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蒙克日病”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对比研究

2011-08-15 00:44牡丹奥乌力吉李英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蒙克巴达蒙医

牡丹奥·乌力吉 李英格 敖 富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

蒙医“蒙克日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都属于“蒙克日病”的范畴。蒙医学对其临床证候,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现代学者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使其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蒙医“蒙克日病”与慢性支气管炎概况综述如下。

1 概念

1.1 蒙医“蒙克日病”又称肺气虚。是指咳嗽、气急、喉中痰鸣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肺疾病,亦称慢性肺病或气道病。[1]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伴有或不伴有喘息,每年发作,3个月或以上,连续2年以上,并排除心肺其他疾病。[2]

1.2 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tis,CB)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3]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多出现连续2年以上,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

2 病因

2.1 人体赖以进行生命活动的三种能量和基本物质——赫依、希拉、巴达干,称为三根。三根是生命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三根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故人体功能得以正常运转。这是正常三根的生理作用。如果三者之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衰,致使平衡失调时,势必引起反常变化,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蒙医“蒙克日病”病因主要三根之平衡失调,巴达干偏盛并与希拉相搏客于气道,继而与血邪合并,导致巴达干粘液激增堵塞气道,遂生此病。

2.2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极为复杂,迄今尚有许多因素还不够明了。近年来有关学者认为相关因素如下:①大气污染②吸烟③感染4过敏因素等多种因素。

3 临床表现

3.1 蒙医“蒙克日病”辩证分为赫依型、希拉型、巴达干型。赫依盛行者表现气息短促,眼脸,颜面浮肿,长期咳嗽,痰不易咳出,夜晚与早晨病情比较加重,痰为泡沫状,失眠,脉象芤,尿清而多泡沫等症状。希拉型者表现为气逆上冲,不能平卧,咳嗽,恪吐红黄色咸味痰,发热,颜面潮红,口干舌燥,音嘶不扬,脉象数尔粗,尿色黄气味蒸气均大等症状。巴达干型者表现心胸胀闷,气息喘急,咳嗽频作,咳出青色或灰白色粘性痰,口唇发紫,神疲乏力,气候变冷或冬季病情加剧,脉象微而弱,尿色灰白等症状。

3.2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 部分患者在起病前有急性支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患者常在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咯痰,尤以晨起为著,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粘稠不易咳出。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粘稠度增加或为黄色脓性,偶有痰中带血。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后,支气管粘膜的迷走神经感受器反应性增高,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出现过敏现象而发生喘息。随着病情发展,终年咳嗽,咳痰不停,冬秋加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在症状加剧或继发感染时,常有哮喘样发作,气急不能平卧。呼吸困难一般不明显,但并发肺气肿后,随着肺气肿程度增加,则呼吸困难逐渐增剧。

4 治疗方法

4.1 蒙医“蒙克日病”的治疗原则 治疗宜以助胃火,清巴达干热邪,祛痰为原则。药物宜偷石膏七味散与沙棘五味散用葡萄水交替引服。亦可取肺热普清散用沉香十五味散煎汤送服;或可投五味清浊散加六味能消散3—5g内服,则可奏益胃火、助消化之效。如血、希拉盛则宜投冰片二十五味散,用等量三味汤送服。巴达干、希拉盛则宜投女贞子十六味散,用查干汤3g加沙棘2g送服。合并赫依者宜投沉香巴味散加北沙参四味汤共煎温服。本病以般属于陈热病之范围,故按病情变化,宜投冰片二十五味散,用相应之引药送服,疗效颇佳。外治可取第一、五椎及喉窝等穴位,施以火针或艾灸。在治疗过程中,忌食过冷、过热之品,及缺乏营养之物。宜食酸马奶、牛乳、羊、山羊瘦肉、新鲜水果等营养丰富而轻、温性饮食。起居方面,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增减衣着,注意预防伤风感冒。

4.2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 ①控制感染:依据感染的主要致病和严重程度并根据病菌药敏选用抗生素。②祛痰、镇咳: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祛痰、镇咳药物,以改善症状。③解痉、平喘:常选用氨茶碱,特布他林等口服或沙丁胺醇等吸入剂。④气雾疗法:气雾湿化或加复方安息香酊,可稀释气管内的分泌物有利排痰。[4]殷学明介绍用异丙托溴铵和普米克令舒联合吸入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缓解病情,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5]

5 小结

综上所述,各民族医学虽然在理论上、医学思想上以及医疗实践等都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但它们在历史发展中又不断地相互影响、交流与渗透。蒙医“蒙克日病”与慢性支气管炎较相似,但蒙医“蒙克日病”范畴广泛,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等均属于蒙医“蒙克日病”的范畴。蒙医学即是蒙古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肯定、手段灵活,但是蒙医前景广阔,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相信随着传统蒙医与现代医学融合加快和蒙医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支气管炎蒙医诊疗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发展高度。

[1]蒙医学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学·蒙医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93,75~76.

[2]策·苏荣扎佈主编.蒙医内科学.民族出版社[M].1986,298~297.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CCMD222R)[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76~77.

[4]戴万亨主编.中西医临床内科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143~144.

[5]殷学明.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J].中国现在医药杂志.2008,10(10):102.

猜你喜欢
蒙克巴达蒙医
蒙克与《呐喊》
树林里那看不见的稻田
蒙克的《呐喊》
Zhejiang Publishes Chinese Edition of Edvard Munch: Complete Paintings
尘封千年的古城纳巴达
蒙医“萨病”治疗概述
浅谈室性早搏的蒙医诊治
蒙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赫依型心刺痛患者蒙医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