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AF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与研究进展

2011-08-13 06:16张悦刘庆英荣根满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6期
关键词:偏瘫心脏病缺血性

张悦 刘庆英 荣根满

NVAF是指瓣膜性心脏病以外各种原因引起的AF,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发生率逐渐升高,心房纤颤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报告8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136例合并 NVAF,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0例患者,均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修订标准[1-4],并行头MRI或CT确诊。AF经病史及心电图证实,AF组136例,男80例,女56例,年龄53~88岁,平均(70.3±7.5)岁,动态下发病42例,静态下发病94例。意识障碍84例,偏瘫108例,偏身感觉障碍88例,失语84例,偏盲42例,腔隙性脑梗死14例,NAF组684例,男424例,女260例,年龄52~85岁,平均(63.2±8.3)岁,动态下发病86例,静态下发病598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64例,偏瘫680例,偏身感觉障碍288例,失语378例,偏盲120例,腔隙性脑梗死124例。

1.2 实验室检查

1.2.1 CT及MRI检查 全部病例行头CT或MRI检查,AF组中110例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30例为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14例为腔隙性梗死。NAF组中颈内动脉系统梗死43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30例,腔隙性梗死224例。

1.2.2 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 820例均在入院时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合并AF者,心电图示:无正常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频率为350~600次/min。136例合并AF的患者均经心脏彩超证实,无瓣膜病变,其中12例发现左房,左心耳内有附壁血栓形成。

1.3 治疗 对820例患者均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给予积极抢救“半暗带”缺血神经细胞及减轻再灌注损伤,给予尿激酶、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同时对原发病治疗。

1.4 观察方法 将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分为3项:①意识障碍分为1嗜睡,2昏迷。②运动障碍分为1轻度肢体运动障碍(肌力3级以上)。2重度肢体运动障碍(肌力2级以下)。③其他神经系统损害(偏盲、失语)。同时对两组患者发病2个月内预后进行对比。

2 结果

AF组与NAF组比较有以下特点:①AF组患者年龄偏大(P<0.01)。②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低(P<0.01)。③神经系统损害严重,表现为瘫痪重及意识障碍度深(P<0.01)。④颈内动脉闭塞常见。⑤比较两组患者发病2个月内的预后,共死亡88例,其中AF组34例(25%)。NAF组54例 (9%),AF组病死率明显高于NAF组[5-7]。见表1。

表1 AF组与NAF组特征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NVAF是指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瓣膜病、心瓣膜修补/置换、二尖瓣脱垂)以外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房颤动,它与老年人窦房结,结间束肌纤维减少、纤维增生及心脏功能退变有关,多由缺血性心脏病引起。

近代文献一致公认心源性脑栓死主要是NVAF,60岁以上人群至少2%有NVAF,慢性NVAF者每年5% ~6%并发脑栓塞。国外资料一致认为NVAF是最重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栓塞源[8-10],且近年来其发生有上升趋势,显示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NVAF引起脑卒中发病机理与栓子移动导致闭塞部位血管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栓塞有关。栓塞好发于颈内动脉系统,尤其是它的主干大脑中动脉(MCA),因此,可引起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偏盲,且病情严重,进展快,这可能是本文AF组脑卒中患者瘫痪重,意识障碍程度深,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低的原因。由于梗死面积大,故常半出血性梗死,这也造成了 AF脑卒中患者预后差。本文发现2个月内的病死率:AF组25%,NAF组9%。符合文献报道。

积极治疗原发性心脏病,控制房颤,可减少老年人急性脑缺血卒中的发生,而且AF患者一旦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原发性心脏病的治疗与脑卒中的治疗同等重要。

[1]毛长征,李秋萍,荣根满.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与前瞻性研究.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34-35.

[2]高艳丽,荣阳,荣根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血压变化与临床治疗对预后的影响.中外健康文摘,2006,3(12):30-32.

[3]邵桂满,荣阳,荣根满.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63-64.

[4]孟家眉.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关系.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368.

[5]匡晓明,荣阳,荣根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2008,5(33):36-38.

[6]郭玉璞,等.脑血管疾病.第3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2.

[7]雷树平.脑血管病可干预性的危险因素.现代诊断与治疗,2003,14(4):400-401.

[8]Livia Csndelise Giovanna Pinardi Alberto Morabitopho,et al.Mortality in aute stroke with atrial frbrilliation.Stroke.

[9]高艳丽,荣阳,荣根满.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外健康文摘,2007,4(4):1-2.

[10]孙会成,荣阳,荣根满.脑卒中患者慢性康复治疗与临床研究.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68-69.

猜你喜欢
偏瘫心脏病缺血性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