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制剂的研制

2011-08-15 00:53高洪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4期
关键词:滴耳液本品甘油

高洪燕 张 咏

黑龙江省医院药剂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为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本品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起杀菌作用,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等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流感杆菌、淋球菌等对本品亦呈现高度敏感;对不动杆菌、绿脓杆菌等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亦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1 材料与仪器

盐酸洛美沙星(南京第二制药厂,H19991044);冰乙酸(天津市大茂化工厂);甘油、尼泊金乙酯(抚顺市化学制剂厂);95%乙醇(黑龙江华润金玉药用酒精有限公司);注射用水(哈尔滨天木药业有限公司制水室)。760 CRT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及制备工艺

2.1.1 处方 盐酸洛美沙星15 g,冰乙酸3 g,甘油1.0 L,尼泊金乙酯5 mL,药用乙醇10 mL,NaoH适量,注射用水加至5.0 L(1000支处方量)。

2.1.2 制备 物料准确称量及复核,将甘油用灭菌柜灭菌,(温度为121℃,时间为30 min),取新制注射用水,完全溶解洛美沙星后,再依次加冰乙酸、乙醇、尼泊金乙酯、甘油,搅拌均匀后,加入1 mol/L的NaoH溶液调节pH至5.5~6.0,将配制好的药液打入配料罐中,搅拌20 min后,循环滤过5 min,半成品检验合格后,无菌分装,即得[1]。

2.2 质量控制

2.2.1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液体。

2.2.2 鉴别 ①取本品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按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二部附录IV A)测定,在287 nm与320 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②取本品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洛美沙星对照品适量,加水制成1 mL中约含3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冰醋酸(10︰10︰3)为展开剂,展开后,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立即检视,供试品溶所显主班点的颜色与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2]。

2.2.3 检查 pH=5.5~6.0 (中国药典2000年二部附录VI H);颜色:取本品与黄绿色2号标准比色液(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K A)比较,不得更深。其他应符合滴耳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Q)。

2.2.4 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2 mL,置100 mL容量瓶中,用0.1 mol/L盐酸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 mL,置50 mL容量瓶中,用0.1 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 A),在287 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另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盐酸洛美沙星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同上述溶剂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同法测定吸收度,根据二者的比值计算,即得。

2.3 药效、毒性试验

2.3.1 休外抗菌试验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与盐酸洛美沙星原料药体外抗试验均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MIC 50在0.06~4 mg/L之间对革兰氏阳性球菌MIC 5.0在1~8 mg/L之间,通过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菌株,对盐酸沙美沙星滴耳液盐酸沙美沙星原料药敏感性的测定,结果显示盐酸沙美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原料药体外抗菌作用相似[3]。

2.3.2 体内抗菌试验 通过试验采用绿脓杆菌经豚鼠鼓膜注射致中耳炎,经用0.3%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滴药后24 h有效,3~5 d后,动物炎症消失,恢复正常,表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作用较对照药滴耳油(天津胜利制药厂)强而迅速(P <0.01)[4]。

2.3.3 急性毒性试验 临床拟用量1~2次/d,6~10滴/次,共选用8只家兔,每只家兔一日5次,共滴60滴相当于3 mL,0.3%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短时间滴入兔耳内,此时剂量相当于临床用量的50倍以上,给受试药7 d后观察,未见动物的全身中毒及死亡情况,7 d后动物的体重均有增长,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均正常,未见本品对家兔的毒性反应。

2.3.4 局部用药毒性试验 0.3%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1次或连续1周滴于家兔耳内,单次用药外耳道黏膜没有充血、红肿等变化,均正常,未做病理。多次用药左右耳外耳道黏膜泛红,病理组织学报告表明,左右耳外耳黏膜被覆层鳞状上皮、上皮角化、鳞状上皮排列整齐,基底膜完整,表皮下可见成堆皮脂腺,腺细胞圆形,胞浆丰富,移位于细胞一侧,呈扁圆形,皮下可见少量结缔组织、神经、血管。软骨细胞排列整齐。均未见黏膜上皮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充血、水肿,故本品对家兔外耳道黏膜没有刺激性作用[5]。

3 讨论

盐酸洛美沙星为喹诺酮类第3代广谱抗菌药,对大多数细菌有优良的杀菌作用,具有高效、低毒、抗菌谱广、用量少、作用时间长、疗程短等特点。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感染,其在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感染症时疗效特别显著,杀菌力强。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的含量,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而在普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即可进行,适用于基层单位。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稳定。

在该滴耳液中加入乙醇,不但可以增加药物溶解度,还可以增加药物的渗透作用,可帮助药物作用于炎症部位。缺点就是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添加甘油。甘油可缓和乙醇对黏膜的刺激性,并可延长药物在局部的滞留时间。该滴耳液黏度适宜,作用迅速而持久,并呈弱酸性[6],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符合滴耳液的全部质量要求。乙醇含量过高兼有防腐作用,但可刺激病灶产生剧痛,故降低乙醇用量后,加入尼泊金乙酯以防腐。

[1] 刘祖雄,李晓东,汤韧. 盐酸洛美沙星缓释滴眼液的研制[J].中国药业,2001,11(4):13-15.

[2] 田应彪,陈泽慧,王承建.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25(4):11-13.

[3] 薛卫国,孙洁,金铮,等.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6,20(4):20-22.

[4] 康瑞英,任润连.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2,6(1):26-27.

[5] 黄刚.盐酸洛美沙星联合头孢拉定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J].中国医药指南,2010,8(9):26-29.

[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706.

猜你喜欢
滴耳液本品甘油
低聚甘油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叮!这有一份“颈椎使用说明书”,请查收
仙鹤草:止血 止咳 补气力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清除多余的耳垢选择滴耳液需看病情
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回顾
Auto—focus Eyeglasses
小小滴耳液 也有大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