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城市礼赞(三)
——天鹅项下的珍珠哈尔滨

2011-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游园会冰灯哈尔滨市

龚 强

黑龙江城市礼赞(三)
——天鹅项下的珍珠哈尔滨

龚 强

名胜风情概览

哈尔滨的旅游名胜非常多,许多都是集历史、文化、特色等于一身的景致,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一些景致。

名胜与景致

中央大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北起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中央大街建于1900年,始称中国大街。1924年,街道路面采用方形花岗岩进行了铺装。沿街陆续建起了具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等各种流派风格的欧式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异国情调建筑群落。此后,这条街面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成为当时的重要商业街。这条街上的道里秋林公司、马迭尔宾馆等在当时的远东地区颇有名气。1997年,中央大街成为全国第一条步行街。以后,又相继对中央大街及其历史街区进行了统一整治,新规划出13个休闲区。如今,中央大街及其历史街区,以浓郁的欧式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重的商业氛围和舒适的休憩环境,吸引休闲购物和观光的中外游人纷至沓来。

斯大林公园位于哈尔滨市区松花江南岸,与太阳岛风景区隔江相望。这里原为渔民码头,1898年6月,中东铁路局在此修筑了铁路专用线,建货场,存贮筑路物资。1954年,斯大林公园落成。斯大林公园沿江堤呈东西向带状,园内绿化覆盖率达80%。宽敞的游览路,典雅的沿岸堤灯,别致的栏栅,茂密的古榆、垂柳,锦绣般的草坪、花坛,16组各式各样的艺术雕塑和新颖别致的凉亭,把公园装点得格外秀丽。

斯大林公园的雕塑小品,堪称园内一大景观。坐落在通江街街口的“伏龙泉”雕塑塑造了赤手擒苍龙的英雄形象。位于青年宫门前的“天鹅展翅”使人联想起“天鹅项下的珍珠城”在腾飞。雕塑小品“学步”生动传神,清新隽永。赤身裸体的孩童在年轻母亲的相牵下,蹒跚学步,给人以享受和启迪。“跳水”、“舞剑”、“三少年”、“战士”、“太极拳师”及“田园风光”等,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些造型各异的雕塑耸立在绿地花丛之中、大树绿茵之下,融于大自然之中。

斯大林公园还有数座俄罗斯古典风格的建筑,如江畔餐厅、松花江冷饮厅等。这里还是夏季避暑休闲和冬季赏玩冰雪的胜地。

防洪纪念塔1957年夏季,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为纪念抗洪胜利,1958年建起了哈尔滨市标志性景观建筑——防洪纪念塔。塔底设两层半圆形水池,上层海拔是120.30米(1957年历史上最高水位)下层海拔是119.72米(1932年的水位)。塔座上还记录了1998年大洪水的最高水位,现在塔身上的金色曲型圆管,就是120.89米的水位标志。塔身浮雕描绘了全市人民战胜洪水的动人情景。塔顶由高举红旗抗洪筑堤的工农兵及知识分子的雕像组成。这座纪念塔一直是哈尔滨的标志。

铁路工人江上俱乐部位于斯大林公园内。1912年,俄国人建起了“亚古邦水上饭店”,即现在的铁路工人江上俱乐部。哈尔滨解放后,东北铁路总工会收回铁路工人江上俱乐部。该建筑依山傍水,造型精巧,布局新奇,楼、廊、亭、阁错落有致,一半建筑在江堤上,一半建筑在水中,全部是木质结构,犹如一艘整装待发的巨轮停靠于岸边。置身其中,江风拂面,侧耳听涛,浪花可摘。饱览江面风光,诗情画意更浓。

