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探春的性格特点

2011-08-15 00:42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134
名作欣赏 2011年17期
关键词:判词探春宝玉

⊙高 存 张 允[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134]

再论探春的性格特点

⊙高 存 张 允[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134]

贵为贾府三小姐的探春历来被冠以“端庄文雅、深明大义”的头衔。对此,笔者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并曾专门撰文对探春的性格进行全新的解读。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从探春的判词出发,进一步阐述探春性格中另一突出的特点——虚伪冷酷。

探春 《红楼梦》 判词

判词定下“冷”的基调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第五回)对于这段判词,历来经典的解释便是探春远嫁时对双亲依依不舍的拳拳赤子之情。但笔者认为,这段判词恰恰为探春的性格刻画奠定了一个“冷”的基调。不可否认,离开锦衣玉食的温柔富贵乡,进入到一个新的不可预知的境地,那是一种从赖以生存的生命之网被生生剥离的茫然和苦痛;回首自己与庶出命运抗争的心酸苦涩的少年时代,如今就要作别,百种滋味,不禁涌上心头。这丝丝悲伤和无奈,与其说是依依不舍之情,不如说是即将惜别一段生命历程的怅然若失。重新审视这段判词,“齐来抛闪”,“休把儿悬念”,“皆有定”,“各自保平安”,“莫牵连”,字里行间皆是斩断情丝、各自保平安的决绝和穷通一定、自求多福的信念,不禁让我们感到一阵透骨的冰冷。与薛宝钗“冷香丸”和“雪洞一般”的蘅芜苑透出的扑面而来的“寒冷”和王熙凤“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阴冷”不同,探春那无声无息中缓缓透出的“冷”,是她参透大观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后的冷淡漠然,也是她在与庶出的命运抗争中磨砺出的冰冷。如果说判词给了我们这样一种暗示,那么就让我们追根溯源,还探春以本来面目。

探春的虚伪冷酷

探春在老太太、太太面前表现得可谓“深明大义”,“重情重义”,但在对待自己亲生母亲赵姨娘时,她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请看下文:

……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谁家的姑娘们拉扯奴才了。……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第五十五回)

……心里有十二分的气,也忍耐这几天,等太太回来自然料理。(第六十回)

同样是受了委屈,当赵姨娘主动找到自己诉说时,在老太太、太太面前恭顺孝敬的探春立刻对母亲摆出一副横眉冷目、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处理赵国基的抚恤赏银时,探春为了不辜负太太的嘱托,赢得“秉公办理”的口碑,不惜拿在夹缝中苦熬的母亲开刀,如果说这还称得上是大义灭亲的话,那么在赵姨娘触及到自己出身的敏感话题时,立刻搬出“九省检点”的体面舅舅,否认与赵国基的舅甥关系,还拿出主子的身份,警示与赵姨娘二人之间只有主仆之别,没有母女之情,这种做法就难脱六亲不认的嫌疑了。不可否认,赵姨娘这位为女儿所鄙视的可怜人自有其可恨之处,阴微,下作,挑拨是非,暗算他人,是大观园中的一大“丑角”。但身为老爷的偏室,又育有一双儿女,却被贾府买来听戏取乐的“小粉头儿”团团围住,扭作一气,受此奇耻大辱,怎能不找自己的女儿倾诉?可是敢在老祖宗面前为王夫人仗义执言、开脱辩解的孝顺女孩儿,此时却冷言相对,不仅表现得漠不关心,还埋怨“姨娘”呆傻,劝她学会忍耐,一切听从太太的安排。不仅如此,探春更是多次在公开场合反复申明自己“只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其他一概不认。看来,掩盖在重情重义外表之下的冷酷无情和薄情寡义,才是这位三小姐的本来面目。

知女莫若母,也许透过赵姨娘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探春:

……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第五十五回)

“我这丫头在家里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比他的丫头还不济,况且洑上水还护着别人。如今老爷接了去,我倒干净。想要他孝敬我,不能够了。只愿意他像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探春听着毫无道理,只低头作活,一句也不言语。(第一〇〇回)

