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县金沙江河谷区发展设施园艺栽培探讨

2011-08-15 00:48玉龙县植保站674100周祖全
云南农业 2011年7期
关键词:玉龙金沙江河谷

□玉龙县植保站 674100 周祖全

□玉龙县园艺站 674100 刘琼枝

玉龙县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大部分土地和人口都分布在金沙江沿线。县域内农业人口多、耕地面积少、自然条件恶劣,进一步发展传统农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发展设施园艺栽培,可全天候生产,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增加蔬菜复种指数,对满足蔬菜周年生产和城乡人民的需要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发展设施园艺栽培是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 发展背景

1.1 社会背景

玉龙县是云南省旅游资源富集区,每年到丽江的游客达500万人次,加上本地30万居民,形成了可观的消费市场,为玉龙县设施园艺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玉龙县及古城区的蔬菜产量还不够自供自给,只能满足1/3的市场需求,其中1/3的蔬菜要从大理等邻近的周边县市调入,其他的1/3要靠更远的外州市调入。在玉龙县金沙江河谷区发展设施园艺建设,本地市场还有较大的空间。

1.2 自然条件

玉龙县大部分乡镇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整个河谷为典型的立体型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境内最高海拔为玉龙雪山主峰5596m,最低海拔为鸣音乡洪门挖金坪村江面1400m,相对高差4196m,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降水量953.9mm,无霜期为294d。

在金沙江河谷区发展设施园艺生产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首先,金沙江河谷区气候温和,设施生产的能耗少。金沙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20.2℃,最冷月份的极端最低温度也在2℃以上,所以在进行设施生产时,一般不需要加温,只需要注意排湿工作。其次,利用设施园艺可生产金沙江河谷区反季节不能生产的部分茄果类蔬菜,如黄瓜、番茄、茄子、瓜、豆类等,因河谷区地理特殊,气温受高山下雪影响较大,只需利用简单的园艺设施即可避免特殊气温的影响,以达到均衡供应蔬菜市场。第三,金沙江河谷区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建造设施园艺栽培可降低成本。

2 发展现状

2.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玉龙县蔬菜产业随着丽江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和冬季农业开发的深入迅速发展,到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466.7hm2,总产量 7.5万余 t,农业产值9200万元,运输营销产值424万元。平均亩产1.4t,复种指数180%,常年菜地与轮作菜地面积比为1∶6。由于生产环境无污染,玉龙县蔬菜生产基本按无公害标准发展,到目前,已通过认证的拉市、太安、龙蟠三乡镇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达到4666.7hm2,还有太安、黎明、黄山的有机食品基地1066.7hm2。整体推进的无公害认证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我县生产的夏秋冷凉蔬菜——大白菜、甘蓝、花椰菜已成为主要的外销商品,产品主销广东、福建、上海、北京、香港、台湾等地区,年外销量达到2.6万t左右。

2.2 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目前金沙江河谷区的设施园艺栽培按“边示范、边推广”的模式进行,部分乡镇通过实施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设施园艺得到了发展,但实施面积不多,仅在百亩以内。由于金沙江河谷区的立体气候复杂,甚至相隔几百米气候都不相同,造成设施园艺生产、推广困难。金沙江河谷区现已发展设施园艺千余亩,其中设施栽培结构以竹结构,中、小棚为主,地膜覆盖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喷灌、微喷灌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还在试验和摸索中,没有进行大面积推广。在设施栽培中由于气候、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的差异,获得的效益也大不相同。目前,设施蔬菜的品种丰富,且产量和质量较露地栽培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存在的问题

3.1 设施栽培类型和覆盖材料不合理

在玉龙县金沙江河谷区目前的设施园艺栽培中大部分是竹结构塑料棚,并以中、小棚为主,导致设施栽培产量不稳定,效益不明显。适宜本地不同生态类型气候特点的先进园艺设施和配套设备不多。同时在设施建造的一些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农户自行建造的竹结构塑料棚,覆膜方式仍以一片全膜覆盖为主,严重影响了大棚的通风换气。

3.2 蔬菜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开发力度不够

玉龙县蔬菜栽培历史较短,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步引进新的蔬菜品种,加上本地的地方良种,品种还算丰富,但适用于设施环境栽培的优良品种较少,且我县尚无条件和能力开发出新的蔬菜优良品种,只能靠大量引进设施专用品种,通过反复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特殊气候的优良品种。投入、研发和引进力度不够,是制约设施环境栽培推广的一大因素。

