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贴近”是办好地市报的法宝——兼谈《临沧日报》要闻版的改革

2011-08-15 00:43罗新祥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临沧要闻稿件

□罗新祥

(临沧日报社,云南 临沧 677000)

在新闻采编实践工作中,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坚持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指导新闻实践与改革,对提高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媒体的吸引力、感染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沧日报》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坚持用“三贴近”要求指导要闻版改革,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改版以来,读者反映,可读性增强了,趣味性提高了,群众喜闻乐见、喜读爱看的稿件增多了。

鲜活报道增多了,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减少了,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

2003年下半年以来,报社党组、编委会组织全体采编人员,认真学习“三贴近”要求精神,围绕贯彻落实地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展开了认真的讨论,严格按文件对报道规格、篇幅、方式等规定执行,并要求采编人员跳出会议写新闻,抓住新闻内核编稿件。首先在要闻版进行改革,使好稿向要闻版倾斜,通过办好办活要闻版带动其他版面的搞活,进而提高整张报纸的质量。近期的实践表明,改革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的稿件减少了变短了,过去那种“上传下达”、“我说你听”、“要求如何”、“必须怎样”的居高临下的报道大大减少了,代之以一批写法新颖、视角独特、新闻性强、指导作用显著、读者喜读爱看的好稿“走进”要闻版。一改以往要闻版板着面孔说话训人,大话、套话、空话充斥版面的状况。如要闻版刊发的《一个农村小女孩甜美的微笑》、《小康路在前方》、《玫瑰茄:染红六甲大村》、《红娘为我牵远线,我背行囊出门去》、《我随局长访农家》、《清泉水是“亲情”水》、《生机满山寨》等一批好稿就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这些稿件抓住了新闻要素,长则五六百字,短则二三百字,写得生动,编得精致,读来亲切,如春风似甘霖,为要闻版增添亮色。读者反映,要闻版比过去更有看头了。

信息量增大了,冗言赘语少了,提高了舆论引导水平。

改版前,要闻版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地县两级党委、政府,地直各部门的会议、领导活动、工作部署多集中在要闻版宣传,且由于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不受规模、规格、数量限制,往往形成领导讲话冗长乏味、工作部署一二三四,文件摘编报道充斥要闻版的局面。其结果是冗余语言多,有用的信息少,老百姓不爱读不关心。改版后,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少了,稿件字数也受到了限制,报道更加言简意赅,群众和读者也容易接受。如今,要闻版一般保持在12条稿件以上。版面的左下方设出固定位置,集纳式报道“三个代表在基层”的动态,右上方报道重大新闻,右下方刊登特写、评论等文章,亦庄亦谐,在增加信息量的同时丰富了版面语言。

现场新闻、标题制作更多更精了,一般性稿件减少了,提高了报纸的吸引力。

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要求记者编辑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实感受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火热场景,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最近以来,报社领导和编辑记者积极转变作风,主动深入基层一线,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出了一批有真情实感的现场新闻。如本报记者采写的反映“三村”建设的《走进千福人家》、《孟简的南定河情结》、《艰苦的日子我们一起走过》、《柏树的故事》,反映城镇建设的《博尚:一颗靓丽的星星》,反映移民搬迁开发的组照《我从山中来》等稿件,都是现场感较强的好新闻,读来可亲可信,很受读者欢迎。本报记者的身体力行带动着基层通讯员深入采访写好稿的积极性。《群众靠得住的村支书》、《老潘提个好建议,县委书记进山来》、《以人民的利益为己任》、《澜沧江畔绿色凯歌》、《“三村”建设在大兴》就是他们中的力作。这批稿件经报社领导和编辑的精心编辑制作,文章更简洁引人,标题更生动形象,成为要闻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要闻版刊登的稿件,总结式、摘要式空洞无物的稿件少了,某某领导强调、要求、指出,成绩显著、成绩斐然等一般性空泛的标题也大大减少了。要闻版比以前变得更可信可亲了。这说明落实“三贴近”的要求收到了实效。

报道手法更丰富了,程式化的报道减少了,增强了读者关注度。

要闻版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先后增加了新闻背景、新闻搜索、新闻链接等报道方式,以满足读者全方位了解新闻事件过程的知情权。如对缉毒英雄查应鹏事迹的报道,我区糖业整合、国企改革的报道等,就增加了上述报道手法,报社在做足做好新闻事件报道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面读者的要求。

敢不敢反映群众的呼声,如何处理好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报道,是检验媒体能否真正落实好“三贴近”要求的试金石。《临沧日报》从今年下半年以来作了有益的尝试。在要闻版开设“曝光台”栏目,加大舆论监督力度。2003年8月开始,在要闻版显要位置开设“营造发展环境大家谈”专栏,在对孟定“红宝石歌舞厅事件”进行曝光的基础上,通过派记者采访相关部门和邀请社会各界来稿等方式,为我区营造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良好氛围。大讨论活动共收到来稿近40篇,历时2个多月,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如要闻版根据读者投诉,原文刊登《荒山夜岭开黑心店,老板司机合伙宰客》的读者来信和本报记者采写的《乘客投诉被宰无奈,公司郑重给出说法》的报道以及临沧交通运输集团对读者反映情况、处理结果的报道,使舆论监督受到了预期的效果。要闻版为配合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需要,刊发了群众关注的新闻《南伞:一采石场坍塌3死2伤,采石采砂场停业整顿》的报道,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

一年多来,要闻版通过贯彻落实“三贴近”要求,进行新闻工作的改革尝试,已收到了初步的成效,这就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三贴近”要求精神,推动新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报纸办得领导满意、百姓欢迎、社会接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临沧要闻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要闻
要闻
登高方觉天地厚 继往开来谱新篇——云南省临沧公路局发展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