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独龙族民间常用植物药调查

2011-08-15 00:44孙军刀志灵李嵘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型烧水学名

孙军刀志灵李嵘

1.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山管理局,云南贡山673500;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独龙族民间常用植物药调查

孙军1刀志灵2李嵘2

1.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山管理局,云南贡山673500;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

就云南独龙族民间常用的22种植物药进行了简要的报道。

云南;独龙族;植物药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总人口约为5800多人[1],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江两岸。此外,在缅甸北部的江心坡、坎底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也有独龙族居住[2]。由于生存环境极为艰辛,在生产实践中,独龙族人民逐步熟悉和掌握了动、植物的属性及功能,并用于抗御毒虫、猛兽、病魔的侵袭以及恶劣的生活条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斗争经验,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医药文化[3]。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本文就云南独龙族民间常用的22种植物药进行了报道,并列举了每种药用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性味功能、生境与生活型及分布。

1 冬虫夏草

学名: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

药用部位:全草入药。

炮制方法:与鲜肉、鸡蛋煎煮做为药膳或烧水煎服。

性味功能:气清香,味微甘。补肺益肾、止咳化痰。用于体虚咳嗽,肺结核,神经性胃痛、呕吐、食欲不振、筋骨疼痛。

生境与生活型:寄生于海拔3600~4000 m的高山草间或灌木丛林地的鳞翅目蝙蝠属昆虫的幼虫体上。

分布:分布于青海、西藏、甘肃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

2 辛夷

学名:Yulania liliflora(Desr.)D.Don药用部位:花蕾入药。

炮制方法:煎汤内服或以其蒸馏水滴鼻。

性味功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用于散风寒、通鼻窍,主治鼻渊,风寒感冒之头痛、鼻塞、流涕。

生境与生活型:落叶灌木,生于海拔300~1600 m的山坡林缘。野生或栽培。

分布:分布于丽江、贡山;四川、湖北、福建也有分布。昆明有栽培。

3 黄莲

学名:Coptis teeta Wallich

药用部位:根茎入药。

炮制方法:药浴擦洗全身或烧水煎服。

性味功能:根茎,味苦、性寒,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烦热神昏、心烦失眠、湿热痞满、呕吐、腹胀泻痢、目赤肿毒、口舌生疮、阴疹、烫伤、吐血、衄血。有的也用于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各类妇科疾病。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林中或山谷阴湿处,海拔500~2000 m。野生或栽培。

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独龙族常在自己的药园内栽培此种。

4 鱼腥草

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药用部位:全草。

炮制方法:与鲜肉、鸡蛋煎煮做为药膳,药浴擦洗全身或捣碎外敷于患处。

性味功能:全草入药,味辛、性凉、有小毒,有清热利湿、解毒排脓、利水消肿的功能,用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痨咯血、风热感冒、产后止血、脉管炎、肠炎痢疾、乳腺炎、中耳炎、肾炎水肿、痔疮、黄水疮、疮疡不收口、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症,外用鲜草捣烂治痈疮肿毒、毒蛇咬伤等症。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林缘水沟边,湿润的路边、村旁沟边、田埂沟边等潮湿的肥土上,海拔150~2500 m。

分布:云南各地均产,我国中部以南,北达陕西、甘肃,西至西藏,东达台湾,南至沿海各省区均有分布;亚洲东部及东南部也广泛分布。

5 狗筋蔓

学名:Cucubalus baccifer L.

药用部位:根及全草。

炮制方法:药浴擦洗全身或捣碎外敷于患处。

性味功能:根,味甘、淡、性温,有凉血、活血、散瘀、止痛、祛风除湿、利湿消肿的功能,用于妇女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小儿疳积。肾炎水肿、泌尿系统感染、肺结核等症;外用疮疡疖肿、淋巴结核;全草,味甘、淡、性温,有接骨生肌、祛瘀止痛的功能,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等症。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林下、灌丛中、草地或路边、河边、田埂边等,海拔1000~3600 m。

分布:产全省各地,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和台湾;欧洲、亚洲东部、西伯利亚西部、喜马拉雅地区(克什米尔到不丹)以及印度北部亦有。

6 何首乌

学名:Polygonum rnultiflorum Thunb.

