建并转染hDPSCs对其增殖的影响
Survivin-siRNA重组质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