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电梯维修管理模式

2011-08-15 00:52王远庆
科技传播 2011年23期
关键词:电梯运营商故障

王远庆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81

1 地铁电梯系统维修保养内容概述

地铁电梯系统是实现为乘客创造一个往返于地面和地铁列车间的“摆渡”运输工具,是实现提升地铁客运服务质量和水平,保证乘客无障碍、安全、舒适出行的必要公用设施,主要由自动扶梯、无障碍乘客电梯和轮椅升降平台(或履带式爬楼机)组成。作为特种设备的电梯因其设备功能的特殊性,其维修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乘客的搭乘舒适度及设备的使用寿命,更关系到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做到周期性地对设备进行保质保量地维修和保养,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维修作业分为故障修、定期修和专项修三种。进行作业时,必须遵循运营业主施工管理规定,妥善办理相关的作业手续,做好必要的现场安全防护工作。当设备发生故障停止运行时,需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紧急维修,使设备尽快恢复正常。当发现有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异常现象时应及时组织专项检修。为避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定期维修作业通常安排在凌晨0:00~4:00非运营时间进行。

负责地铁电梯系统维保管理部门宜采用专业化垂直管理架构,并应针对不同维保模式及时调整配置与之相适应的持证专业化维修管理队伍。专业工程师负责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并结合设备的构成、运行情况制定适宜的规程、具体作业计划及维修保养工艺,内容包括:半月检、季检、半年检、年检。维修工班负责组织按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对限定的设备执行规定项目或内容的作业,包括执行过程中施工作业令办理、维保记录,异常问题反馈及其解决办法。同时地铁电梯系统维保部门应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建立单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组织年度定期监督检验。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设备及其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有关资料、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以岗位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特种设备台帐及设备履历表等。设备履历表应详细注明设备名称、使用编号、设备代码、型号规格、制造单位、制造日期、出厂编号、维(质)保单位、投用日期、设备位置、设备价值、安全使用合格证有效期和修理复杂系数(包括机械和电气复杂系数),并建立设备技术鉴定评定情况、技术资料登记、设备动态、设备事故记录、设备大修、中修、小修记录等,以及系统设备竣工资料、电气原理图和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电梯事故(故障)的处理原则:在运营期间对故障的处理要求“先修复后分析”。当维修人员接到故障报告后应在60分钟内(应急救援应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理,若预计修复时间将超过2小时或无法修复需请求技术支援时,专业工程师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处理。故障处理完毕,应按流程规定向调度回复请求消除故障号并填写故障处理记录。重大设备故障还须由专业工程师组织进行分析并提供故障处理分析报告,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落实整改以避免今后出现同类故障。故障分析报告应存档备查。

2 自主独立维保模式的优劣分析

自主独立维保模式是指在地铁电梯安装、调试完毕,试运行合格并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合格证后,方可移交至地铁运营公司,由地铁运营公司全权负责其运行、保养、维修工作。

这种维保模式的优势在于:地铁运营公司作为地铁交通系统的实际管理执行机构,其职能涵盖了包括地铁电梯系统在内的所有地铁运行子系统,在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维修方面容易全盘考虑、统筹安排,责任可落实到具体人员,责任界定明确,有利于扩大地铁运营公司的职能范畴,增强地铁运营公司的独立性。

这种维保模式的缺点在于:安全监管和维修需要独立设置,可能造成地铁运营公司内部维保部门人员编制过度膨胀,工作量不够均衡,形成人浮于事,互相推诿责任的不良局面,进而导致日常维保工作质量的降低。一旦发生人为因素引发的紧急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其次,作为地铁运营公司内部独立的职能部门,维保部门势必要求大笔经费投入保证供应大量的日常设备及备品备件,如果缺乏有效的财政核算监督机制,容易造成地铁运营财政资金的无谓流失。此外,核心技术和专用备品备件依然受制于人。

简而言之,自主独立维保模式对外界的依赖性较低,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当今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其运行处境必将日益艰难,故国内较为明智的地铁运营业主一般较少考虑将此种维保模式作为地铁运营全过程管理的唯一选择。

3 联合维保模式的优劣分析

联合维保模式是指设备维保主要由运营业主和维保商共同完成,业主通常全面介入设备维保过程管理,包括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协调、检查落实和维修配件费用的管理。

根据运营商与维保商之间责任划分的不同,联合维保又包括两大子模式:

1)设备维保的主要项目(如基本耗材替换、常见技术问题的处理)由运营业主完成,维保商仅提供部分人员及核心技术力量支持,并承担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子项目维保工作;

2)运营业主仅负责设备日常基本保养,维保商负责其他维保作业,包括所有耗材替换及相应技术问题的处理。

第一种子模式中,运营业主需要承担的维保责任多于第二种子模式,相应在第二种子模式中,维保商承担的技术风险和责任也多于第一种子模式。

这种维保模式的优势在于:运营业主与维保商通过事先谈判均衡分配日后地铁电梯运营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责任风险,承诺相应投入责任范围内的工作资源并保证其时效性,便于资源共享与整合,可有效避免运营商与专业维保商甩手不管日常维保的尴尬局面,降低风险。