“拣高枝”,“忘根本”,赵姨娘对探春的评价可谓句句中的。寥寥数言,活脱脱一个攀附权势、见利忘本、冷漠自私的探春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就要远嫁了,探春非但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一句祝福的话,反而遭到母亲的诅咒。就算阴微鄙下如赵姨娘,尚且懂得疼惜“下流没刚性的”儿子和贴身丫环彩霞,她对女儿的感情又是经受了怎样的由满怀希望到失望,再到彻底绝望的煎熬、苦痛和矛盾纠结,才最终心生愤恨,发下如此怨毒的诅咒呢?母亲的诅咒恰恰反衬出探春为人女的彻底失败的一面,她的冷酷无情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正是绝情到了极点,在可能是此生最后一次与母亲的相见中,她才“一句不言语”,因为在她的眼中,这个世界也同样是冷酷无情的,人人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大观园内冰冷残酷的生存法则,被深谙其道的探春一语道破!她在不经意间也暴露出自己真实的心迹:“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哪里还有好处去待人。”冷酷自私之甚,较之“阴微”的赵姨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心要攀附高枝的探春对地位卑下的赵姨娘唯恐避之不及,对太太眼中“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贾环更是誓要分清界限,减少瓜葛,且看探春得知赵姨娘埋怨自己后的反应:

探春听说,登时沉下脸来,道:“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该作鞋的人么?环儿难道没有分例的,没有人的?”……探春听说,益发动了气,将头一扭,说道:“……他那想头自然是有的,不过是那阴微鄙贱的见识。他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姊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我听见这话,又好气又好笑,我就出来往太太跟前去了。”(第二十七回)

对于探春、贾环二人之间的交往,通观全书,着墨甚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探春对贾环的无视和冷漠。而这段关于“作鞋”的对话似乎向我们传达出另一层含义:探春不仅不愿见贾环,就连提及贾环之时,一向冷静沉稳的她都会一反常态,“登时沉下脸来”,换上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难道探春在与姊妹弟兄相处时,真如自己标榜的那样,完全是随性而为,毫无刻意之举吗?让我们看看她又是如何对待同父异母兄弟宝玉的。

探春对宝玉表现得可谓兄妹情深:不时“笑着”来找宝玉,借着“颦儿刚好了……咱们两个如今且往老太太那里去听听”的理由,与宝玉保持密切的联系;几天不见,就要急切地道声“宝哥哥,身上好?我整整的三天没见你了”;“闲着没事”,就会给宝玉做上一双绫罗绸缎鞋;对自己的“家事”她表现得责无旁贷,“这两天老爷可曾叫你?昨儿我恍惚听见说老爷叫你出去的”;就是在吟诗作对时,她也不忘特意关照一句:“才宣过总不许带出闺阁字样来,你可要留神。”诚如探春自己所言,二人近于其他人的兄妹关系,“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在宝玉面前,探春显得无比温顺乖巧,温言软语中充满了对宝玉的挂念、亲昵和关切之情。不仅如此,探春还会时常向宝玉倾诉自己不被理解的苦楚和委屈,或是发泄对赵姨娘和贾环的不满和鄙夷,或是表达自己不分正庶、对太太忠贞不贰的赤子之心。这种亲密无间的兄妹之情,通过发起诗社一事,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探春郑重其事地给宝玉写花鉴,商议起诗社,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有所谓的高雅的志趣、天真的情怀吗?发起诗社,不过是提高自己的威信,与宝玉保持密切关系的最佳途径。