药用部位:块根及全草。

炮制方法:烧水煎服或药浴擦洗全身。

性味功能:块根,生首乌(未炮制者),味微苦、性甘平,有润肠通便、解疮毒之功能,用于痈疮或阴血不足引起的大便秘结。制首乌(经炮制者),味甘、涩、性微温,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能,用于肝。肾阴虚血少、眩晕、失眠、头发早白、腰酸腿软、妇女产后腹痛、子宫遗血不出等症。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海拔200~3000 m。

分布:产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日本也有分布。

7 商陆

学名:Phytolacca inosa Roxb.药用部位:根、叶及全草。炮制方法:烧水煎服,与鲜肉、鸡蛋煎煮做为药膳或捣碎外敷于患处。

性味功能:根有毒,味苦、性寒,有通便、泻水、散结的功能,用于水肿、胀满、脚气病、喉痹、痛肿、恶疮、月经不调等;外用于跌打、风湿麻木、瘀肿、烧烫伤、痈疮红肿、无名肿毒。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直立草本,生于山谷缓坡或山箐润湿处,石灰岩山坡、田边、路边有时也见;或栽培于房前屋后及园地,多生长于湿润肥沃地,喜生于垃圾堆上,海拔900~3400 m。

分布:产云南各地;我国自东北、西北至华南、西南均有分布,也分布于日本及印度。

8 地桃花

学名:Urena lobata L.

药用部位:根、叶及全草。

炮制方法:烧水煎服或捣碎外敷于患处。

性味功能:根、叶,味甘、微辛、性平,有祛风活血、消热利尿、解毒消肿的功能,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感冒、疟疾、肠炎、乳腺炎、偏头痛、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白带、妇科病(子宫脱垂)、儿童小便白色;鲜全草捣碎外敷于患处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生境与生活型:直立亚灌木状草本,生于干热空旷地、荒坡或疏林下,海拔220~2500 m。

分布:产云南的文山、红河、玉溪、楚雄、思茅、临沧、德宏、怒江、丽江等地州;我国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有分布;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印度和日本也有分布。

9 三桠苦

学名:Euodia lepta(Spreng.)Merr.

药用部位:根、叶。

炮制方法:将叶捣碎后,泡酒并加热外敷于患处或药浴擦洗全身。

性味功能:根、叶,味苦、性寒,有消热解毒、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止痒的功能,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腿痛、流感、肺炎、湿疹、跌打损伤、无名肿毒、风湿麻木。

生境与生活型:小乔木或灌木,生于密林及林缘灌丛中,海拔500~2200 m。

分布:产滇西、滇西南、滇东南、滇南及景东等;及台湾、福建、海南、广东、广西;马来西亚、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

10 竹节参

学名:Panax japonicus C.A.Meyer

药用部位:根、茎及叶。

炮制方法:烧水煎服、捣碎外敷于患处或与鲜肉、鸡蛋煎煮做为药膳。

性味功能:根、茎,味甘、性温,有滋补强壮、活血化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能,用于病后虚弱、咳嗽多痰、肺结核咯血、劳伤吐血、衄血、经闭、产后瘀血腹痛、寒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山间阔叶林中,海拔1800~3200 m。

分布:产云南西部的福贡、德钦、贡山、腾冲、怒江,中部的峨山,北部的永仁,南部的耿马、金平、勐海、绿春及东北部的昭通、大关、彝良、镇雄;分布于四川、贵州、广西、浙江、安徽;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11 积雪草

