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气象微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1-08-15 00:47骆月珍谢国权钱吴刚黄艳玲
浙江气象 2011年4期
关键词:预报员气象部门气象

骆月珍 谢国权 钱吴刚 黄艳玲 唐 沁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0017)

0 引言

2010—2011年是微博井喷式发展之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户万户微博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巨头先后大张旗鼓进军微博服务。首开先河的新浪微博采用的“转发加评论”模式让碎片化的信息通过用户自发链接互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黏性社交媒体,满足了人们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虚拟权力、释放压力、娱乐消遣、随行随性、社会认同、人际交往等需求。这场“微革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成为信息表达和传播的重要通道,彰显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微博的影响效果网络上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当你有了1万粉丝,你就是一本杂志;当你有了10万粉丝,你就是一个新闻网站;当你有了100万粉丝,你就是一家全国性报纸;当你有了1000万粉丝,你就是地方电视台;当你拥有10000万粉丝,你就是中央电视台!

与普罗大众的草根微博一同崛起是官员的微博问政。截至2011年8月1日,仅腾讯微博中就有万余个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账户,其中副厅及以上级别的高级官员有266人,涵盖各个部门和地区。而在其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官员微博”中,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居首;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则成为其中唯一来自江苏的政界“博主”。而在腾讯微博“十大政务机构微博”排行榜中,广东省公安厅居首,浙江省委组织部的“之江先锋”排名第10。

与此同时,这场“微革命”也渗透进了气象部门,全国各级气象台站都相继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用微博传播气象信息的尝试。不少气象台站或用严肃的学院派叙述风格或用幽默轻松的网络语言,正在使官方气象微博变得越来越亲民给力。但官方气象微博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在跑马圈地时代争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在突发性、灾害性天气来临的第一时间有效把气象信息传播出去,在真假难辨的微博世界体现气象部门气象信息发布的权威话语权和最强音等诸多方面都亟待思考和筹谋。

1 气象微博是一把双刃剑

据统计,微博的力量是博客的200倍。一条微博发出后30 s,就可达到微博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18 min,就能获得200万人次的“目击”。

和现有的短信、声讯、电视、电台、报纸、网站等气象信息发布手段相比,气象微博可以第一时间发布、最短时间传播、随时随地获取,可较好解决气象灾害性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受”3个关键问题。

气象微博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能及时和用户互动和交流。由于气象预报准确率有时不尽如人意,稍有不慎,舆情的反映经常是负面的,甚至上升为公共事件。此时,气象部门利用微博进行解释沟通非常必要。广东、江苏等省的气象微博在与用户的沟通方面倾注了大量笔墨,从反馈看,只要气象部门的解释是诚恳实在合乎情理的,用户一般都会理解通融。

此外,气象微博的粉丝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参与者和传播者。如果官方气象微博不能吸引众多粉丝、取得最强音的发言地位,气象信息的主流阵地就很可能被转播者用道听途说的信息占领。当公共气象事件发生时,面对各种流言和非议,气象部门容易处于被动挨打、百口莫辩的弱势地位。

可以预见的是:在微博这个既无省界又无国界的网络平台上,以地域垄断粉丝的归属已不可能,以省界国界垄断气象信息的服务区域已不可能,气象部门垄断气象信息的传播已不可能,用户完全可以根据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气象信息的“新、奇、趣”等感兴趣的特点自主选择成为某个官方或者民间甚至国外气象微博的粉丝。跑马圈地、吸引粉丝刻不容缓。

当然,气象微博对目前气象短信、声讯及其它服务项目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未来3~5 a手机短信用户很可能对气象短信渐生离情,中高端“80~90后”群体最甚。但从任何服务产品的发展轨迹看,没有永远的鼎盛期,即使没有微博的横空出世,其它新产品的出现也会争夺市场。与其说固守着现有气象服务产品一成不变,还不如及早寻找其它服务突破口、有前瞻有应对才是王道。

2 气象微博说什么,如何说

2.1 微博用户特征分析

2011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对微博用户特征进行了分析。

微博用户主要分为个人用户和机构组织两大类,职业特征为名人明星、政府官员、企事业管理者、媒体学者、草民百姓,年龄范围10~60岁不等,其中“70后”、“80后”高学历职业人群是微博的核心用户,集中在男性(63.8%),25~34岁(56.2%),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74%),遍及公司职员到中层管理者(接近70%)。

从上微博目的来看,微博满足了草根追求虚拟权力、实现自我为中心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认可自己和被他人认可的需要,以前百姓大多数时候只是听众或观众,而微博使人人具有平等的话语权,无论社会地位高低、职业贵贱,大家都是信息的表达者、接受者和传播者。在微博的世界里,人人都有自己的粉丝,看着粉丝人数不断增长,很多人都有一种自豪感。当你的一个思维成为社会事件,被大量转发评论时,你就会开始欣赏自己、崇拜自己。

