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状况

2011-08-15 00:42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
中国乳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卫生标准行政许可卫生部

文 / 薛 毅 孙 瑾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

1 2010年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情况

食品工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行业,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2010年食品工业的产值近6 万亿元人民币,与2009年相比,增长幅度达22%。食品工业占中国所有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了10%,其在近15~20年期间,一直位于中国工业的前列。

1.1 总体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企业大约3000家,2010年食品添加剂产量达到712 万吨,比2009年增加了11%;销售收入达到719 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了12.5%;出口创汇32 亿美元。从总体看,食品添加剂占我国食品工业的份额约为2%。这一比例并不算高。

1.2 主要产品产销情况

1.2.1 着色剂类产品

着色剂主要指的是天然色素、焦糖色素和天然提取物色素。2010年的产品产量为35 万吨,销售额达30 亿元人民币。

1.2.2 乳化、增稠及品质改良剂

2010年产品产量达到62 万吨,销售额近30 亿元人民币。

1.2.3 甜味剂

2010年,甜味剂总产量约130 万吨,比2009年增加11%,其中化学合成高倍甜味剂产量约12 万吨,糖醇类甜味剂约为115 万吨。

1.2.4 防腐、抗氧化剂

2010年该类产品的总产量约24.5万吨,比2009年增加了13%。

1.2.5 香精、香料类产品

2010年该类产品的产量约为12.1万吨。

1.2.6 其它

包括味精、柠檬酸等大宗产品,2010年的总产量为447.9 万吨。

1.3 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特点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产品都是应用于食品加工业的中间产品,而不是面对消费者的终端产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和使用范围必须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这是非常严格的。另外,食品添加剂产品跨数个行业,种类繁多,有些产品产量较小;同时,天然、生物技术产品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1.3.1 产品种类繁多,涉及多个领域

在全球,食品添加剂品种有25000多种,常用的添加剂品种有5000 多种。到目前为止,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500 多种,其中食用香料有1800 多种,食品添加剂单一品种有700 多种。在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产品中既有合成的化工类产品,也有天然提取物质、微生物发酵产品、医药类产品,涵盖多个领域。

1.3.2 行业结构不断完善,适应经济和市场的变化

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内的企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具有企业数量多,企业规模以中、小型居多,相对分散等特点。从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开始出现企业集中、规模变大的趋势。另外,除了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食品添加剂行业相对发达以外,中部地区的一些省份食品添加剂行业现在也蓬勃发展。

1.3.3 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及应用提升了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新技术和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以及应用,包括自主创新,都为行业内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食品添加剂相关法规和标准

2.1 中国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的历史沿革

1954年,我国颁布了食品中使用糖精剂量的规定,这是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第1 个规定。

1977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n50—77)。

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卫生部提出并制定和颁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81),这是GB 2760的第1 个版本。

1982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这是对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企业的一个最基本要求。

1986年,由国家卫生部发布并实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86)及《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这是GB 2760的1986年版,原来是由国家标准局和卫生部共同发布,1986年修改以后变成由卫生部直接发布。

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正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1996年,对GB 2760进行了修订,发布《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

2002年,卫生部颁布《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2007年,卫生部组织修订并发布《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现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标准版本即是2007年版的。

2009年2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代替1995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卫生法》。

2010年3月,卫生部发布《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纳入行政许可范围。

目前,G B 2760新的修订版(2011版)马上就要颁布实施了。

2.2 现行的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2.1 法律、法规

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部门法规、规章有《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食品添加剂申报与受理规定》、《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2.2.2 标准

标准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4880)、《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GB/T 14156)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 15193)。

3 食品添加剂管理概况

3.1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行政许可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行政许可于2010年颁布,目前正在实施。它不仅涉及到中国的生产企业和外资的生产企业,还包括进口的相关产品都要获得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行政许可,才允许在中国境内使用。

3.1.1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行政许可的对象

包括未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未列入GB 2760、GB 14880标准中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未列入卫生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已经列入到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但要扩大使用范围或者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也必须申请行政许可。

3.1.2 申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行政许可的程序

申请人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安全性评估资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对提交资料进行审查,60 个工作日内组织审查,依法予以许可或不予许可。

3.1.3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实施办法

2010年3月15日卫生部通过《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并于3月20日发布实施。《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是对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行政许可的一种细则或者解释,其主要内容有: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范畴;对新申请的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求;技术上确有必要和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所申报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使用原则,包括使用的范围、使用限量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使用;申报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资料要求;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行政许可的程序;食品添加剂再评估的一些要求。

按照卫生部《食品添加剂申报与受理规定》的要求,申报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应提供下列材料:所申请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或者相关情况说明;安全性评估材料,包括生产原料或者来源、化学结构和物理特性、生产工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资料或者检验报告、质量规格检验报告;标签、说明书和食品添加剂产品样品;以及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允许生产和使用等有助于安全性评估的资料。

申请食品添加剂既有品种扩大使用范围或者使用量的,可以免于提交前款第四项材料,但是技术评审中要求补充提供的除外。

申请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出口国(地区)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出具的允许该食品添加剂在本国(地区)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材料;生产企业所在国(地区)有关机构或者组织出具的对生产企业审查或者认证的证明材料;受委托申报单位应当提交委托申报的委托书。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审评程序如下:审评依据国家的《行政许可法》和《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过程包括:递交申请——确定是否受理——公开征求意见——专家的技术审查——发布结果。与原来的食品添加剂卫生许可申请过程相比,取消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

3.2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

按照食品安全法,现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的规定,即国务院2005年颁布实施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执行。

猜你喜欢
卫生标准行政许可卫生部
规范行政许可重在“全面”
浅谈行政许可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几点建议
国务院出台措施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
欢迎订阅2013年度《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
行政许可变更制度构建问题研究*
地方卫生标准工作管理规范
促质量 抓实施 建平台——《地方卫生标准工作管理规范》解读
2011年卫生标准工作剪影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寄语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