学名:Centella asiatica(L.)Urban

药用部位:茎、叶及全草。炮制方法:烧水煎服或捣碎外敷于患处。

性味功能:茎、叶入药,有清热解毒、止血、利尿、活血化瘀祛痰的功能,用于上呼吸道炎、肝炎、胸膜炎;全草入药,味苦辛、性寒,有湿热、解毒消肿的功能,用于湿热黄疸、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经闭、产后瘀血腹痛、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所致的长期不愈的溃病以及外伤病例、手术或创伤引起的肌腱粘连和灼伤所致的创面恢复后的瘢痕疙瘩,并对硬皮病均有较好的效果。

生境与生活型:匍匐草本,生于林下阴湿草地上或河沟边,海拔300~2900 m。

分布:广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印度、巴基斯坦、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及南美、南非均有分布。

12 鼠鼬草

学名:Gnaphalium affine D.Don

药用部位:全草。

炮制方法:烧水煎服。

性味功能:全草,味微甘、性平,有祛痰止咳、祛风湿的功能,用于咳嗽哮喘、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神经衰弱、不孕症。

生境与生活型:二年生草本,生于林缘、灌丛、山坡草地中,海拔1200~3400 m。

分布:产云南的贡山、泸水及全省大部分地区;我国西南、西北至台湾、华东、华南各省区;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朝鲜、日本。

13 千里光

学名: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Don

药用部位:全草。

炮制方法:药浴擦洗全身或用植物叶汁滴眼。

性味功能:全草,味苦、性凉,有消炎解热、凉血明目、解毒止痛、杀虫去痒、去腐生肌的功能,用于各种炎症、腹痛下痢、目赤肿痛、小儿胎毒、湿疹、皮肤癣痒、沙眼;外用于虫叮咬、蛇伤、瘰疬、痔核、眼翳、湿疹。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江边草坡、河岸灌丛、林缘路边灌丛,海拔1400~2900 m。

分布:产云南的贡山、福贡、泸水、保山、兰坪、潞西、凤庆、德钦、中甸、丽江、文山、麻栗坡、马关、易门、昆明、镇雄及全省大部分地区;西藏(察隅)、四川(峨眉)、贵州(毕节)、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台湾、陕西(佛坪)、河南(芦芪);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日本及中南半岛。

14 蒲公英

学名:Taraxacum rnongolicum Hand.-Mazz.

药用部位:根及全草。

炮制方法:烧水煎服或药浴擦洗全身。

性味功能:带根全草,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能,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妇女产后腹痛、子宫遗血不出等症及乳少。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海拔700~3000 m。

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北部、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朝鲜、蒙古、俄罗斯也有分布。

15 车前

学名:Plantago asiatica L.

药用部位:种子及全草。

炮制方法:烧水煎服、药浴擦洗全身或与鲜肉、鸡蛋煎煮做为药膳。

性味功能:全草及种子,味甘、性寒,有明目利水、祛痰清热的功能,常用于高血压、尿血、小便不通、哮喘多痰、舒筋活血、风湿麻木、妇女月经不调以及产后滋补等方面。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地、沟边、路旁,海拔1200~3000 m。

分布:分布几遍全国;日本、俄罗斯。

16 透骨草

学名:Phryma leptostachya L.

药用部位:根及全草。

炮制方法:烧水煎服或捣碎外敷于患处。

性味功能:全草入药,外敷治金疮,用于毒疮、痈肿、疥疮、漆疮等;内服可用于难产,产后腹痛、小儿肺炎。根,味苦、性凉,有解毒杀虫功能,用于疥疮、黄水疮、疮毒感冒发烧。

生境与生活型:直立草本,生于杂木林下湿润处,海拔l200~2800 m。

分布:产云南东北部、东南部、西部、西北部各县;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陕西至江南各省;印度东北部、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越南北部至日本,俄罗斯均有分布。

17 益母草

学名: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

药用部位:茎、叶、花、果实及全草。

炮制方法:烧水煎服。

性昧功能:茎、叶、花,味辛、性微寒,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急性肾炎水肿;果实,味辛、苦、性微寒,有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的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目赤肿痛、结膜炎、前房出血、头晕腹痛。

