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杂交水稻新组合试制高产技术

2011-08-15 00:48景谷县种子管理站666400
云南农业 2011年7期
关键词:结实率父本母本

□景谷县种子管理站 666400 陶 艳

1 杂交水稻新组合试制的意义

我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以来,农业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粮食连年获得丰收,人民的生活也得到较快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良种新技术的不断运用,人们的生活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已不再是满足于过去的高产型农业,而逐步开始向更深层次的优质型农业进军,从而最终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之目的,进行新组合试验、示范、试制,不断筛选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用以不断更新更换老组合,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只有做好新组合试制工作,摸清其特征特性及在制种生产中的重要性状,才能保证今后大面积制种获得成功,对满足大田生产用种具有重要意义。

2 试制技术

2.1 试制田块的选择

一般应选择严格隔离条件好、排灌方便、肥力中等的田块进行试制,同时田块的户主必须具有较高的操作水平,能配合技术人员实施试制技术。

2.2 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

最佳抽穗扬花期是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1989年以前抽穗扬花期安排在5月中下旬,主要是避开雨季,由于温度不高,湿度不足,产量较低。1989年底分析了历年的气象资料,6月上中旬进入雨季,可利用一定的雨量来调节温湿度,1990年后,安排在6月中旬抽穗扬花,产量有所提高。实践证明,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6月上中旬是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

2.3 确定好播种差期,保证花期相遇

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的好坏是夺取制种高产的关键,正确的播期、播差是花期相遇的基础。一般根据各组合的父母本时差、叶差来确定播期。

2.4 种子处理及培育壮秧

浸种前晒种1d,然后用强氯精浸种进行种子处理,再催芽播种。父本采用湿润薄膜育秧,盖膜20~25d。母本生育期长的与父本相同,短生育期的不盖薄膜。父母本播种量450kg/hm2。父本秧龄70~80d,母本28~40d。父本秧田底肥施复合肥600kg/hm2,播种后用细农家肥盖匀种子,再盖薄膜。揭膜后和移栽前10d各施尿素150kg/hm2。

2.5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早、中熟组合或中等肥力田,父母本行比2∶18~20,即:大行221cm或231cm,小行33cm,父本株距11.5cm,母本株行距10cm×10cm。中、晚熟组合或上等肥力田,父母本行比2∶20~22,即大行231cm或251cm,小行33cm,父本株距11.5cm,母本株行距13cm×10cm。父本栽插丛数为4.5~6万/hm2,有效穗105万穗/hm2;母本栽插丛数为60万丛/hm2,有效穗300万穗/hm2左右。

2.6 加强大田管理,促使父母本平衡生长

湿润育秧,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干湿壮籽,孕穗期深水,施肥时不干水。大田底肥施复合肥450kg/hm2(母本生育期短的栽母本时施),生育期长的父本栽后7d左右施尿素150kg/hm2,栽后10~15d用复合肥150kg/hm2拌细农家肥作球肥深施于两行父本间。生育期短的母本栽后7d左右父母本一起施尿素150kg/hm2。

2.7 病虫害防治

秧田期防治1次虫害,到大田后防治2~3次,对病害只治不防,以便观察该组合的抗病性。

2.8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在抽穗扬花期喷施“九二○”,可使母本穗颈伸长,减少包颈,增加外露颖花数,并可使部分弱势花健壮,也可使弱势分蘖成穗,迟穗上升,有利授粉,对提高异交结实和产量有明显的作用。一般喷施“九二○”3次,总用量为270g/hm2左右,分别在抽穗20%、40%、60%左右时施用,在早上8时左右赶露水后喷施。早上喷施“九二○”,能使母本提早开花,使父母本花时相遇,从而提高异交结实率。

2.9 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

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异交结实率的重要手段。一般采用短竹赶粉,赶粉的头3~4d,每天早上赶去母本株上的露水,一是提早花时,二是使母本穗子松散,提高异交结实率。待中午父母本进入盛花时开始赶粉。掌握适当推迟第1次,连续2次、3次,重复4、5次,做到轻推重摇慢回手。赶粉连续进行到开花结束,一般10~15d。

2.10 及时除杂去劣、适时收获贮存

浸种、播种、移栽、收获、晒贮时做好标记,严防混杂。从秧田到大田,特别是见穗至始穗时要严格除杂,适时收割,专人单收、单晒、单存。

3 观察记载和资料的整理

新组合试制观察记载必须认真、细致、客观,以便保持资料的真实性,新组合试制对操作过程跟踪观察,直到收获。试制结束后,对试制资料及时进行整理,总结分析,对表现好的组合,调整好播差,制定出下年的制种方案。

猜你喜欢
结实率父本母本
传统《元宵歌》本的复现、消失与走向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
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