从微博内容来看,多以个人自我表现为主导,从社会新闻、名人言论、生活常识、小道消息、朋友动态都有涉猎,其共同特征,就是“新、奇、趣”。排在前3位的发布内容分别是:记录每日心情(61.3%)、兴趣爱好(52.9%)、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或者新闻(49.7%)。

2.2 气象微博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在“淘宝体”、“丹丹体”、“梨花体”、“咆哮体”等流行体充斥微博写手舞台的当下,作为官方代言渠道的气象微博该说什么?怎么说呢?

被誉为“微博达人”、在全国首个拥有百万粉丝的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有一段体会值得借鉴:“少谈概念多讲事实,少谈抽象多讲具体,少谈外头多讲身边,少谈枯燥多讲有趣。为此要多观察、多思考,还要做必要的功课。除互动外,建议最好写满140字,对自己肯定有提高。有条件还可多配发照片,用图说话效果更好。”

下面是2011年8月1日,外交部官方微博平台上发布的一则招人消息,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淘宝体”,在网上流传,3 h内被转载4800多次,粉丝高呼外交部“很有爱”:“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这是个国际组织,马上要在裴勇俊李英爱宋慧乔李俊基金贤重RAIN的故乡韩国建立喔!此次招聘研究与规划、公关与外宣人员6名,有意咨询xx,不包邮。”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厅厅长章剑华2010年10月31日发布了一条“一句话四个网络热词”的微博:“我原以为我很‘in’,因为我写‘围脖’了。但我不知道‘给力’是什么意思,心里真有点纠结。”一天内被网民转发1300次,称为“最可爱厅长”。

气象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与民众沟通形式,如果直接照搬天气预报稿,形成措辞谨慎四平八稳的文体风格,不能满足“新、奇、趣”的微博内容特点,那门庭冷落肯定是不辨的事实。外交部官方微博、蔡奇和章剑华用众多的粉丝数量和好评,说明了并不是啥东西一搭上个“官”字,就立即要冷冰冰面无表情,硬邦邦没半点温度,就要板起面孔说教。气象微博可以植入更多轻松幽默的看点,增添亲民色彩。

气象信息在微博中可归属于事件和新闻类,从用户心理角度看,要吸引粉丝眼球增加转发和评论,可以在每日天气预报内容基础上,补充重点气象新闻事件的跟踪预测、预报和实况产生偏差的原因探索和解释、高温低温度数竞猜、大家来做预报员等内容。其中像台风等重大气象新闻事件的跟踪预测往往是扩大粉丝量、吸引转发的最好时机。另外,一次预报过程的失误,往往会在公众内心积蓄不满,而公众对失误的原因受专业知识限制不容易自动理解,此时利用微博从技术层面解释原因只要坦诚相见,最终都能够赢得信任和谅解。

看几则各地的气象微博和网友点评:

(1)按照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南玛都”同学明天是要登陆福建了;而后,它将给我们带来丰沛的降水,这意味着延绵的高温终于要被终结,期待已久的清凉,将不见不散;以一个台风开始,以一个台风结束,于八月未央之时,开始遥望九月。周一的夜晚,如此预报,宅在电脑前面的你,聊聊?

——点评:文字清爽不拖沓不死板,接下去的天气一目了然。但是宅在电脑前的我,除了赞你预报员一句:预报很小清新!还能参与什么样的互动么?

(2)今日太阳热辣辣,继续小“热昏”!但是木有雷雨来“雷人”!早晨最低气温28度,白天最高气温36度,真想变成孙悟空偷得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来扇扇有木有?不过过几天北方冷空气一来,这样的高温天气就会自行崩溃,先让大家望梅止渴一下好有个盼头,不知这样你是否可以淡定一些了呢?

——点评:写微博的预报员必须时尚必须hold得住啊,嘴边挂着“有木有”、“伤不起”的预报员才没有距离感啊有木有!!!在什么环境说什么话,要得!

(3)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预报员,他们死宅又腼腆,他们辛苦又没钱,每天满眼数据气压风场低槽和脊线,台风还总爱到处转圈~~哦悲催的预报员,哦悲催的预报员,什么起早贪黑风雨无阻通通都尝遍,抱着盒饭凉水值班室过年。

——点评:在《蓝精灵》红红火火上映,各种蓝精灵体纷纷出炉的时候,来个蓝精灵的预报员版,很适时很有趣很可爱很引人发笑。

(4)天气有时也很无聊,单调得只剩下简单重复,今天就有复制昨天的迹象:上午先升温,周围云雨围城,待温度升到矮模样,雷雨赶来熄火。当然各地的感受有所区别,有人说下了一场暴雨,有人认为是小雨淅沥,还有人骂气象台是骗子,因为滴雨未下。兄弟消消气,只能怪你那不叫局部地区,你又不看苏州气象微博!