兆麟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森林街15号,是哈尔滨最早建立的城市公园,始建于1906年。1908年改称“公立公园”,老百姓称其为董事公园,1926年改名为道里公园。1946年3月9日,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被暗害。人们为纪念将军,将其遗体安葬在此,并在公园内举行隆重的公祭和安葬仪式。1946年3月15日,道里公园更名为兆麟公园。园内除建有李兆麟将军墓和纪念塔外,还建有俄式木刻楞小屋,展现哈尔滨冰灯艺术发展历程、冰版画及公园百年历史的冰雪艺术展览馆,以及人工假山、人工岛、鸳鸯湖、高空缆车等景观和游乐设施。夏季公园里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百花盛开、清香扑鼻,格外艳丽,别具一格的园中园“北苑”、“映月园”、“小南岛”、“丁香园”景致迷人。冬季这里便成了多姿多彩的冰雪乐园,闻名中外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冰上婚礼”、“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雕赛”每年都在这里举办。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堪称世界上形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并已成为传统项目的露天冰灯艺术展。每当夜幕降临,园内各种造型的上千件冰灯景观玲珑剔透,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形象逼真,五彩缤纷,流光溢彩。而且“年年岁岁冰灯会,岁岁年年景不同”。

冰灯游园会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始于1963年。当时利用盆、桶等简单器皿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座冰花,用广告色涂饰,于元宵节前夕对外展出,轰动了全城。这是我国第一个冰灯游园会。

1964年的第二届冰灯游园会,简单的冰灯由主角变成配角,松花江里的天然冰成了冰灯艺术的主要材料,冰灯游园会里出现了高大的冰建筑和人物、动物冰雕。展出地点也由兆麟公园扩展到儿童公园、道外公园、太平公园等。冰城的冰灯增加了节日氛围。

1965年和1966年,哈尔滨又举办了两届冰灯游园会。1979年元旦举办了第五届冰灯游园会。此后,每年12月至翌年3月都要举办。冰灯的规模逐渐扩大,内容愈加充实,艺术水平和制作方法不断提高。以冰雪为材料叠山浇洞,筑塔垒屋,雕镂琢磨,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冰灯的艺术造型、灯光设置和声音搭配有了新进展,电子、机械等现代科学技术被更多地引进冰雪艺术领域。

经过连年的开发、创新和发展,冰灯游园会日臻完美,已由盆制冰景发展成为美轮美奂的现代冰灯艺术展示,形成了集园林、建筑、绘画、舞美、音乐和雕塑等多学科技艺于一身的冰雪造园艺术。以天然冰为原料,通过雕刻、造型,再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合成,制作出来的名山大川、亭台楼阁、珍禽异兽、花草鱼虫、历史典故等各种自然、人文形态的冰灯、冰景,白天玲珑剔透、千姿百态,夜晚灯光绚丽,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圣·索菲亚教堂、长达958米的长城等大型冰灯景观还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哈尔滨冬令时节的一道亮丽风景,是目前国内外创办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室外露天冰灯游览盛会。

哈尔滨冰灯驰名中外、饮誉华夏。每年冰灯游园会期间,还要举行大规模的群众性冰雕比赛和国际冰雕邀请赛。各国冰雕艺术家和我国各地的冰雕艺术爱好者云集与此,挥刀弄铲,竞技献艺。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冰雕作品争芳斗艳,为冰灯游园会锦上添花。

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88号。始建于1907年,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木制结构,规模较小。1923—1932年,整体重新修建。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外观富丽堂皇,典雅脱俗,是拜占庭式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有着俄罗斯式的穹顶。罗马风格的拱券高窗,以及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有机组合。位于大穹顶下有一方16面体的大鼓座,各侧面都开有一个高侧窗,檐口装饰线角为花瓣形和神乳体。鼓座下部经过多层线角过渡到下层八面体的大柱墩。教堂的外墙体,采用平面十字不等臂对称布局,主体为清水红砖结构的多面体,形体构造复杂,砌工精细。教堂正门篷顶为钟楼,悬挂着1大6小共7座乐钟。教堂的主穹顶,4个小帐篷顶及后屋顶共有6个十字架。通体金黄色的十字架与绿色的穹顶、帐篷顶互相映衬,使整个教堂愈发显得雄伟恢宏、高贵典雅。教堂内设“一主两辅”三处唱诗台,拱型墙面上有俄罗斯画家的绘画。索菲亚教堂文化休闲广场,总面积6 648平方米,花岗岩铺装地面,南北两侧为块状绿地,景物小品、座椅、围栏、灯饰等极具欧式风情。并把此教堂辟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展出哈尔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风格建筑的图片、文字介绍及建筑模型等。

