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铺村新农村建设初探

2011-08-15 00:48沾益县盘江镇农科站655338张静芬
云南农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全村群众农村

□沾益县盘江镇农科站 655338 张静芬

沾益县盘江镇十里铺村自2010年7月以来,因地制宜、精心组织、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就这一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作初步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

1 基本情况

十里铺村位于沾益县盘江镇东部,村委会所在地距县城25km,距镇政府8km,海拔2200m,全村农业以种养业为主。云南煤化集团的龙头企业云南云维集团近在咫尺,曲靖至宣威的高速公路贯穿而过,沾六铁路复线紧紧依靠,交通便利,有较好的区域优势和经济环境。全村辖国土面积16.5 km2,下设3个村民小组,人均耕地0.082hm(21.23亩)。2010年实现粮食总产量63万kg,人均有粮559kg;经济总收入527万元,年人均纯收入为2864元。

2 新农村建设完成情况

2.1 住房改造

1)实现全村房屋维修和加固,杜绝危房的存在。

2)全村房屋外墙用石灰刷白,增加美感。

2.2 能源建设

全村新建沼气池和节能灶200口,解决了农村燃料问题,节能增效,杜绝了滥砍滥伐,减少了生活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的乱丢乱放情况,美化了环境。

2.3 卫生建设

全村改卫生厕所100个,改厨房100个,改卫生厩200个。改善了村里的居住环境,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减少隐患。

2.4 基本农田建设

改造低产田60hm2,修建灌溉沟渠5条6.1km,对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为抗旱、防涝救灾做好基础工作。

2.5 种植业

以巩固水果产业为主,低产果园改造10.7hm2,确立了十里铺村的苹果、梨、西瓜、葛根等经济作物的品牌效应。

2.6 科技培训

种植业培训7期570人次,养殖业培训5期650人次,沼气池管理建设及管理培训6期450人次,其他技能培训5期450人次。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把以前只会追求单一产量的思想转化为懂技术、懂管理、会核算、会理财的新型农民。

2.7 道路工程建设

硬化村庄道路 23条 2200m、8200m2;打挡墙1576m3;开挖排水沟2100m;支砌路边挡墙345m、173m3。村委会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农户投资,社会捐资,对进村主干道路1.5km进行改造建设,方便了群众出入,改善了企业的投资环境,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2.8 人畜饮水工程建设

铺设管道7.53km;安装水表90个、水龙头90个;新建大水池1个,增容500m3,解决了天干时的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的浇灌问题,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保障。

2.9 公益建设

1)购置村办公室设备、办公用具、桌椅,搞好村级公共设施建设。

2)建立完善村委会各项制度,统一制作公示牌,树立警示标识,提高村民意识,加强防范。

3)新建文化室、图书室和篮球场,加强农村娱乐设施建设,提高精神文化素质。

4)清理“三堆”,修建公厕,制作宣传标语,实行墙体美化;搞好村内绿化、美化等环境建设。

3 成效

3.1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对群众房屋的翻新、粉刷,加之原有的砖混结构房,达到了户均有一间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的住房;铺设管道、新建大水池1个,增容500m3,饮水工程覆盖全村,确保户均1个水龙头,彻底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新建沼气池、节能灶,改厕、改厩、改厨;硬化路面,对村内进行绿化,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3.2 村容村貌明显改变

筹资新建农民文化活动广场1个,内设篮球场1个、文化室1间,扩展了群众休闲娱乐空间,为丰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严格规范“三堆”。通过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得到了加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3.3 群众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具体要求,围绕传承、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为中心,切实抓好科技培训,使群众科技水平有效提高,为统一规划连片种植优质水稻 40hm2、樱桃 5hm2、酥梨 73.3hm2、核桃66.7hm2、苹果 26.7hm2、桃园 33.3hm2提供了科技支撑。

3.4 群众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帮助10户农户建立规模养猪场,并引进优良种猪,改进饲养方法,2010年出栏3000头,总收入达320万元。通过科技培训,顺利使全村270个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按每人每月平均收入700元计算,可创收220万元。

