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康复期院外护理干预现存问题和对策及未来展望

2011-08-15 00:44郭玉环周艳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护理人员

郭玉环 周艳波

1.吉林省双辽市辽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双辽 136400;2.吉林省双辽市中心医院,吉林 双辽 136400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脑出血的发病率越来越多,并有向年轻化发展的事态,脑出血又是脑卒中疾病群中最为凶险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之称。是当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据我国医学调查统计,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00/100万,而每年新发生脑卒中的病例约150万,死于脑卒中者达130万,存活者中有75%的患者致残[1]。在统计流行病学调查中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为最高。随着医学诊断和抢救技术的提高,脑出血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由于幸存下来的脑出血患者后期康复治疗与护理的不足,导致患者的致残率有抬头趋势。不但严重的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目前由于我国医疗资源有限,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后,基本都转回家中进行康复治疗。基于目前的医疗资源、经济状况、卫生状况和文化层次的影响,也给患者康复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难度。由此可见,院外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以上问题的出现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要求护理工作到社会中去,积极干预脑出血康复期的护理知识下传,确保脑出血患者在康复期健康治疗、护理、康复的持续性。鉴于目前脑出血患者康复期院外护理干预及对策和未来展望,谈谈自己的体会。

1 脑出血康复期家庭护理干预现存问题

1.1 认识上缺陷,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社会、政府和医务界都做了最大努力,试图想把工作做好,但由于认识上的缺陷,部分领导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足,使脑出血患者在康复期的康复、护理、治疗都存在着很多不足,使相当一部分患者仍遗留着功能障碍和康复进展效果不尽人意。认识上的缺陷和领导认识程度的不足,致患者在康复上有很大的阻力和困境,所以导致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加重。

1.2 护理人员的伦理缺陷,导致干预程度不足

在整个医学界,尤其是护理人员,确实为脑出血患者康复阶段做了很多的干预工作,但由于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由于伦理上的缺陷,具体表现在宣传不到位,干预层次不深,认为院外护理是多余,由于护理队伍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也减慢了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时间。

1.3 家庭护理知识缺陷导致康复进展缓慢

脑出血患者在家庭护理上,由于家庭照护者缺乏护理常识或护理不到位,导致脑出血患者康复阶段进展缓慢,使患者不能及早康复,部分患者缺少护理支持,造成合并症出现,给患者造成了新的痛苦,使病情加重。

1.4 家庭护理能力缺陷,导致经济、体力透支现象

家庭护理能力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护理支持不够,护理常识缺乏,加上脑出血康复期的护理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工作,如果护理者思想上准备不足,再加上经济、体力透支严重,又出现康复者的不配合,致使某些照护者身体亚健康加重,由于经济、体力透支,大大降低家庭护理干预能力。一旦患者缺少较好的家庭支持和护理,会使患者引发各种并发症和继发性疾病,严重降低了康复者的生活质量。家庭照护者在家庭护理上主要存在以下六大类信息需求:依次为健康治疗、疾病相关知识、生活护理常识、心理护理常识、技术指导[2]。已有研究表明,对脑出血患者的长期家庭照顾任务,会给照护者带来沉重的负荷,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1.5 患者对疾病认识缺陷,导致家庭照护者支撑能力下降

患者脑出血清醒后,发现肢体及其它功能障碍,多产生恐惧、抑郁、焦虑最为突出,占脑卒中的20% -50%[3]。由于疾病造成患者失能状态和病程的延长,还有存在依赖、自责、轻生的心理障碍。不良的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严重的影响康复效果。良好的情绪,既能使神经抑制解除,使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还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说,心理护理在脑出血中,对失能状态的患者在康复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照护者在护理干预中,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多鼓励、多体谅、多帮助,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由于患者的心理障碍,可导致照护者精神出现支撑能力下降,主要表现在照护者照顾不周到,经常对患者发脾气,有时达不到患者的需求,致患者的康复效果不明显。

2 脑出血康复、家庭护理现存问题及对策

2.1 领导重视,克服思想认识不足

各部门及各级政府领导,都应提高认识,特别在发生脑出血后康复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温暖,组织相关部门给予干预和支持,特别是卫生领导部门的领导,应把脑出血康复期列入生活、工作中去,做好督促和组织好护理干预队伍,做好宣传、组织,使每个人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地进行义务性护理干预。

2.2 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克服护理队伍伦理缺陷

每个护理人员都应该提高认识,能回报于社会,回报于人民,做到不计报酬,任劳任怨,积极进行开展护理干预,主动进行护理知识宣传,克服伦理上的缺陷,对患者要有亲情和友情。

2.3 加强家庭护理知识宣传,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在临床上凡是发现脑出血幸存者进行康复时,护理知识应及早宣传、及早介入,教会家庭护理人员的有关护理知识,使照护者学会照护病人,并建立联系手段,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介绍每个阶段的护理知识。

2.4 社会福利、慈善机构积极干预,克服患者家庭经济、体力不足

如何解决家庭护理能力的缺陷,必须有社会福利参与,落实好政策,给予补救,在经济上积极给予支持,另外慈善机构要健全完善,发挥其作用,注重弱体的补救。另外,动员志愿者积极参与,主要是协助患者家庭体力透支严重的,给予志愿性照顾,再有发挥社区医疗机构的作用,使患者有一个和谐、温暖的社会氛围,使其更好的康复。

2.5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坚定信心克服一切不利因素

由于患者对脑出血认识不足,产生种种心理上的障碍,出现不配合康复,致家庭护理上困难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患者的认识,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家庭护理要有耐心,热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坚定信心,战胜疾病。

3 脑出血康复,家庭护理干预的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高和有关民生政策的不断落实,社会福利机构的不断完善,志愿者队伍的扩大及医学界的重视等有利条件,使脑出血康复者在家庭护理干预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多项研究表明和证实,家庭护理在提高康复期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家庭护理脑出血康复成果被人们逐步认识。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脑出血康复者的预后越来越好。家庭护理的优点:①患者回家后仍能保持专业护理干预。②节约卫生资源及费用。③家庭环境熟悉,有亲人照顾,减轻住院的心理压力。④保证治疗康复的持续性,完善了前期治疗和后期康复的一体化。在我国医学学术界就脑出血康复护理上占有相当的位置,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使家庭护理干预不断完善,有很多地区成立了疾病康复医院、社区、家庭病房等一系列康复组织,使广大脑出血患者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1]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2-204

[2]邵艳华,杜丽娜,于芳,程越,邢慧环.脑卒中康复患者抑郁程度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M].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10.16(12):1414-1416

[3]苏艳美,马平.脑卒中病人家庭护理者信息需求调查[M].中国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281-282

猜你喜欢
脑出血康复护理人员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