这种维保模式的缺点在于:电梯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与维修分别由不同的维保主体负责,维保人员缺乏对设备运行状况的连续性认识,容易造成设备检修工序的脱节,进而导致维保人员很难有效跟踪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营商与维保商联手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地铁电梯系统的基本安全性,然而对乘客电梯、自动扶梯系统的寿命周期影响仍然较大,维保技术盲区随之增多,相应的潜在危险性也随之升高。

综上所述,地铁电梯系统的联合维保模式能够满足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最基本需求,然而一旦电梯系统出现较为复杂的技术难题,甚至因此造成停运等典型事件,责任界定的模糊状态反而容易导致运营商与维保商之间互相推诿责任,协调沟通陷入僵局,不利于问题向着良性方向转化。有鉴于此,地铁运营单位亦不会考虑将联合维保模式作为地铁运营全过程管理的唯一选择,而是仅仅将其作为地铁运营全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备选方案之一。

4 外包维保模式的优劣分析

外包维保模式是指运营业主授权具有相应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资质的外包维保商全权负责设备维保工作,包括每天定时派人巡检、记录设备运转状况,响应、处理所有地铁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供应安装替换所有设备耗材。

根据业主管理力度,外包维保模式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种不同的子模式:

1)由维保商执行一切地铁电梯系统的具体维护保养修理工作,业主对维保过程进行调度、监控、检查,并全权负责维保所需配件材料的供应管理;

2)由维保商整体包干地铁电梯系统所有的维护保养修理工作,包括负责调度维保检修相关人力资源,执行日常监控检查,采购供应维保所需一切耗材设备并负责安装调试,使之正常运转。运营方原则上不介入维保项目过程管理,只对维保项目的工期、质量、费用进行综合控制管理,必要时出面协调关键事务。

这种维保模式的优势在于:维保商负责综合统筹地铁电梯设备质量管控维护,有利于在地铁电梯设备的维保期内组织各类供货商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因其专业且维保人员熟悉设备原理、性能和常见疑难问题,能够以相对较低的维护成本保持设备在相对较长时间内处于较高水平运行状态,备品备件较之运营商自主维保模式与联合维保模式更为齐全。另外,省会城市电梯维保服务市场相对成熟,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维保商或大型生产制造单位综合实力均较强,能够提供较为优质的服务和相对较为合理的报价。

这种维保模式的缺点在于:运营业主全权授予外包维保商日常维护、修理、保养地铁电梯系统的权力,甚至从不过问维保项目过程发生的种种材料支出和技术措施,一方面固然体现了运营商对维保商的充分信任,节省了大量管理精力,另一方面,不利于运营方专业人员成长,客观上也为电梯维保资源,尤其是财务资源的有效控制带来了一定风险。因此外包维保模式需要一套完善的财务审核机制作为辅助措施,方能修补相应管理制度的漏洞,避免令运营商遭到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说,外包维保模式是一种相对成本最低的选择,适宜于当地具有较为成熟的专业维保市场。地铁运营单位通常采取的做法是采用谈判机制、委托地铁电梯的供应商作为日后地铁运营过程中的维保服务承包商,希望受益于供应、安装、维护保养等一整条成熟而高效的服务链。此种选择相对比较具备现实意义及可操作性,正日渐成为目前国内地铁电梯采购市场的主流做法。

5 地铁电梯系统运营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适用的维保模式初探

地铁电梯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至关重要的客流疏散使命,相应地也承受着空前的人流压力,因此除非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或安全隐患,均应适应地铁每天工作20小时,每年365天连续工作机制。如果维保工作未能及时跟上,平日积累的安全隐患终有从量变到质变的一天。例如2011年7月5日上午9点36分,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自动扶梯发生逆转“溜梯”故障,正在搭梯乘客出现摔倒、踩踏情况,导致数十人死伤。经过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固定零件损坏,驱动主机发生偏移,驱动链条脱落,造成扶梯下滑。有关部门初步认定,此事故是因为该型号电梯存在设计、制造缺陷。涉及电梯维护保养参与方(地铁电梯管理部门、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和质保单位)是否应该反思,是否该为电梯维护保养不到位担责。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不例外地具备市政工程的一般特点:流动使用者数量最多,折旧损耗率最高,相应维护保养要求最苛刻。时间流逝,地铁电梯系统必将近“黄昏”,关键设备折旧率将达到警戒水平,要求实施一定程度的维修保养及适当的耗材替换,以延长电梯系统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投资摊销比例。