金河风景旅游区位于哈尔滨市西郊23公里处,是哈尔滨近郊唯一的自然保护区。金河风景旅游区历史文化积淀源于12世纪初,金代女真人将此地作为首都金上京会宁府经水路直达金代界豪边堡和粮食丰产区的交通要道,属具有金代文化印迹的湿地草原景观。湖南岸的原始草原,800年前曾是金兀术的牧马场,美丽的太平湖曾是金代的运粮河。

金河风景旅游区森林茂密、绿草如荫、风景如画,自然生态资源丰富。除湖泊、沼泽、湿地外,混交林、沼泽植被、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360个古泉眼集成的太平湖碧波荡漾,湖中盛产鱼类4目8科28种,长臂虾为原生特有品种,2000年从加拿大引进的大眼狮鲈鱼也以纯绿色的姿态在湖中繁殖成群,为金河风景旅游区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每逢盛夏之际,太平湖周边湿地,栖息着大群的天鹅、白鹭、野鸡等。每年春季“开湖节”盛大隆重,冬季有一年一度的“冰上龙舟节”等冰雪项目。

太阳岛风景区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与斯大林公园隔江相望,是松花江中的沙丘岛,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岛上各种造型独特的别墅,大片自然园林,柔软细腻的沙滩,构成了太阳岛“碧水、白沙、蓝天、绿林、别墅”的优美景致。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是城市居民进行野游、野浴、野餐的乐园。著名歌唱家郑绪兰的一首《太阳岛上》,唱出了太阳岛的无穷韵味,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响了神州大地。

1989年9月,哈尔滨与日本新潟结为友好城市10周年之际,在太阳岛公园内的哈尔滨——新潟友谊园正式对外开放。园内建有中日友好纪念馆、水屋、茶屋、和室等,极具日式庭园风格。公园主景建筑“水阁云天”处于太阳岛中心。太阳湖,湖边垂柳,湖面上的长廊、方阁、水榭,太阳山及山上垂挂的三叠“清泉飞瀑”,组成了湖光山色、亭桥映柳的秀丽景观。

2003至2005年,新(扩)建了太阳门、天鹅湖、阳光浴场、浴日台、松鼠岛、鹿苑、花卉园、音乐名人堤、于志学美术馆、太阳岛艺术馆、俄罗斯民间艺术收藏馆、俄罗斯风情小镇、抗联纪念园等数十处特色景点,整个风景区面积扩大了10倍。使太阳岛风景区功能更加完善,将极具魅力的“原野风光、冰雪文化、欧陆风情、北方特色”融一体,成为四季景观特色鲜明的旅游胜地。

太阳岛雪雕艺术博览会哈尔滨人继20世纪60年代初创造出举世闻名的冰灯艺术之后,于80年代末期将堆雪人的民间游戏升华为艺术,与哈尔滨冰灯互为姊妹,并称为冰雕雪塑。1988年12月至1989年1月,举办了哈尔滨第一届群众雪雕比赛,作品展出20天,吸引了数千游客。1993年开始采用制雪机造雪,不仅使雪雕艺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且使雪质更具有可塑性、观赏性。1994年开始,每届雪雕艺术博览会期间都要举办全国雪雕比赛和国际雪雕邀请赛。中外雪雕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和巧夺天工的雪雕作品令游人惊叹、留连忘返。2000年太阳岛雪雕游园会更名为太阳岛雪雕艺术博览会。此后,每年的雪博会,都有不同的主题。

