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调查研究

2011-08-15 00:45朱秀梅
大家 2011年18期
关键词:记笔记学困生习惯

朱秀梅

(朱秀梅:钦州学院教育学院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

大量研究大量表明,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主要原因他们拥有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情感。

习惯是指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的倾向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是在学习和教育中养成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好习惯的养育。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学习方法是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或途径。如果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的基础,那么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则是高效学习的根本。

初中阶段是养育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期,了解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习惯与方法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定量和定性研究,试图探究山区初初一和初三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基本现状,为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测试工具

根据相关文献、课堂观察和对优秀学生学习品质的考察,得到反映学生高效学习的四大主要习惯与方法:预习、上课、复习、反思的习惯和方法。本研究从这四个方面设计开放性问卷,包括4个问题,还要求学生对“你选择这样回答的原因”作简要回答,目的是能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习惯与方法的认识。

(二)测试对象

根据目的性抽样,在广西某县四所乡镇初中抽取12个班级进行调查。采用有记名的方式,利用自习课实测问卷,目的是测试后在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协助下,记录每位被试的来源及两次全县数学考试成绩,通过标准分转化和方差分析,将被试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水平,这三类学生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发放问卷750份,回收706份,剔除废卷18份,最终有效问卷共688份。具体情况为:初一346人(男生144,女生202;优等生104,中等生119,学困生123),初三(男生132人,女生132人;优等生84,中等生97,学困生16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预习习惯与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从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有近一半的学生虽然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但预习只停留在浏览课本、例题,没有记下疑点或问题,只是形式上的和被动的预习,没有发生实质上的预习。且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水平差异:女生好于男生,初三学生好于初一学生,学优生好于学困生。从对题后“为什么”进行分析,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1)女生愿意做更细致的预习工作,如预习时结合练习、作标记等;初三学生有紧张感,比初一学生更关注预习。(2)学习经验不足,方法还停留在小学水平。预习最重要的作用是发现和记录问题,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有研究表明,坚持课前预习,具有超前意识,是高效率数学学习的特征之一。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养育主动预习的好习惯,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譬如,在预习时准备一个专门记录问题的笔记本,或将问题记录在课本上。

(二)听课习惯与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多数学生都有认真听课的习惯,但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从数据看出,听课方法存在年级差异和水平差异。比较学中生和学困生,学优生更善于听课,除了认真听课,还记下重点、疑点和错漏点;学困生不但随便听,而且也不做笔记。比较初一学生,初三学生更倾向于随便听,方法有待改善。通过对题后“为什么”回答进行分析,产生学生上述回答的原因主要有:(1)认真听可以听老师的分析讲解,若记笔记会太花时间,无法同时听课;(2)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记忆力很好,没有必要做笔记;(3)如果单是听不做笔记,上课很容易走神,如果做笔记就不会走神;(4)习惯老师的提醒,小学时便是这样。

要提高听课效率,必须协调好记笔记与听课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养育学生做笔记的意识与习惯,指导掌握有效做笔记的方法。

(三)复习习惯与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复习的习惯。比较初一学生,初三生更加具有有规律复习的习惯,初三学生好于初一学生,学优生明显好于学困生。在偶尔复习错题中,学优生明显多于学中生和学困生。有时复习原来不会做的题目中,学中生明显多于学优生和学困生,学困生基本没有复习的习惯。通过对题后“为什么”回答进行分析,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1)科目多、内容多,作业量大、难度也大,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能完成作业就不错了,没有时间复习,也没有养成复习意识,考试前为了应付考试,也不得不强迫自己去复习;(2)学困生认为数学比较难学,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去学;(3)学优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思考性、系统性比较强的学科,掌握好需要及时复习;(4)初三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到复习的意义,也懂得一些复习方法。

无论是经常性的复习还是阶段性复习,复习最重要的作用是“温故知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十分有必要养成学生复习习惯和形成高效的复习方法。

(四)反思习惯与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反思习惯。女生比男生更具有反思的习惯,初三比初一学生更善于反思不懂的知识和理解错误的内容,学优生比学中生和学困生更善于反思疑点。众多研究表明,没有反思的学习是肤浅的学习,只有经历了反思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才能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数学教育家佛罗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波利亚也强调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因此可以说,学会和会学数学,反思习惯与方法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师与学生都非常有必要从新的认知高度认识反思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有效的反思方法。

结论

约五成学生没有预习习惯,在有预习习惯中,女生明显好于男生,初三学生明显好于初一学生,学优生明显好于其他学生。绝大多数学生只认真听课而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在有听课中记笔记习惯中,学优生的方法明显好于其他学生。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复习的习惯,在有复习习惯中,初三的方法明显好于初一学生,学优生明显好于学困生。约五成学生没有反思习惯,女生比男生更具有反思的习惯,在有反思习惯中,初三学生方法明显好于初一学生,学优生明显好于学中生和学困生。

上述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低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不能学会、会学数学和成绩提升不上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改善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需要系统考虑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各种因素,协调和发挥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譬如不能忽悠学生的信念问题,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极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数学修养与教学素养,在教学中树立“减负增效”的教学设计理念,[5]积极改善自己的数学信念、数学学习策略与方法。

[1]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赖德胜.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4]王光明,刁颖.高效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5.

[5]唐剑岚,周莹.认知负荷理论及其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猜你喜欢
记笔记学困生习惯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好习惯
高中化学学生课堂笔记特点及其策略的研究
用手写记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