——点评:气象部门的确不用老是端着个款,偶尔自嘲偶尔调侃不是更可爱么。受用。

(5)老天爷到了咱苏州也就成了苏州人了,虽然北偏西部跟南偏东部的意见有所不和,不过推推搡搡好几天,最终也只是整出那句“啊要不记霓光倷嗒嗒”的经典词句。今天他们继续指点推搡着,雷阵雨这记“霓光”依然可能“嗒”在那局部地区,云多空气湿,午后较闷热,总体上还是蛮帮忙哉。

——点评:讲的果断是本地天气哦亲,吴侬软语亲切呢。

3 气象微博的赢利前景何在

现阶段,国内微博尚未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商业模式,目前仍处于吸引粉丝、跑马圈地时代。从网络媒体的发展实践来看,凡是能够吸引到足够数量用户的媒体都能取得成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气象微博也应顺应网络媒体的发展模式,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谋求长中短发展。

3.1 以加大跑马圈地力度、吸引粉丝数量作为短期目标。

粉丝数量是衡量微博价值的最有力指标。此阶段提高气象信息质量和吸引力是关键。

3.2 未来几年微博将有望打破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各自为政的壁垒,在不同门户网站的微博之间,以及微博与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之间实现内容共享链接、互联互通,在国内形成一个开放的平台。

基于这种发展的可能性,气象部门可以考虑依托中国天气网和各省天气网,依托全国气象台站的地方资源优势,依托全国各级台站气象员工的联动,开发覆盖率足够大的标准化气象微博平台作为中长期目标。

3.3 微博的经济价值产生在“关注”上面,即“注意力经济”。因此,嵌入式广告未来仍然是微博主要的盈利办法。

气象微博的行业优势在于气候规律和天气变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牵引着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气象部门对未来天气的先知先觉可以在第一时间提示引导用户在特定天气气候情况下日常活动,如季节性进补,可以嵌入时令补品广告;季节性打折,可以嵌入打折产品广告;会展或大型活动天气预报,可以嵌入相应信息介绍。另外诸如夏季紫外线指数提醒、春游天气预报等都可以适时植入防晒霜产品、旅游景点特色介绍等元素。

关键点在于广告的植入要水到渠成,与天气的配合要恰到好处,才能不显突兀,不引起粉丝反感。

4 结语

4.1 气象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是未来气象信息传播的主流阵地。如果官方气象微博不能吸引众多粉丝,在突发性、灾害性天气来临的第一时间有效把气象信息传播出去,在真假难辨的微博世界体现气象部门真相、真话、真理的话语权和最强音,就容易处于百口莫辩的弱势地位。但在气象微博迅速发展的同时,对气象短信声讯等服务产品经济效益产生的冲击也将是显而易见的。但任何服务产品都不可能处于永远的鼎盛期,即使没有微博的横空出世,其它新产品的出现也会争夺市场。及早寻找其它服务突破口、有前瞻有应对才是王道。

4.2 气象微博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是吸引粉丝、引发互动、实现转发的关键所在,“新、奇、趣”是关注热点。官方气象微博在定位上可以植入更多轻松幽默的看点,增添亲民色彩。切忌搭上个“官”字,就要冷冰冰面无表情,硬邦邦的说教面孔。

4.3 微博粉丝数量是衡量微博价值的最有力指标。从网络媒体的发展实践来看,凡是能够吸引到足够数量用户的媒体都能取得成功、取得赢利,在跑马圈地初期争得尽可能多的粉丝数量是当务之急。

4.4 未来几年微博将有望在国内形成一个开放的平台。基于这种发展的可能性,气象部门可以考虑依托中国天气网和各省天气网,依托全国气象气象台站的地方资源优势,开发覆盖率足够大的标准化气象微博平台。

4.5 气候规律和天气变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人们日常生活,对天气的先知先觉是气象部门优势,可以第一时间提示引导用户在特定天气气候情况下的日常活动。在天气的配合下适时植入广告或是气象微博未来赢利模式之一。

[1] 王俊秀,杨宜音.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B(12):156-168.

猜你喜欢
预报员气象部门气象
气象树
江西省天气预报员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美丽的气象奇观
航空气象预报人为因素的分析初探
黔东南州预报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