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科学合理使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1-08-15 00:48景洪市植保植检站666100罗晓荣
云南农业 2011年7期
关键词:高毒病虫植保

□景洪市植保植检站 666100 罗晓荣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如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残留、种子质量等。笔者根据景洪市农药管理的经验,重点讨论农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农药产品质量的优劣,以及能否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1 农药市场经营管理现状

目前,景洪市批发、零售农药经营许可证有175个,其中,由西双版纳州农业局发证的有80个、景洪市农业局发证的有95个。经营网点多分布在乡村;规模较大的批发商主要集中在城区。经营品种主要有防治橡胶、茶叶、粮食、蔬菜、热带水果等作物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叶面肥等。

通过认真贯彻实施《农药管理条例》、《两个实施办法》,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农药经营人员培训,严厉打击不法经营行为,使我市农药市场的经营秩序基本理顺,供求顺畅,标签合格率达90%、登记率95%,农药经营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但仍有一些经销商对农药管理法制观念淡薄,只重谋利、不重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以各种方式将标签、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农药品种投放市场。从2009年市场抽查标签情况来看,农药产品标签抽查25个,标签合格21个,占抽查总数的84%,标签不合格4个,占抽查总数的16%。在不合格农药产品中,擅自乱命名或更改商品名称的占76%,任意扩大防治对象和使用范围的占24%。在高毒农药和毒鼠强专项整治中,共查获各种违禁鼠药826包(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市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农药经营已由过去供销系统独家经营,逐步转向供销、厂家、个体经销户等多部门、多元化、基层化经营。经营网点由市、乡(镇)逐步延伸到村级个体经营户,在为方便农民群众购药、及时有效控制病虫草害发生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增加了农药市场的管理难度。

2 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

由于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对用农药防治病虫产生了依赖思想,因而不重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过多使用农药,严重污染环境,加大农药残留,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

2.2 用药结构单一

有的地方常年使用一种农药,严重伤害天敌,引发病虫抗药性,增加防治难度和用药数量,降低防治效果,造成很大的浪费。

2.3 农药施用方法不科学

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能对症下药,乱用药;二是施药的时间、时机不当;三是农药配制比例不准确,随意性太大;四是农药用量偏大、用药次数偏多。

2.4 使用限用高毒农药灌根防治地下害虫

在蔬菜产区,有的农民在韭菜、豆类、瓜类、十字花科等蔬菜及水果上使用限用的高毒农药灌根来防治地下害虫,轻者使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重者成为毒蔬菜。

2.5 违规使用禁用高毒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主要原因是禁用高毒农药还未彻底清除。一是企业过去生产留存下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还未完全处理,随时可能流入市场;二是个别个体经营户及农民手中还留存少量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

2.6 假冒伪劣农药充斥市场

市场检查中随处可以发现相当数量的假冒伪劣农药。表现在有的掺杂使假,有的以肥冒药,有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够,有的以次充好冒充名牌,有的纯属“三无”产品等。使用假冒伪劣农药不可能做到科学合理。

3 对策和措施

3.1 加大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宣传力度

要大力宣传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性。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短信、互联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农民宣传推广低毒高效农药新品种、识别假冒伪劣农药和安全使用农药的有关知识,营造一个全社会关注农药使用的良好氛围。

3.2 加强病虫预测预报,科学指导合理用药

一是加强病虫预测预报,适时指导防治,加强病虫测报队伍建设,扩大、健全基层测报网络,对常规性病虫害和突发性病虫进行全程监测,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做好预测预报,努力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结合病虫预报积极推广先进的植保技术,推荐科学的药剂使用配方,指导农民对症用药,合理、适期施药,大力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技术,避免群众长期单一、盲目使用农药的现象,提高防治水平,减少防治次数,减少用药量,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抓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加强宣传培训,特别是对农药经营户和科技示范户,以切实转变农民用药观念,提高防治技术的入户率,引导农民按配方用药。

3.3 不断改进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

积极引进推广先进的新型植保施药器械,利用科技宣传、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推广先进的施药器械;抓统防统治,提高水稻害虫防治水平。一是实施重大病虫统防统治工程。推广“精、准、细”施药技术,大力推广机动弥雾机等,全面推广低容量细喷雾器械,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二是统一处方,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实现病虫防治的时间部署、防治方法、药剂配方的三个统一,有效控制盲目用药、滥用农药现象的发生。三是推广生态调控和农业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和生物防治、各类诱杀技术、环保化学防治等。

3.4 强化可持续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水稻害虫可持续无害化治理,分析现有用于水稻害虫防治药剂品种的防治效果、适用可行性、害虫抗药性等情况,在高效、低毒、无残留、安全经济与环境友好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考虑,科学制订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害虫防治药剂品种或混用配方方案,坚持合理轮用或交替使用,做到一药多用,总体防治,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确保水稻害虫可持续无害化治理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3.5 推广蔬菜病虫无害化控制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优先采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重点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技术、黄蓝板诱蚜技术、性诱剂技术,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发挥生物因子的控害潜能,辅之以化学防治,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粮食、水果、蔬菜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指标以下,目前该项技术已引起全省各级农业部门的普遍重视,应大力推广。

3.6 全面禁止高毒农药的销售和使用

涉农行政部门要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对农药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督管理,对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高残留等禁用、限用农药的要依法进行查处。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准则,农林、工商、质检联合执法和市场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首先从农技推广和供销经营部门抓起,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自觉带头做好高毒农药替代推广工作,做到杜绝经营高毒农药。

猜你喜欢
高毒病虫植保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江苏省高毒农药发展现状及管理建议分析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5年内我国将禁用全部高毒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