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渗出性皮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2011-08-15 00:44任建兰
中国猪业 2011年7期
关键词: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

任建兰

(山西省屯留县畜牧兽医局,山西省 屯留县 046100)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渗出性表皮炎,俗称猪油皮病或 “煤烟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养猪业中经常发生,本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遇到数十例仔猪渗出性皮炎病例,以皮肤大面积出现粘液渗出并结痂为特征,患病后仔猪生长停滞,严重的甚至衰竭死亡,给养猪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该病常见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预防治疗新措施介绍如下。

1 流行特点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高温高湿季节、饲养密度大、圈舍低矮潮湿、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时多发;本病主要是5日龄后的哺乳仔猪和3~5周龄的断奶仔猪易感,尤以15~20日龄仔猪多发,呈现突然发病的特征,死亡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该病的抵抗力增加,保育猪发病可呈急性经过,主要影响生长,较少死亡;成年猪发病较少,且症状轻微。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猪葡萄球菌可以直接穿透表皮造成感染;该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葡萄球菌分泌的表皮脱落素,有研究指出表皮脱落素可引起渗出性皮炎类似病变,并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葡萄球菌传播迅速,同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

2 临床症状

该病多发生于1~5周龄仔猪,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变化不大,出现丘疹症状,一般先发于头部,由鼻端开始,逐渐扩展到耳朵;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由局部丘疹症状转变为全身皮肤红肿,且有很强的热感,体温升高到40℃~41℃,后期皮肤因摩擦而导致水疱破溃,流出黄色或血样腥臭分泌物,干固后形成黑色痂皮,多发于耳根、下腹、四肢内侧等皮肤部位,周身像被煤焦油涂抹一样,皮肤形成皱褶,被毛粘结在一起,严重时渗出液与痂皮粘连,严重的衰竭死亡。

3 病理变化

将病猪痂皮剥离后露出桃红色的真皮组织,体表淋巴结肿大,输尿管扩张,肾盂及输尿管积聚粘液样尿液,病情严重的病猪肝、脾、心脏等脏器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脓性坏死灶。

4 实验室诊断

取病死仔猪的体表皮肤上化脓病灶及心、血液、肝、脾等病变组织分别涂片,染色镜检,见到革兰氏阳性、单个、成双以及4~21个成堆的葡萄状菌体;将病料接种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长出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金黄色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形态与病料中所见相同,并呈典型的葡萄状排列;糖发酵试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以上特征均符合葡萄球菌的生化和形态特性。

5 鉴别诊断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本病易与猪缺锌病、疥螨病和圆环病毒引起的仔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发生混淆,应该注意与这三种病进行鉴别诊断。

与缺锌病的鉴别用组织锌含量测定实验:检测患猪肝脏锌含量,若高于40mg/kg,可排除因缺锌引起的皮肤角化不全。

与疥螨病的鉴别:猪疥螨可感染各日龄猪只,幼猪多发,主要是皮肤发炎、脱毛、奇痒和消瘦,由于剧痒,猪常在猪舍的墙、栏柱上摩擦,患处因摩擦而出血,并形成结痂,皮肤出现龟裂。

还可用沉淀法检查虫体与本病进行鉴别:刮取病患部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的皮屑于载玻片上,滴加5%甘油水溶液,置于显微镜下,若未发现疥螨虫体,可排除疥螨病。

与仔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鉴别:皮炎肾病综合征多发于断奶仔猪,可见后躯、后肢及腹部皮肤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隆起,呈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无痒感,这些均可作为区别于本病的特征。

根据发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可确诊为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

6 药敏试验

通过药敏试验选取敏感药物,如土霉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磺胺嘧啶钠、氟苯尼考高度敏感,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不敏感。

7 防治措施

7.1 预防措施

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先清洗、消毒,然后进入清洁、消毒过或熏蒸过的圈舍;要固定哺乳仔猪吃奶的位置,避免仔猪因争抢吃奶而咬伤母猪乳头,修齐初生仔猪的牙齿,保证围栏表面不粗糙,采用干燥、柔软的猪床能降低发病率;另外由于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故仔猪出生后断脐、断牙的消毒及对环境的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7.2 治疗措施

首先要对病猪严格隔离,对猪舍彻底消毒;随后采用0.3%~1%的温热高锰酸钾液浸洗仔猪体表周身,浸洗2~3分钟后,用干布将仔猪体表药液吸干,以防受凉感冒,隔天 1次,连用2~3次。

中药治疗:板蓝根150 g,黄芩150 g, 蒲公英 150 g, 双花 100 g, 甘草50 g,共粉碎成细末,每头母猪每次口服30 g,每天2次,连用3~5天。

西药治疗:选用阿莫西林20mg/kg·BW 肌肉注射 2次/日, 连用3~5 天; 或者恩诺沙星 2.5~5mg/kg·BW,2次/日,连用 3~5天;或者氟苯尼考30mg/kg·BW 肌肉注射 2次/日, 连用3~5天。

与此同时,在仔猪的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包括VC、VA、VD3粉和微量元素,以增强猪群整体的抗病力。按照上述疗法,发病猪群在五天至一周内可痊愈。

8 防治体会

仔猪渗出性皮炎一旦发生,应尽快确诊,然后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防治。由于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所以在使用药物以前应迅速采集病料分离出病原菌,经药敏试验后,选择最敏感的药物通过拌料或饮水给药治疗发病猪群,这是规模猪场发病后主要的控制措施,如果猪群不大,仔猪不多,也可逐头对病猪进行治疗。

目前兽医临床上多采用单一西药治疗,虽然西药具有见效快、作用强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药物毒副作用大、使细菌耐药性增强、肉品兽药残留、用药成本高等缺点,而中草药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且能清热解毒、抑菌杀菌、消肿散结、补气升阳、滋养机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是防治动物疫病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
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护理学与药理学探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猪渗出性皮炎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治疗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葡萄球菌重症感染68例的临床分析
胸腔微创置管引流辅助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观察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TLR2和NOD2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小鼠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