哈尔滨冰雪艺术馆位于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冰雪艺术展馆。该馆一年四季开放,即使炎炎夏日,游人仍可尽情观赏冰雕雪塑的奇丽景观,馆内冰雕雪塑作品年年更新,常年展出作品保持100余件。展现国内外名山大川、著名建筑、名人轶事、故事传说、风俗民情、花鸟鱼虫等等种类繁多的冰雕雪塑艺术作品,技艺精湛、巧夺天工;造型逼真、形象生动;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松花江冰雪大世界1999年12月,为迎接2000年的到来,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建造世界级的冰雪迪斯尼乐园,融时代性、思想性、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为一体,开创了人工冰雪游乐园的先河,冰雪大世界享誉国内外。从此,每年12月至翌年3月连年举办。而且一届比一届规模更宏大,景象更壮观,千姿百态的雪塑和造型优美的冰雕,堪称冰雪游乐大集成。场面恢宏壮阔,造型大气磅礴,景致优美绝伦,内涵更加深邃,犹如一副冰雪史诗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哈尔滨极地馆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岛风景区月亮湾。它是世界第一座在室内实现环球旅行的极地景观公园,开创性地展现了风、雷、雨、电交织的极地自然景象。极地馆拥有世界第一列穿越两极的海底列车、世界第一批群体登陆中国的南极企鹅家族、技艺最精湛的极地动物表演明星和最大的极地白鲸全视角单体展示窗。共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极地海洋动物600余种、10 000余只。

东北虎林园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松北街88号,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北岸。这里拥有不同年龄,身体强健,性情凶猛,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东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集保护、繁育、科普教育、观赏游乐、避暑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珍稀动物观赏园。

东北虎林园内设有野化驯养区、成虎区、育成虎区、种虎区、狮虎区、虎王区、幼虎区、非洲狮区、鹿区、熊区、步行区及观虎台,可在观虎台上或观光车中一睹“兽中之王”的凛凛虎威和其它珍稀动物的风采。

东北虎林园四季自然景色迥然不同,特色浓郁,冬夏各异。夏季,景区内生机盎然,草木葱茏,花香鸟语,碧水泛波,树荫下、草丛中、池水里,随处可见东北虎的矫健身影;冬季,大地银装素裹,色彩斑斓的东北虎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的耀眼,尤现虎之威武。如果天公作美,可见罕有的“霜虎奇观”。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位于哈尔滨市太阳岛科技园区。整体建筑外形为一扬帆启航的帆船形状,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多功能科普场馆,国内第三大科学技术馆。馆内设置数学、力学、机械、航空航天、能源材料、生命环境、声光、电磁学、信息技术、儿童科学园区等12个展区,涉及10多个学科领域,集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各展品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相关科学原理或科学技术的应用,形象生动,寓教于乐,其中70%展品可动手参与。馆外花园式庭院里建有古代的钟盘式、浑天式、双环式日晷及现代的长征2—F火箭、动脑风车等科技小品,凸显出丰厚的科学文化内涵。

哈尔滨关道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北十八道街。始建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时称滨江道署(俗称道台府),是清末哈尔滨地区最高行政管辖机构,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在该地区设立的最后一个传统衙署。复建后的哈尔滨关道四周灰色砖墙围砌,院落坐北面南,按古代建筑布局,呈对称式;循封建礼仪,左文右武,前衙后寝。大堂(正堂)为道台办公处,西厢房兵、刑、工3部展厅里,70余幅大照片记录着哈尔滨关道从遗址原貌到动迁修复的每个场景,东厢房吏、户、礼3部展厅内侧珍藏着哈尔滨关道设置之初的重要实物及历史照片。大堂、二堂、三堂的东西两侧,分别由北至南坐落着衙神庙、书房、厨房、戈什房、杂项人房;冰窖、督捕厅、宏善驿、会华官厅、会洋官厅。院墙内还有车棚、马号、茶房、粮仓等。