3.3 设施栽培技术水平低

“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代表了落后的边疆少数民族的农业种植水平,虽然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有很大的改善,但比起内地还相差甚远,尤其在设施栽培方面差距更大。在设施栽培中表现出对设施的结构、性能、作用及应用操作方法不熟悉,对设施蔬菜作物对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水分、肥料、CO2)的需求规律掌握不够,还未摸索出比较成熟的设施蔬菜高产优质栽培适用技术,设施栽培技术水平较低。

3.4 设施栽培中节水灌溉水平低

金沙江河谷区大部分地方水源丰富,江、河、溪布满整个河谷区,田块沿河而建,灌溉较为方便。因而大多挖沟满灌,此方法省时省力且有效。但这样做也有极其不利的一面,挖沟满灌造成设施内湿度过大,再加上整片膜覆盖,设施内排湿困难,病害极易发生,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绝收。喷灌和滴灌效果最佳,但只能在部分有条件的田块上采用,大多数地块设施不齐备,成本较高,效益不好,很难大面积推广,目前只限于少数示范园区试验。

3.5 设施蔬菜生产安全性差

设施蔬菜常年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生产,极易滋生病虫害,且病虫害交替发生,种传病害、土传病害、结果病害越来越严重,只能大量施用农药。由于落后地区人口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农药种类单一,长期施用农药不仅易出现抗药性增强,还造成农药变本加厉施用,最终导致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

4 发展对策

4.1 合理选择设施栽培类型和覆盖材料

根据金沙江河谷区冬季干燥温暖、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及山区毛竹资源丰富、运输成本低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大量发展竹结构设施大棚,面积较大的田地可建成连栋式,以增加空间面积。在推广适用性竹结构设施大棚的同时,积极争取发展现代农业项目资金,逐年加大对设施园艺的投入,研发和引进适合于本地区气候条件的园艺设施及配套设备。覆盖材料应选择寿命长、耐老化、透光好、保温性能好、材料轻的新型无滴膜,采用更有效的覆膜技术,以确保设施能透气,保温排湿操作方便。针对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发展遮阳网、防虫网为主的夏季设施栽培,研发经济适用的保湿、降温设备,以确保能人为掌控设施内的小气候,营造园艺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环境。

4.2 着重引进蔬菜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和加大设施专用品种的研发力度

在研发设施专用蔬菜品种的同时,着重引进国内、外比较优良、成熟的设施专用品种,通过科研、技术部门的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应本地气候特点的优良设施蔬菜专用品种。

4.3 努力提高设施栽培技术水平

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有一定的区别,设施栽培是在露地栽培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人为的创造一个小环境。首先要了解这个小环境的气候,然后掌握蔬菜作物对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水分、肥料和CO2)的需求规律,通过对设施环境的控制以达到作物生长需求,最终达到高产、优质的栽培目的。针对普遍存在恒温和病虫害等问题,选择抗病虫品种、高温闷棚杀虫杀菌,合理安排轮作,改善通气透光、合理利用防虫网等措施提高设施栽培技术,通过研究、试验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设施栽培适用技术。

4.4 改善设施栽培中节水灌溉水平

在设施栽培中尽量减少大水沟灌,以防排湿不畅、引发病虫滋生和土壤板结。应尽力创造条件,修建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立适用的软管移动式喷灌和软管膜下滴灌,最好采用后者,以便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控制棚内湿度,这样才有利于作物健康生长。

4.5 增强设施蔬菜生产安全性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是我国今后农产品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培训,再逐步推进农户的培训,让生产者了解和掌握无公害蔬菜的安全性生产规程,严格按安全性生产规程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监督。在生产中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农药尽量使用生物农药,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在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应加强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研究快速检测、正确检测的方法。

4.6 提高设施园艺管理水平

设施园艺栽培在我国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成本高、效益低的状况。在玉龙县设施园艺栽培方面,需要切实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包括市场的产品预测,生产企业的规模,品种的选择、搭配、茬口的合理安排,生产成本、产品的营销等综合管理水平。在引进高标准的设施园艺硬件的同时更要注重引进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并逐步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另外,在金沙江河谷区推广蔬菜设施栽培的同时,还可以利用金沙江河谷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植物资源等条件,进行野生蔬菜、野生花卉、药材的设施栽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提高综合效益,使丽江市设施园艺栽培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玉龙金沙江河谷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猫 缘
我是金沙江
恐龙河谷:鸭嘴龙迁徙记(下)
金沙江大酒店装修项目机电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探讨
恐龙河谷:早安,打工王
恐龙河谷:奇妙狂欢城
恐龙河谷:拯救蛋宝宝
玉龙云峦
金沙江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