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2011-08-15 00:53左学平陈秀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4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医院护理

黄 琴 左学平 陈秀玲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9;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9

PDCA循环即管理循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博士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故又称“戴明循环”,简称“戴明环”。PDCA循环,是英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的缩写。PDCA循环理论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管理界公认为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PDCA循环是一个成功的理论,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法,对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及效率十分重要。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将PDCA循环运用到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使各层护理人员能够从已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对未发生事件进行有效干预。保障患者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则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和重点。护理作为高风险的行业系统,发生差错缺陷有时难以避免[1]。调查显示,在医疗不安全的问题中,护理安全问题占40%[2]。随着护理专业学科的发展,对护理管理工作要求科学化、规范化日趋迫切,为此笔者所在医院将PDCA循环法引入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经过几年来的实际运用和不断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现报道如下。

1 计划阶段(Plan)

1.1 宗旨

对已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能够及时规范上报,正确处理,对潜在护理不良事件能够具有一定预见性,及时干预。

1.2 目的

运用科学、规范的手段管理护理不良事件。

1.3 程序

①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实施组织规范管理。②创造鼓励自愿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氛围。③收集上报不良事件,由系统作出分类、分析、总结评价,作出相应干预及预警措施。

2 实施阶段(Do)

2.1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

笔者所在医院从2006年开始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成立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实施鼓励护理不良事件自愿上报“非惩罚”与瞒报重罚相结合的处理原则。①确定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成员,由内、外、妇、儿、及重点科室护理管理人员形成,实施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室护士长两级组织管理。②制定相关上报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及各层面工作职责,规范护理不良反应上报流程。③设计制作相关表格:根据界定范围对压疮评估、压疮观察记录、跌倒、输血输液反应、护理人员针刺伤及烫伤与其他意外事件表格,在简化上报程序的同时,避免遗漏重要信息。④制定护理意外事件配套的应急预案,对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系统及时干预,使事件责任人能够正确应对,降低或减少其形成的危害层面。

2.2 界定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范围

我国目前尚未对护理不良事件概念进行界定,更多使用了护理差错或护理缺陷的概念,国内护理学专家指出,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压疮、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窒息、烫伤、针刺伤、患者识别错误、医嘱录入错误、输血输液反应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护理意外事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3]。笔者所在医院界定护理不良反应范围为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差错、压疮、烫伤、管道滑脱及与患者安全相关的,已经造成患者安全或潜在威胁患者安全的护理意外事件。按等级分为事故、差错、缺陷三个等级,制定统一标准下发。

2.3 对各层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对各级护理人员做专题培训,在院各护理单元中推行“鼓励护理不良事件自愿上报无惩罚与瞒报重罚相结合” 的理念。宣传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无惩罚;采取请专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专题剖析;派送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对此专题进行学习;医院专题业务学习;科室安全会议;院内网上不记名登载护理不良事件并分析原因等多种层面宣传。

2.4 收集分析护理不良事件

通过鼓励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文化氛围的逐步形成,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由2006年以前的一年几例,数量逐年增加到2010年的70例,报告内容关键因素描述采取“5W1H”,即谁(Who)、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发生了什么事(What)、为什么(Why)以及怎样报告(How),使报告内容逐步清晰、准确。对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笔者所在医院采取每月总结,分析、评价,加强管理系统保密性,每季隐去科室、报告人姓名,选取代表型案例,运用护理不良反应管理系统流程,逐项对照相对护理规章制度,作出案例分析,查找案例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提出改进建议,并将以上内容挂于院内护理教育网上,同时作为科室安全学习案例,实行不良事件的不同科室,不同级别护理人员共享。

2.5 瞒报重罚

目的在于强制报告预警事件,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他们的行为负责,而对那些漠视患者安全的人员给予惩罚。

3 检查阶段(Check)

3.1 核查系统缺陷

制度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制度执行力不到位,流程尚需与实际操作磨合,可操作性欠缺,应急预案尚需培训,报告内容局限于给药、压疮、输液反应,对管道滑脱、药物外渗、跌倒等于护理密切相关不良事件未引起足够重视。报告表格设计不完善。

3.2 核查个体

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常常难以隐瞒,不得不上报[4]。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从临床护理人员到管理层对护理缺陷、差错的认识不足,认为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人员疏忽大意,工作缺乏责任心,甚至是个人品行问题。而系统实施鼓励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无惩罚与瞒报重罚制度,使护理人员在发生不良事件时产生严重心理矛盾,个人心理压力增大。

4 处理阶段(Action)

系统将每次监控检查掌握的信息,召集两级管理组织及时召开会议修订完善订入有关制度,并在全院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双向信息反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提出可执行性干预措施。对上报事件有反馈,有落实,有结果。并提供以上4个阶段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系统积极寻找组织管理失误,分析护理人员配置、护理人员素质、重点护理环节、重点护理时段等患者安全高危因素,并将各项护理规范通过院内网护理教育、护理简报、院内业务学习等多种渠道对各级护理人员解析,使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管理不仅仅是简单接受指示,而是在自己头脑中有一套完整的护理规范,行动有依据,执行力逐步提高。系统还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对发生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进行“人们犯错误在所难免,即使是最合格的人,在最理想的组织机构中也是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多重防御机制极为有效,但他们不是万能的,任何完整的系统也总是存在缺陷”[5]的现代系统论疏导,同时把事件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作为一个长期且重要的问题对待。

综上所述,新的护理学模式是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系统工程,在应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时,必须建立专项目标管理系统,责任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确保计划和目标落实到实处,对实施的效果采用科学的考核办法来查检评价,最终达到护理人员形成以“患者安全文化”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使管理者能够全面、多方位获取不良事件综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将经验广泛传播,使各护理单元各级护理人员能得到预警和借鉴,从而保障护理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来敏,浮淑慧,杨明丽,等.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2.

[2]刘虹.患者安全重大卫生问题[N].健康报,2008-04-10(3).

[3]龙艳芳,李映兰,郭燕红.我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18.

[4]袁玉萍,尹罗庚.无惩罚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实施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55.

[5]高勇.人类错误认识观的比较与医疗服务[J].医院管理论坛,2003,7(6):44.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医院护理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萌萌兔医院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为县级医院定锚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