必须承认,从长期角度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任何人造工程构筑物一样,拥有生命周期,随着地下建筑工程及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更新及经济社会状况的不断变迁,地铁电梯系统不可避免地必将走向“衰老”,甚至失去使用价值。在其整个使用生命周期中和保证安全高效运行的前提下,如何在不同使用阶段匹配与其运行特点相适应的维保模式,是有效延长电梯系统使用寿命,实现效能最大化的策略保证。

国内一线城市的过往操作经验证明:当今社会,对于一种刚刚投入运行的复杂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其供应方与安装调试方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项目经验,在设备运行的初期阶段能够提供相对最为完善的维修保养服务。因此,建议地铁运营商引入地铁电梯设备系统的供应商作为初期运行时段的外包维保服务单位,以确保供应商丰富的维修案例与技术支持方案有效落实于所属电梯系统。在这一时段,地铁运营商不宜轻易介入具体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以免造成外行指挥内行的尴尬局面。地铁运营商不妨组织人员配合电梯维保商工作跟岗学习,不断提高自有电梯维管技术团队的操作技能,夯实技术理论基础,为后期逐步转换维保模式做好准备。

地铁电梯系统通常运行3年~5年需要停机全面检修(大修)。这正是运营专业人员向专业外包维保商全面学习维保技巧的大好机会。此检修结束并综合成本因素、着眼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出发,地铁运营商可考虑逐步将电梯维保模式从完全外包模式过渡至联合维保模式。在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专业外包维保商对设备关键部件的过度敏感关注,适当延长电梯系统中昂贵部件的使用寿命,以期降低地铁电梯系统中期维保成本,着手卡控电梯系统总体运营成本。

地铁运营商的维保团队在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功蜕变后,专业维保商在地铁电梯系统维护保养中扮演的角色也到了退出地铁舞台的时候。此时地铁电梯已经承受了数次大规模检修,当中主要传动部件及耗材已更换数次,系统整体的运行稳定性与使用舒适性已无可避免地有所降低。地铁运营商不妨借此良机,及时再次转换电梯系统维保模式,彻底将维保职权收归自有。这样做的理由在于:一为地铁电梯系统临近更新换代重新采购安装,没有必要再投入过多资源花费高价聘请专业维保商;二为地铁运营商技术团队通过之前持续不间断的实践与学习,已基本掌握了电梯系统维保的必要技巧和问题处理手法,一般情况下已经具备足够实力解决常见的电梯运行问题。必要时亦可专门成立维保实业公司,遵循市场化规则运作,接受地铁电梯维管部门监督与管理,类似采用外包维保模式。

总之,在电梯系统的维护保养全过程中,地铁运营商不应一味依靠外包专业维保商支持;也不应“闭门造车”,在缺乏专业技术支持的情况下盲目自行操作。适宜采取动态可变思路,通过逐步学习、模仿、掌握专业维保商的核心技术,灵活机动,以相对较低的维保成本换取相对较为优质的维保服务。

6 运营业主与维保商在地铁电梯维保过程中的风险均衡

任何人造机械的运行都包含潜在故障风险,风险是以一定几率发生的负面事件,它的存在是不以事务操作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运营商出于保障地铁电梯系统正常运行的刚性需求,维保商出于赢取业务扩大服务经营范围的刚性需求,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方会合作。电梯维保模式的选择,归根结底是运营商与维保商双方基于不断变化的技术经济状况,对各自所承担的电梯系统运行风险比例的不断分配调整。通过市场行为调节风险分担,是当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与设施管理的主流做法。

7 结论

地铁运营公司作为地铁轨道交通系统的执行运营方,有必要将地铁电梯系统看作是整个地铁轨道交通体系的重要一环,在此高度上向其分配维护保养资源,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其正常运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地铁运营方更加有必要以灵活明智的态度选择电梯维保模式,无论是自主独立维保,还是由运营商与维保商联合维保,甚至是完全外包给维保商实施包干式维保,都应当顺应基本经济规律,同时适当考虑地铁运营商内部预算,在财政预算允许的前提下保障电梯系统正常安全运行,以确保电梯使用者感受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方便和快捷。

[1]刘舒凯.地铁电梯频惹祸 问责不能止于制造商[J].轨道交通,2011(8).

[2]陈善斌.浅谈城市地下铁路配套设施的营造与管理[J].交通科技信息,2010(15).

[3]李蔚男,邵红.电扶梯与升降式电梯常见技术参数的比较[J].电梯工程技术,2009(11).

[4]王信刚,田文虎.广州地铁的电梯与自动扶梯[J].市政新技术,2010(10).

[5]袁正伟.电梯系统维修保养技术特征摘要,2009(5).

[6]彭生霖.轨道交通核心设备部件作用机理与常见技术问题[J].交通设备,2007(2).

猜你喜欢
电梯运营商故障
故障一点通
被困电梯以后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电梯不吃人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被困电梯,我不怕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故障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