生境与生活型: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生于荒地、路边,海拔3400 m以下。

分布:产云南省及全国各地;俄罗斯、朝鲜、日本、热带亚洲及美洲均有分布。

18 多叶重楼

学名:Paris polyphylla Smith

药用部位:根。

炮制方法:捣碎外敷于患处。

性味功能:根入药,用于生疮。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1000~3000 m的林中。

分布:贡山、福贡;西藏(南部)、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东北部。

19 吉祥草

学名:Reineckia carnea(Andr.)Kunth

药用部位:根状茎及全草。

炮制方法:烧水煎服、药浴擦洗全身或与鲜肉、鸡蛋煎煮做为药膳。

性味功能:根状茎及全草,味甘、性平,有润肺止咳、补肾接骨、除湿功能,用于咳嗽、吐血、哮喘、慢性肾孟肾炎、跌打骨折、风湿性关节炎、水肿、消炎止痛、强身健体;也为妇女做月时的滋补良药。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密林、灌丛或草地下,海拔1000~3200 m。

分布:除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外,全省大部分地区均产;分布于秦岭以南各省区,但不到南部热带地域(如海南、台湾),也不分布于日本。

20 菖蒲

学名:Acorus calamus L.

药用部位:根、茎。

炮制方法:泡酒、烧水煎服或与鲜肉、鸡蛋煎煮做为药膳。

性味功能:根、茎,味辛、苦、性温,有化痰、开窍、健脾、利湿的功能,用于癫痫、惊悸健忘、神志不清、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牙痛、牙龈出血、小儿疝气、偏坠。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水边或沼泽湿地,也有栽培,海拔600~2650 m。

分布:产云南西北部、中部、东南部;全国各省区都有,也见于南北两半球的亚热带、温带。

21 薏苡

学名:Coix lacryma-jobi L.

药用部位:种子。

炮制方法:泡酒、烧水煎服或与鲜肉、鸡蛋煎煮做为药膳。

性味功能:种子(薏苡),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补肺、渗湿、利尿、清热、排毒的功能,常用于脾胃虚弱腹泻、风湿疼痛、黄疸、肠痈、肺脓疡吐血、乳糜烂等。

生境与生活型:一年生粗壮草本,生于湿润的屋旁、池塘、河沟、山谷、溪边或易受涝的农田地方,海拔200~2000 m。野生或栽培。

分布:产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与太平洋岛屿、世界的热带、亚热带、非洲、美洲的热带均有种植或逸生。

22 白及

学名:Bletilla formosana(Hayata)Schltr.

药用部位:根茎。

炮制方法:泡酒、烧水煎服或与鲜肉、鸡蛋煎煮做为药膳。

性味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咯血,溃疡病出血。

生境与生活型: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900~3100 m的杂木林、栎林、松林下,灌丛中,路边草丛、草坡或岩石缝中。

分布:产贡山、福贡、泸水、兰坪、景东、维西、德钦、中甸、丽江、鹤庆、永胜、剑川、大姚、洱源、宾川、大理、弥渡、玉溪、昆明、禄劝、嵩明、宜良、易门、金平、砚山、文山、西畴、富宁、罗平、威信;西藏、贵州、四川、台湾、江西、甘肃、陕西也有分布;日本也有。

[1]彭兆清,李道生.独龙族[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1999:4.

[2]罗荣芬.独龙族-自然环抱中的文面女[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1-36.

[3]何大明.独龙江地区综合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0(1):8-13.

R282.71

A

1007-8517(2011)19-0006-03

2011.09.02)

猜你喜欢
生活型烧水学名
什么是植物的拉丁学名
草莓主要害虫名录
烧水实验
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学名订正过程及四川所产形态特征
烧水
见证奇迹之纸盒烧水
论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数学模型
云中山南岭栲群落的生活型与叶特征研究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特征及演替趋势分析
烧水时烧水壶外壁为何会“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