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整合教材的实践与探索

2011-08-15 00:43何建聪
剑南文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性文本教材

何建聪

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整合教材的实践与探索

何建聪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整合教材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一个教学文本为依据,灵活地和教材中或者教材之外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使用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创造性整合教材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提出了创造性整合教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并结合课堂实际总结了创造性整合教材的多种教学设计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因为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教材仅仅只是教学的一个起点和一个跳板。教什么,是由课程目标规定了的;但怎么教,却是无法限定的。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必然是积极地主动地面对教材,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和教学的个性。其中,创造性整合教材就是有效途径之一。整合,指调整后重新组合。创造性整合教材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一个教学文本为依据,灵活地和教材中或者教材之外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使用的方法。

二、理论依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作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因此,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的教师采用同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各自的认识和教学需要,对教材原有的课文进行重新整合,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整合教材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信奉而不唯是。”“信奉”强调对教材的态度,要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科学性,是教学的很好的载体,不要轻易否定。“不唯是”即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教材不是圣经,要修改,要完善。文学作品是最厚重的,但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无法奉献给学生规律性、科学性的文学熏陶。

(二)“遵循而有所立。”强调处理教材的行为,是指在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时,要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即“超越教材”。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要让教材“增值”。

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整合教材的实践策略

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材的创造性整合,从具体操作上来看,一是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科书进行取舍,对教材内部的文本进行重组;二是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跳板,根据现实学习的不同需求,把教科书以外的材料引入语文教学,与教材进行整合。

(一)教材内部的文本重组

现行教材的编排通常采用单元结构的方式,以其主题的相同或相近组合而成。这就表明,一个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每篇课文又具有本身特点,因而各篇课文又具有相对的“个性”。

1.以教材相似的主旨作为整合的依据

早在唐朝,诗人王之涣就道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奥秘。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也要有新境界,才会有新突破。在教材整合时,可以从文学作品思想文化内涵上的交叉点和联系点出发,在语文教材中为课文文本找出其他的类似文本,进行整合,开展比较阅读。

例如 为了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古代杰出政治家心怀天下、淡看个人得失的气魄,我把《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篇文章整合在一起讲,两文都作于庆历六年,作者范仲淹和欧阳修都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们都以改革者的面貌活跃于北宋的政坛和文坛,同是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之人,在新政失败的打击下,身处不同环境,他们撰写文章,抒发抱负,又不约而同地成就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但范文表现出磊落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高风亮节,富有政治家的气度和胆识;而欧阳修表达的是超脱的情趣和泰然的心境,悠然自得,更具有文学家的雅兴和傲骨。

类似的主题很多,适当整合一些相对稳定的文学主题,诸如母爱、思乡、爱国等等。将主题相同(近)或相对的文章整合后加以比较,往往能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收获。这样的主题模式无疑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运用和探究能力。这种整合本身就是一种类聚,一种求同思维,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

2.以教材相似的写作内容作为整合的依据

叶圣陶先生对于教材的使用有过很多论述,他曾说:“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整合教材过程中,可以从教材写作内容的相似点出发找出其他的类似文本,进行整合,开展比较阅读。

例如 人教版九年级的小说《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蒲柳人家》塑造了杨二嫂,菲利普夫人、一丈青大娘三个性格不同的女人。一丈青大娘是黄河流域人,她身上有慷慨悲歌之士的血液,她的泼辣有人情味,质朴,有正义感。杨二嫂是江南水乡的女子,就是泼辣起来也如水乡七拐八拐的小河让人捉摸不透。菲利普夫人是资本主义社会下层小公务员的妻子,肯定是多少受过一些教育,她故作清高,她的泼法就更细腻一些。杨二嫂,菲利普夫人的泼法都透出冷酷自私的本性,她俩都不想表现自己的泼,都在掩饰。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从而设计了一堂以“三个女人一台戏”为主题的课,比较了一丈青大娘,菲利普夫人、杨二嫂三位泼辣女人,引导学生去体会作家人物塑造的精妙。

通过整合分析这三个女人性格的异同,对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有一定作用,同时,学生也明白了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有很大影响。