3.5 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坚持把改进作风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切实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村党总支、村委会党员干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以身作则,带头行动,认真履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凝心聚力,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解疑释惑,安抚情绪,化解矛盾,并完善党总支、村委会的各项制度,在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的同时,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3.6 发展后劲得到明显增强

通过工程实施,十里铺村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措施,对今后五年的发展制定了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规划,为今后十里铺村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主要方法步骤

4.1 抓领导,强化工作机制

除按上级要求成立了由曲靖市相关部门下派的挂职干部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外,盘江镇还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花山工业园区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各站所长为成员的镇工作指导组,每个站所并确定一名人员长期驻村协助工作,强化对全村全盘工作的领导。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设立工程建设总指挥,具体负责协调、指挥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工作中实行定期例会制度,每5~7天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针对工作中的问题,找准方向,专题研究新农村的实施工作。

4.2 科学调研,规划指导

在深入农户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沾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沾益县盘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调查研究,四易其稿,完成了《十里铺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并以此作为指导新农村工作的标尺,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4.3 理顺职责,强化责任落实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设立了群众工作组、工程质量监督组、原材料调拨组、矛盾纠纷调解组,把具体的工作细化到派驻干部、两村领导和站所长个人。镇党委、政府与村委会、各挂点站所,村委会与村民小组逐级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切实做到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人。

4.4 强化意识,提升观念

按照上级部署和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意见,迅速分层次、分类别召开了两委成员会议、全村党员动员会和户主动员会等三个层次会议,以广播、标语、发放户主告知书、召开户主会等宣传方式,深入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心里明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处,使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5 落实制度,强化规范管理

制订了新农村建设项目筹资筹劳、投料办法、建设项目补助办法、档案资料管理等办法,做到制度有落实,管理有规范,明确了具体补助范围、项目、对象和标准。各种物料实行专人管理,成立的工程质量监督组全程监督工程实施。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同时加强民主监督,选拔了5名村内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代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村民民主议事小组,参与各次会议、集中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宣传和传达上级对该项目实施的政策和决定,并协助做好质量监督工作。

4.6 加强内外协调,强化外部支持

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做到了项目规划实施有专业指导、管理和监督,建设资金有保障。积极协调政府各级部门和当地的驻地企业,请求他们为当地的发展做贡献;发动当地的民营企业家和在外工作的本籍人员,回到家乡,看看家乡的发展变化,解决了部分资金的缺口;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自筹劳力,做到内外支持,齐头并进,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4.7 抓结合,强化工程成效

做到四个结合,即:①坚持公益设施建设与家庭生产生活建设相结合。②坚持加大农村能源建设与生态保护建设相结合。③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强化宣传培训,在群众中营造学理论、比技能、讲科学种养的良好风气。④坚持新农村建设与促进产业调整、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相结合,紧紧依托本村资源、区位优势,结合云南云维集团的大力发展,向当地企业输送了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既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企业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了效益,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出外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问题,顾了家庭,富了自己。

4.8 抓长远,建立长效机制

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十里铺村村规民约》,并经村民大会通过实施,有效地规范了村民行为,村风村貌明显改善。制定了《十里铺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确保十里铺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9 依托资源,发展区位优势

十里铺村依托便利的公路、铁路交通优势,依托云南煤化集团的龙头企业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玖田焦化和福上福葛根酒业等企业,依托花山带皮羊肉、牛肉等风味名吃品牌,依托国家4A级国家森林公园珠江源风景区、花山湖风景区、彩云洞风景区的区位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布局和契机,合理配置资源,加强村民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依地建立了一些条件不错、收费不高的观光农家乐,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结合现在已经有的知名品牌的餐饮和酿酒业,不断培育品牌产品。

总的来说,十里铺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盼、先进地区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还将进一步立足当前,重在长远,完善思路,加大力度,群策群力,共同奋斗。要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一些农村在从贫困村向脱贫村转变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向小康村的跨越。

猜你喜欢
全村群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全村唯一收件人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Beams Up
新农村 新一辈
那片土地 那座村庄 那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