哈尔滨清真寺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建于1837年,2003年扩建,是东北最大的伊斯兰清真寺庙,也是全国众多清真寺中唯一的一座阿拉伯式建筑。主殿高13米,后窑殿有21.75米高的尖塔(俗称望月楼),每逢斋月或开斋节前夕,可沿旋转式阶梯登临塔上仰望新月,塔尖上镶着置有照明设备的有机玻璃装饰的透明“月牙”。中间弧形的圆门周边镶着若干红绿黄色电灯,装饰着礼拜殿并光照着圆拱门的《古兰经》金字经文,寺内有2个敏拜尔(象征性的讲坛)。清真寺的宣礼塔是按照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和沙特麦地那大寺的宣礼塔设计建造的,高50米,分五层,各有走台。白天双塔耸入云霄,庄严神圣;夜晚在灯光辉映下,灯与塔浑然一体,宛若麦地那圣寺展现眼前。

犹太人墓地1903年始建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安街,1958年迁址至市区东郊的荒山。保存坟墓605座。1977年修复墓地,建了甬道、围栏、门厅和看守屋等,并设专门机构管理。墓地里安葬的死者有当年活跃在哈尔滨的著名企业家、市政管理者、音乐家、作家、演员、银行家,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亲属、哈尔滨犹太人的精神领袖亚伦·吉塞列夫以及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会长亚·考夫曼的亲属们。造型各异的墓碑寓涵了许多宗教故事,彰显着浓重的犹太文化。

1894年,俄籍犹太人德里金第一个来到哈尔滨。其后,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东欧、俄国的犹太人相继来到哈尔滨,最多时曾达2.5万人,使这里成为当时犹太人在东亚的最大聚居和精神文化中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犹太人才大批离华,赴以色列或欧美国家定居。犹太人在哈尔滨居住期间,进行着非常活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对哈尔滨的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黑龙江广播电视塔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亦称龙塔,是一座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环境监测、微波与无线通讯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塔高336米,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高的钢塔。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其中塔座1.3万平方米,塔楼3 600平方米。塔座由地下一层和地上四层组成球冠形,塔身正八面形,塔体为抛物线形,中间井道圆柱形,由七条银白色的铝合金板和九条深蓝色镀膜玻璃围护。塔楼设在181~206米处,由飞碟状的下塔楼和圆形的上塔楼组成。塔内建有科技乐园、中国名人手型馆、秦皇汉武蜡像馆、祈福殿、云中漫步惊险环及旋转餐厅等,观光电梯高速通达上下。

哈尔滨游乐园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1号,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一座现代化大型露天游乐场,原名哈尔滨市文化公园。20世纪80年代后期,游乐园在保留原有的钟楼、教堂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新修建了公园大门、广场、环路、露天舞池,花坛、凉亭、药材园,游乐园、喷泉。安装了路灯和雕塑小品。中国第一高的巨型摩天轮,高达110米,乘其至制高点可俯瞰哈尔滨全市。

欧亚之窗公园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四道街18号,包括微缩景观建筑实体和游乐设施两部分。造园风格融我国传统园林与欧洲台地式园林艺术于一体,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与浓郁的异域色彩,园内共建有欧亚经典建筑微缩景观40余处,这些景观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亚非区和欧洲区两大景区内。公园的中心区域建有各占地5 000平方米的风景湖娱乐区和儿童乐园。欧亚之窗不仅夏秋季节景色怡人,在银装素裹的冬季更是火爆热烈,别有韵味。这里每年冬季均举办不同主题风格的雪上风情游园会。

猜你喜欢
游园会冰灯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冰雪体育赛事之都的实现愿景与实施路径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冰灯
游园会
梦游的冰灯
冰灯玉露烂根怎么办
小树精和她的朋友们(七)
游园会
动物游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