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北满分局旧址的保护与利用

2011-08-15 00:46吕淑华
黑龙江史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宾县旧址土匪

吕淑华

(宾县文物管理所 黑龙江 宾县 150400)

中共中央北满分局旧址的保护与利用

吕淑华

(宾县文物管理所 黑龙江 宾县 150400)

中共北满分局旧址位于宾县宾州镇三为路(教育局院内),原为天主教堂神职人员的宿舍,是一座中国传统的“四阿式”青砖灰瓦平房建筑。它坐北朝南,正房三间,建筑面积101.25平方米,鱼鳞瓦屋脊,房顶西侧与后侧各有一个青砖砌成的烟囱。1945年末到1946年期间,是中共北满分局机关所在地,陈云等领导同志曾在此办公和居住。

中共北满分局在宾县工作了5个多月的时间,领导土改和剿匪斗争,为北满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为红色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1990年12月29日,黑龙省人民政府公布中共北满分局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中共北满分局成立的历史背景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企图占领东北,消灭共产党。中共中央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及时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把“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控制东北”作为“目前全党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中共中央先后派2万名干部1万大军挺近东北。1945年9月15日党中央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11月2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指示组建中共中央北满分局。其任务是:控制北满各地,组织军队,建立政权,发动群众,镇压反革命,巩固东北大后方。194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北满分局。11月16日,陈云由沈阳乘飞机到哈尔滨后,中共中央北满分局在哈尔滨成立,陈云任北满分局书记兼北满军区政委,高岗任北满军区司令员兼委员、张闻天、张秀山、李兆麟任委员。后期又有李立三、冯仲云、李华生、钟赤兵也到北满分局工作。分局所辖地区为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牡丹江(绥宁)5个省和哈尔滨特别市,共80多个市、县,面积4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000万,机关设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原哈尔滨卷烟厂的一栋大楼。1945年11月20日为履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军司令部通知我党、政、军领导机关和武装力量3天内撤到哈尔滨市以外,并要求我军不要在有苏军驻守的地区同国民党军队作战,准备将城市的政权移交给国民党政府。在同苏军交涉无效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北满分局召开了中共松江省工委和中共哈尔滨市委联席会议,决定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中共松江省工委和松江军区机关由哈尔滨撤到宾县。11月23日北满分局撤出哈尔滨,迁至宾县。24日下午,陈云率领北满分局机关进入宾县。

二、在陈云领导下的中共北满分局

1945年11月,陈云出任中共北满分局书记。由于东北长期处于沦陷状态,同时,东北局成立后的最初三个月,主要在大城市开展工作,并未深入到农村去发动群众。因此陈云认为,发动包括农村在内的广大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是当时北满分局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1. 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46年1月17日,陈云致电北满各省工委,指示将开拓地、满拓地“原则上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同时指出这只是分配敌产,并非内战时期的土地革命,对地主的现有土地一律不动,只进行减租减息。这个政策一出台,北满各地迅速掀起一场分配敌伪土地的热潮。陈云选择在北满分局所在地宾县蹲点,亲自指导宾县县委发动群众的工作。1946年5月底和6月初,《东北日报》连续发表了介绍宾县群众工作经验的系列文章,对北满各省迅速打开发动群众工作的新局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1946年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五四指示”发出后,减租减息随即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土地改革运动在北满地区迅速开展了起来。

2. 剿灭土匪保卫胜利果实

经过经济斗争,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为保卫胜利果实,纷纷要求武装自卫。陈云及时抓住农民的这一要求,主张迅速搜缴地主土匪武器,分配给农民组织自卫队。当时,北满三分之二的县城被土匪占领或经常受到土匪骚扰。不剿灭土匪,就不能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陈云认为,剿灭土匪是发动群众的“当前急务”和“决胜的条件”。

在正规部队未到达北满之前,陈云即领导地方部队开展剿匪斗争。从1945年12月到1946年1月,北满分局所属的松江、合江等五个省军区主动出击,沉重打击了土匪势力,迅速扭转了当时匪患猖獗的局面。与此同时,根据陈云的意见,东北局还派三五九旅和渤海军区第七师等精锐部队赴北满剿匪。截至1946年4月,北满65个县,我党已控制58个,到5月中旬,击溃土匪4万余人。剿匪作战的重大胜利,稳定了人心,为进一步发动群众提供了基础。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当天北满分局机关迁入哈尔滨。为统一领导东北解放战争,北满分局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建议,于1946年5月26日并入东北局。

在短短6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共北满分局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依靠党的集体努力,以非凡的胆识和智慧,充分发动北满广大群众,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发展人民武装、清剿土匪、反奸清算、分配敌伪土地,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共北满分局旧址的修复与利用

中共北满分局旧址浓缩了北满分局在东北人民解放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这段光辉历史,成为东北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见证。1964年3月,宾县县委在中共北满分局旧址筹办宾县博物馆。博物馆有两个展厅,东厅为历史博物,陈列县内出土的陶器、陶片、瓷瓶、陶罐、铜钱及省博物馆援拨的文物共20余件,西厅为革命文物,有陈云使用过的办公桌、椅、墙角柜、床、被、褥等,室内陈列,井然有序。先后组织中、小学学生和部分居民参观。“文化大革命”期间,博物馆停办,封存。陈云用过的床、办公桌、被、褥等由文化馆收管。“文革”后,旧址为县中小学卫生保健所。1985年,辽沈战役展览馆将陈云用过的办公桌征去,复制品仍留在文化馆。1985年以来,张秀山、李铁映、岳崎峰等领导同志先后到宾县中共北满分局旧址参观。张秀山到北满分局旧址参观时,回忆当年在北满分局任委员,并给陈云同志当秘书的工作经历感慨万分。1987年旧址归宾县文物管理所管理,由县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使用。1994年,宾县政府决定将旧址恢复,建立中共北满分局纪念馆。1994年9月县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迁出。1996年上半年宾县政府投入经费,建立中共北满分局纪念馆。1996年8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参观旧址时,题写馆名:中共北满分局纪念馆。

但岁月的流逝,风雨的侵袭,使这座历经百年的建筑失去了它旧日的光芒。2002年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和宾县县委、县政府共同协商,投入资金7万元将旧址落架维修。2005年4月,各级政府又投入110万将旧址又一次进行维修,更换屋面,增加取暖设施和粉刷,同时在旧址的东侧建成“中共北满分局史迹陈列馆”,新建的陈列馆为青砖、青瓦、木质结构仿古建筑,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展厅面积15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和文物库房。陈列馆采用图片、文献、实物、大屏幕电视等展陈手段,生动、系统地展示中共北满分局的历史和陈云同志在中共北满分局工作期间的光辉业绩。陈列馆在2005年6月13日陈云同志诞辰百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几年来,中共中央北满分局旧址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不断有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生到旧址参观、学习和交流。北满分局旧址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猜你喜欢
宾县旧址土匪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张大千摆“空城计”
油画
厚重的历史 辉煌的今天
——新中国成立以来宾县历史发展脉络研究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地方志书撰写之如何记述好“机构”
——仅针对“单摆浮搁”之撰写方式而言
临城劫车案与抱犊崮“土匪邮票”
土匪变成企业家
“土匪”蒙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