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导课方法新探

2011-08-15 00:45杨玉枫
大家 2011年18期
关键词:高级英语演讲稿英语课程

杨玉枫

(杨玉枫:华北科技学院外语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法。)

一、高级英语课程教材特点分析

《高级英语》是高年级英语主干课程之一, 重点训练学生的文学欣赏、语言修辞和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文化的理解。大部分学校选用由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二册。本套教材选材均为原汁原味的目标语国家的作品, 内容涉及到很多文化信息, 比如历史事件、地理环境、神话故事、宗教典故、社会风俗、价值观念、《圣经》等等。以高级英语第一册课文为例,第一课《中东集市》)涉及中东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第五课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演讲》中, “bowing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典故出自《圣经》(Bible)的列王纪下(2 Kings)第五章(Chapter 5)部分。第九课《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简要讲述了马克·吐温的人生及他的写作生涯。马克·吐温在尝试了印刷工、领航员、联邦游击队员、淘金者等工作后,为了谋生开始从事写作并一举成名。其短暂的一生经历了美墨战争、内战、淘金热、西进运动、美西战争、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并向帝国主义过渡和资本主义世界的首次金融危机。第十课《震惊世界的审判》)会讲到美国的立法机构、基要主义运动、达尔文的进化论。其次是本套教材修辞手段丰富。语音手段修辞,词汇手段修辞,句法手段修辞在本套教材中均有应用,并对学生理解课文构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高级英语课程导课方法

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 运用新颖别致的导入方式,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欲, 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有利于思维和联想的状态上来, 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是设计导入方法的根本目的。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针对高级英语所选教材的特点, 笔者一般采用如下四种新课导入法:

第一,释题导入:课文题目是一篇文章的高复概括。课题在整篇课文中往往起着点睛的作用, 如果从解释课题词语入手不但有助于学生审破题意, 了解所学内容的大致概况, 而且为学生进人新课铺垫心理基础。如讲授第一册第十课 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也可以进行释题导人。首先解释rock是动词。意为“震惊,使受震动”。然后解释这次审判案发生于1925年7月。案件的被告是约翰.司科普斯。这个案件在美国当年的司法界引起了轰动效应。然后给出约翰.司科普斯在他写的自传中提到的一句话“A man’s fate, shaped by heredity and environment and an occasional accident is often stranger than anything the imagination may produce.”这句话中的偶发事件即指本课提到的这次刑事案件。作者究竟如何卷入到该刑事案件中?学生在搞清楚课文题目之后,带着这样的两个问题去读课文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文化背景导入:对于有着厚重的文化背景的文章,笔者一般采用值日生制度。值日报告可以由一名学生来做, 也可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学生来参加。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课本所学内容进行。比如在讲授艾丽丝·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前,老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才能正确理解这篇短篇小说。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查找“黑人权力”的一些背景知识。两名同学课前陈述大致涉及如下内容:“黑人权力”的核心思想是黑人必须掌控自己的事务,不再重视种族合作原则。“黑人权力”发展了黑人种族意识和对黑人的欣赏。黑人的厚嘴唇、宽鼻子和卷头发不再是种族丑陋的象征,而是像其他种族和族裔的外在特征一样美丽。“黑人权力”的核心价值包括争取美国社会对黑人历史、文化、传统和制度的尊重。通过“黑人权力”运动,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意识到他们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黑人权力”积极寻找黑人文化的非洲根源,强调黑人在非洲大陆上有悠久的历史。“黑人权力”主张保持“黑人社区的种族和文化个性”,穿戴非洲黑人的民族服装,要求在学校开设黑人历史课程,强调黑人种族的成就,开展多元文化主义的追求。作为一位黑人女作家,沃克在《外婆的日用家当》一文中,通过刻画三个女主人公——约翰逊夫人、小女儿麦姬和大女儿迪伊对家中那两床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旧衣服布片拼缀而成的被子的不同态度来反映出她们对于自身民族传统的不同态度。有了值日生所做的课堂导入,学生就可以很轻易地体味出被子的象征黑人文化传统。

第三,直观启示导入:网络资源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图片库。通过搜索引擎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大量的相关图片,通过对这些图片的提问和描述导入新课话题, 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启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讲第一册第三课 搁浅在沙漠中的船只。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两个问题,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Aral Sea? Why is the Aral Sea is disappearing? 要求找一些相关的图片。通过图片的展示及学生的描述,总结咸海日渐缩小的原因。世界其他地区的生态状况是怎样的呢?在展示图片及学生的描述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地激发起来。

第四,温故而知新导入:在教学过程中,练习是教师指导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语言技能进行反复尝试性的重要手段和检验的过程。可以说练习过程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过渡引入了新知识,还可达到集中注意力,诱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学习高级英语第一册第五课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一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提问本演讲稿中经常被人引用的句子,或提问该演讲稿的成功之处在于什么。教师也可准备一个小测验,内容是请学生指出演讲稿当中用到的修辞手段。从而为本篇演讲稿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导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导入是课文三部曲中的一部分,是序幕,一般力求短、精、快。但是对于高级英语课程来讲,一方面,大多数篇章蕴含着深厚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进入高年级阶段时,已掌握了基本语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并能够读懂相当难度的英文资料,口语方面也能够比较流畅和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比较系统、深入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充分考虑语言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高级英语课程的课前导入可以适当延长,学生在做背景介绍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收集文献资料、分析、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高级英语课文学习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类型,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原则加以运用。从课型的需要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导语,发挥导课艺术的魅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心智,使高级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宏瑜.高级英语课的导课艺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7.

[3]张汉熙,王立礼.高级英语(第一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高级英语演讲稿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阳光住进我心里
“三招”助你写好爱国演讲稿
“四维一体化”《高级英语》课程多元考核模式的构建研究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高级英语”教学中作业布置的相关策略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祖国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