相比之下,我们不禁感叹:探春对贾环、宝玉二人的态度真是天壤之别!贾环较之宝玉,与探春关系更近一层,论理本应走动得更加紧密,加之赵姨娘在家中人微言轻,众人越发把贾环看低一层,此时探春更应对弟弟备加呵护和关爱。事实却恰恰相反,常常主动登门拜访宝玉、为宝玉“下功夫”做鞋的探春对贾环却冷冷淡淡,极少理睬,就连赵姨娘稍稍表达一下探春能为贾环做双鞋的奢望,都被探春视为无理取闹,是对自己的百般侮辱。在探春眼中,贾环不再是自己的亲生兄弟,而是姨娘所生、招人唾骂的“慌脚鸡”,怎配得上自己为他做鞋;而宝玉衔玉而生,又继承了祖父的相貌,在大观园中的地位极为特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众人眼中的“小祖宗”,二人地位如此悬殊,势利的探春怎会“一视同仁”!探春对宝玉的主动亲近和嘘寒问暖,恰恰反衬出探春对待贾环的决然和冷酷。

在探春冷冰冰的心里,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是纯粹建立在地位尊卑和价值之上的。只要是对自己“上水”有利的人,探春都会煞费苦心,面面俱到,打点妥当。大观园中足不出户的小姐们爱上了探春托宝玉买回来的新奇精致玩意儿,她便不遗余力,投其所好,用几个月才辛苦攒下的十来吊钱,央求宝玉再多多买些。宝玉、宝琴、岫烟、平儿四人生日之时,探春八面玲珑、讨好献媚的功力可谓发挥到了极致:薛姨妈自为与年轻人不合群,便到议事厅躺着,探春当然不会错过巴结薛姨妈,进而讨好王夫人的绝佳机会,于是“眼看着命丫头们铺了棉褥并靠背枕之类”,又不忘叮嘱丫头们“好生给姨妈捶腿,要茶要水别推三扯四的”;宴席落座时,探春“让宝琴岫烟二人在上”,还亲切地称她们“琴妹”、“二妹”,在凸显对两位贵客礼遇的同时,更是给足了王、邢二位夫人面子;就连丫环身份的鸳鸯,因为是老太太的心腹,也让探春接了来,“并肩”而坐,想必鸳鸯对这样的知遇之恩定会涌泉相报吧。而探春赠与岫烟碧玉珮的细节,更体现了她对这位远亲“无微不至”的关心。

如果说探春对宝玉的良苦用心还掺杂有一丝兄妹之情的话,那么她弃贾环于不顾,却和这些与贾府有着各色关系的亲戚推心置腹、情真意切,就令人对其殷勤背后的动机产生怀疑了:较之挖空心思拉拢有钱有势的亲戚,与“下流种子”贾环走动不仅毫无价值,还会令自己蒙羞,多年来的细心算计、殚精竭虑就会功亏一篑,倒不如毫无牵涉来得干净。赵姨娘一句“他挡在头里,连环儿也不得出头”的愤愤然的抱怨,恰如其分地印证了探春对至亲的冷漠和绝情。

结 语

在权势和亲情不可兼得的时候,探春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前者。但是知书识字的探春不会像凤姐儿一样赤裸裸地“抓尖儿”,也不会“只一味哄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落得“合家上下没有不恨他的”,她不动声色地在权势人物面前显示自己不为一己私欲所动的冷静清醒的头脑,对攀附权势的绊脚石赵姨娘和贾环表明冷酷决绝的态度,对下人更是一副严厉冷傲、令人生畏的姿态。她在“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中寄托的所谓的与世无争、淡泊高雅的情趣,只不过是摆给别人看的,探春积极入世的态度、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和玩弄心术的技艺,丝毫不逊于王熙凤,宝玉对探春那句评价,“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恰当地注解了探春的为人。而冷酷的本性,加上冷静的头脑和冷傲的姿态,正是她攀附权势、摆脱出身卑微的母亲的纠缠、维护小姐尊严的手段,也是看透世事后选择的一种自保的方式。

作 者:高存,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文学;张允,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判词探春宝玉
论宝玉之泪
论哪吒的“肉身成圣”与宝玉的“归彼大荒”
《红楼梦》贾探春的法家人格投影探迹
探春治家新论
巧妙判词
玫瑰花探春
十二钗判词的结构方略
由《洞穴奇案》引发的思考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