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数学课教学的新思考

2011-08-15 00:44河南郭道明
职业技术 2011年1期
关键词:数学课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河南 郭道明

关于中职数学课教学的新思考

河南 郭道明

本文就当前中职数学教学尴尬的局面,从一个一线数学教师的教学体会出发,分析了中职数学的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探讨了一些改革的措施,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思想和方法。

中职数学;教学;创新改革

一、尴尬的数学学习现状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无兴趣,对学习成绩要求不高。

2.基础知识薄弱,表现在概念模糊,公式、定理、性质不清,更谈不上理解,各个知识点互相孤立,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3.学习方法不当,不少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字迹潦草,解题不够准确,步骤不完整,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学习被动,课前没有预习,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复习、寻找知识间的联系。

4.数学课堂上,不少学生处于“放纵”状态,“既然学不会干脆不学”这是大部分学生不学数学的理由。

二、无奈的数学教学现状

1.中职数学教学大纲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教师无所适从,摸着石头过河,走一程是一程。课堂组织措施方法不力,吸引不住学生的注意力,“仇视厌恶”数学课!

2.学生听不懂率高,数学教学评判标准紊乱,数学教师心理倦怠。

3.减少课时。几乎所有的中职学校都认为绝大部分中职生,马上面临的是走向社会与就业。丰富的数学知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与工作用处不一定非常大,收益也不一定非常明显,所以既然学生无兴趣学,那么就迎合学生口味,减少课时,增加专业技能训练时间。

4.删减内容。减少学习内容,删改系统的数学教材体系,“形形色色”的校本教材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5.降低难度。蜻蜓点水般的教学,只在结论的应用上下功夫,片面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重视“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一味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释专业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模棱两可。

三、曾经的尝试与探索

1.教学内容的改革。数学组全体同仁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以中职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专业需要、就业需要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大胆地进行了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效果良好,“实用性”较强。

2.教学方法讨论与实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对于任何好的教法都不能完全照搬,应根据实际,吸取合理的思想和有效成分,创立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能适时、适势、因人、因材施教。中职生数学素养偏低,数学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教师下功夫努力改变数学课堂的呆板性,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新颖的教学方法,营造愉快和谐的数学课堂,把学生吸引到学数学的路上来。

3.要求数学教师转变思想,转变数学教育观念。要注重数学的应用基础与数学思想的培养。不断加强业务素质训练,不断提高自身数学素质,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特别是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注重研究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努力宣传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使用价值。

4.相互听课,相互借鉴,以老带新,专业教师带“非专业”教师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建议与措施

1.面对着文化素养偏低的中职生源,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奠定专业思想的基础上,适当加强一点基础课学习,特别是语文、数学两门课程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中职生马上面临的是走向社会与就业,丰富的数学知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与工作用处不一定非常大,收益也不一定非常明显;但是对于必须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加强,决不能一概否定,弃之不学。在正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加以各方面能力的渗透与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很有益。

2.强化初中基础数学内容的系统梳理,弱化高中数学学习任务。在中职教育的起始阶段,适当降低教材的起点,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充分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努力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并且随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充知识,融入后续课程的学习。

3.继续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开发有我校特色的“专题性数学讲义”,组织全体数学教师每人准备自己的“精品课讲义”,整理成册,全校共享。

4.打造“精品课”建设。要求每位数学教师选择自己拿手的章节内容,从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开始,打造自己拿得出手的精品课,全校共享。

5.继续强化教学方法的改良和创新。改变呆板的数学课堂,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开展教师之间的听课活动,吸取合理的思想和有效成分,创立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能适时、适势、因人、因材施教。

6.注重师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掌握知识程度由低到高、由表及里全面系统地进行教学。趣味数学进入课堂,凸现数学的应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多选取与所讲授内容有关的学生熟悉的事物,针对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和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及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7.要求数学教师参与班级的管理,狠抓班风学风建设。创造合理的育人环境,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走学习“技能”和素质培养两不误的正规道路。

8.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更为适当的有资助的数学工具。这样,数学作为文化课的地位就易于显出其重要性和实用性,大大有利用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农业学校教师)

(编辑 刘丽娜)

猜你喜欢
数学课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有趣的数学课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培养问题意识,触摸数学课改的“核”
“网红”数学课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