3.以教材相似的体裁作为整合的依据

叶圣陶先生曾说:“要知道国文选本只是个凭借,争取得其道不能空口说白话,有了凭借,历练才有着落。”我们可以从文学作品体裁的相似点出发,在整合过程中注意点与点的比较、知识点的归类、重点的区别,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例如 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曹刿论战》教学过程时,我让学生与《公输》进行整合,实施了主题为“战争与和平”的整合教学。首先找出两文的相同点:两文都是以战争为题材;都是以对话为主,通过对话来体现人物的精神和性格。《公输》一文通过记叙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论辩,充分表现了墨子的机智勇敢和反侵略精神。《曹刿论战》一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和战后的对话,表现了曹刿的深谋远虑和爱国精神。明确了两课的相同点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在对待战争这一点上,曹刿和墨子的做法一样吗?为什么?学生经过比较辨析,探寻出了二者的不同点:墨子的做法是设法阻止战争;曹刿的做法是积极为鲁庄公谋划迎战之策。因为墨子阻止的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曹刿谋划的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这样的比较辨析,既使学生加深了对两篇课文的内容和人物的理解,又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强化了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在这堂课的教学后记中,我这样进行了总结:深度开发教材,促成内容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零敲碎打;机智生成课堂,促成策略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一呆板;反复应用对比,促成了资源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打独斗;巧妙前后勾连,促成了新旧知识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浅薄平庸;多管齐下引导,促成了多维目标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功利世俗。

4.以教材相似的表达方式作为整合的依据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育专家们也一再强调“不要机械地去教教材,而要灵活地用教材来教”。每个成熟的作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的风格,如冰心清丽明快、委婉细腻的散文语言与鲁迅犀利、冷峭、幽默的杂文语言迥异,教学时可以创造性将具有类似风格的作家作品整合起来进行教学。

5.以教材的同一作者作为整合的依据

一个作家的作品风格总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但作家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他不可能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一影响默默地在改变着他的思想,而且通常随着个人的成熟,作家在艺术上的表现能力也越来越成熟,所以,他的作品在不同时期就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例如 我们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后期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可以整合之前所学的鲁迅作品,如《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风筝》、《社戏》等,这些作品多是描写劳动群众被压迫、被损害,表现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或是借助童年的往事寻求慰藉;而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鲁迅却痛斥反动派毫无自信力,精辟论述了“我们有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群众以及广泛的进步力量称之为“中国的筋骨和脊梁”,对他们满怀信心,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对比鲁迅先生的前后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作者自身思想的变化,他对中国的前途、命运的认识在深化、在发展。通过这样的整合比较,在鲁迅这个主题中,学生看到的不是一个平面静止的镜像,而是一个思想上不断进步发展的作家。中学语文教材对于重要作家收录了不只一篇作品,将其散落在教材中的作品重新整合,为我们了解该作家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及其作品的写作特色,就有了一个整体把握。

6.以教材中的亮点或是有意义的细节作为整合的依据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新教材,新教法,从一组课文中有联系的亮点或是有意义的细节着手整合教材文本,虽不一定是从全篇着眼,但常别致新颖,又能就其一点深入,增强了理解的深度,培养更高层次的辨析能力。

通过重组教材文本,使各篇课文不致相互封闭、孤立,在交叉、沟通、渗透中发挥整体综合效应,帮助学生拓宽知识的广度、挖掘知识的深度、延展联想的跨度,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与教材以外的文本整合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语文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悬而未决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将语文的视域打开,不局限于语文书这一方狭小的空间,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或者引导学生就某一学习内容生发开去,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或缩写,在教学的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使它们与教材整合起来,这样学生们会将课本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使学生更立体地、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五、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整合教材的实践反思

(一)要考虑到教材文本的难易和循序渐进的安排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还是注意了不同学段要求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它的设计思路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因此,在教材的创造性整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整合的材料的难易程度,符合循序渐进的要求。

(二)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涉世未深的孩子,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学作品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教师在创造性整合教材时必须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不同智力、不同层次状态的学生达到目标要求,切忌过多、过难,以免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要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在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须要结合实际教学,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才能和教学智慧,“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既遵循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凭借教材又能跳出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创造性地、个性化地整合教材并不断地开发出新的创造性教材,以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富阳市富春中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性文本教材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