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看尧龙

2011-08-15 00:46杨伟杰
椰城 2011年5期
关键词:临高县白龙水坝

□杨伟杰

湖光山色看尧龙

□杨伟杰

深冬,海南的天空还是那么的晴蓝,海南的阳光还是那么的明媚。

应朋友之邀,我们媒体一行5人兴致勃勃地驱车前往尧龙。尧龙是一个地方,在临高县和舍的西北边,与儋州市巴总交界处,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碧波荡漾,有神奇动人的传说,有绿色硕果飘香的花果山,还有尧龙人艰辛奋斗的历史足迹……

车子从古老喧闹的和舍小镇,沿着弯曲的乡道,绕过几个寂静的村舍,几个葱郁绿色的山岭,约20分钟就到了尧龙。

进入尧龙境界,我们豁然开朗起来。瞧,一幅美丽清新的山水画挂在我们面前,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紧相连,相呼应,一座座翡翠飘渺的小岛似乎在动出美感,几只扁舟在波光粼粼中时隐时现,一条高而长的大坝横跨东西两头,远远看去似天空的彩虹。“到大坝上走一走”。这时,一个朋友提议,我们准备走上大坝观光。却被一个从水库闸门房里的中年人叫住了,他中等身体,脸面稍黑,头发被风撩得有些零乱,眼睛机灵而有神。待我们表明身份,说明来意,他才笑着跟我们一一握手。库区的一个值班员介绍说,这是王所长,今天是他值班。守护库区水坝安全,观察水情,禁止外来人在水库毒鱼、炸鱼、电鱼,他这个所长和每个尧龙人责无旁贷。

在高高的水库坝上,清风习习,俯瞰着美丽的湖光由色,我们深深被这奇景陶醉了。王所长一边领我们走,一边介绍尧龙的面貌,我们也被他的热情所感动着。在水坝的前头,有一个突立的八角亭,八个角的顶部都镶刻着龙、虎、猴、兔、鸡、猪、狗等八个生肖的动物,栩栩如生。八角亭边还立着一块被风雨、岁月侵蚀褪色的石碑,从模糊的一行行字句可以看出记录尧龙的历史。兴修水库,灌浇农田。1957年3月至1958年5月,几万民工在尧龙这块荒芜人烟之地,不分昼夜地拦坝修建水库,掀起了一场庞大的大会战,红旗招展,喊声四起,劳动者鼓足干劲,斗志昂扬,创造出惊天的奇迹。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建成这水面近10公里,水深二十多米,蓄水量为3950万立方米的尧龙水库,并成立了水库工程管理所,是海南省西北部一个重要的中型水库。

“你们来看看,还有当年一个筑坝的石轮呢。”一个当年参加过尧龙建设,并留在尧龙的白发老人带着我们到一个院子里。这个石轮就静静地躺在一株椰子树下,仔细一看,石轮是用石头水泥沙子混合铸成的,大约重2吨左右,右轮中间还安插着一根锈迹斑斑的圆铁。听老人说当年建坝时,为了水坝平坦而坚固,都是由几个高大精壮的汉子用肩膀人力来拉这个石轮的。看这个石轮,可以看出在当时艰苦的年代,笨重的生产劳动工具,民工们付出的劳动代价是多么的沉重呀。这个石轮就是昔日尧龙的历史见证,在抗日战争时期,尧龙的西南边茂密的丛林曾经是临高县的县府所在地,是西南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开展革命活动战斗的地方,在峥嵘的风雨岁月里,这里曾涌现出无数像符志行那样的英雄战士,许多烈士的鲜血也染红了这块土地,染红了这里的一草一木。

尧龙山上风光美,仙人指路到人间。尧龙,是块古老神奇的土地。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条白龙驾云飞过,看到这湖光山色,风景秀丽,空气怡人,加上途中劳烦,于是到此歇息,不知不觉转眼就三天三夜,此后,每年这条白龙都要从南海到此游玩几天。有一年,这里水源干枯,天灾人祸,百姓饥饿纷纷逃荒的情景,深深地触动了白龙的心,它忍不住立刻呼风唤雨,拯救万民,因而触犯天条被锁住龙宫。百姓为了纪念它,把此地叫做“尧龙”,相传是白龙休息的地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尧龙的美丽是尧龙人创造出来的。多少年来聪明勤劳朴素的尧龙人自力更生,发挥潜力,建上了自己的水电站,开垦荒山野岭,利用自然优势,种下橡胶、胡椒、荔枝,山上放牛羊,湖中养鱼。真是胶林滴翠,瓜果飘香,牛羊满山,肥鱼满湖。为了挖掘尧龙的发展潜力,把尧龙描绘得更美丽,在海南省水务局、临高县水务局及当地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尧龙的决策者正在敞开大门,招商引资。

不是花果山,胜似花果山。一个现代农业旅游观光风景区在尧龙青山绿水间形成。昂首欲飞的巨大白龙;相会于流水潺潺间独木桥上的牛朗织女;情绵绵、意切切相会于蝴蝶泉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婷婷玉立沐浴于高高天池上美丽动人的七仙女,还有观音坐莲,龙宫宝殿,真武大庙……看到这些,我们都激动地说:“这是尧龙的魅力所在呀!”

傍晚时分,欣赏了尧龙的风光,王所长还盛情挽留我们尝尝尧龙的风味。据说尧龙水库鱼类很多,名贵鱼就有十几种。“这是竹叶鱼,大嘴巴……”一桌丰盛的尧龙风味被我们吃得精光,如今还风味犹存呢……

尧龙,一个天上人间的世外桃源。

猜你喜欢
临高县白龙水坝
为生命建造一个“水坝”
海南临高:17亩被毁林地种上了沉香木
临高县土地整治潜力分析
变色龙
世界上壮观的水坝(下)
为什么水坝下部修得比上部宽?
千与千寻
南通市白龙庙举行白龙娘娘升座圣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