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诗 巧会意

2011-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1年21期
关键词:关山答题题目

李 玉

古典诗歌鉴赏属于文学鉴赏评价的范畴,能力层级为E级。《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有两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此考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近几年,在高考试卷中,它所占的分值是8分,但从近几年高考高考实际情况来看,在这一考点上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理解诗歌的内容,没有科学的鉴赏思路及鉴赏方法,回答问题不够规范,回答的内容扣不住要点等诸多因素。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我本人认为理解诗歌是第一要著,而“读”是理解的前提。读好读准读懂是鉴赏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鉴赏与阅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么说,就是的每一内容无不以阅读作为基础,而阅读的每一环节也无不可提升到鉴赏的高度。我认为,拿到一首诗歌鉴赏题,先不要着急去做题,而应该首先去阅读这首诗歌,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的把握了解诗歌的内容,去体会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也才能鉴赏诗歌诗句的技巧手法。但事实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在做诗歌鉴赏题目时,太急功近利,他们不愿意耐心的阅读诗歌,不去投入感情阅读,更不愿意花时间去揣摩推敲诗句。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匆匆浏览一下诗歌作品,着急着去答题,简单的题目还能做一点,难一点的题目,有一部分同学干脆采取放弃的态度,也有个别同学不想让试卷空着,瞎编乱写,企图蒙混过关,理解与原作大相径庭,以致这个8分题多数同学的得分在3—4分,更有甚者一分不得。

试想一下,拿到一首时后,在对原材料都没读懂的情况下就急着去答题,还妄想得高分,这是不切实际的。我总结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们懒的读。常言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以想见“读”在理解文意理解诗歌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诗歌,多读几遍,就有了感觉,有了感情的体会,有了对思想内容的感悟,自然也就体会品味出诗歌的意蕴来了。

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归纳出了鉴赏诗歌的四读法:

一、注重读诗题。大多数诗歌作品的题目都隐含着一些重要的信息,暗示与诗歌内容有关的信息。如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学生拿到诗歌作品后,仔细研究一下诗歌的题目,就会从中获得一些有效的信息。这是一首题画诗,画上有竹、石、牧、牛,在此基础上再去探讨诗歌的主题内容,就有一定的眉目了。苏轼的《题惠崇春江晚景图》与此同类。还有一些诗歌一看题目就能判断它的题材类别,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张籍的《秋思》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首思乡诗,王昌龄的《从军行》一看就知道是一首边塞诗,杜甫的《兵车行》一看就知道是一首征战诗。还有一些诗歌的题目能透露其主题内容,如20003年全国卷中王维的《过香积寺》,诗歌的题目就反映出中心事件是诗人到香积寺去拜访。总之,认真阅读诗题可以从中得到与诗作主题内容甚至思想情感相关的信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二、注重读作者。一般情况下,鉴赏诗歌要求能够做到“知人论世”。知道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这对理解诗歌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果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就可以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去探讨,如李白与杜甫,一个潇洒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一个沉郁顿挫,饱含现实主义情怀。再如苏辛的豪放与李清照的婉约在创作风格上的截然不同。拿到他们的作品,学生就可以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去思考。但对于一些不熟悉的作家,甚至没听说过的作者,学生只需就诗论诗,切不可妄加评论。只有做到这两点,两点结合,才能相对准确的理解诗歌作品的具体内容。

三、注重读诗句。这是鉴赏诗歌作品的关键一步。在读懂了题目与了解了作者的基础上,仔细研读作品内容,揣摩品味诗歌的语言,找出作品中的关键词句,把握作者情感的寄托点。简单一些的诗歌,字句很容易理解,内容也很浅显。如王昌龄的《闺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刘禹锡的《石头城》。但有一些有难度的诗歌,就要逐字逐句把握,品读每一字句,考试中我们遇到了吕本中的《柳州开元寺夏雨》一诗,这是一首由景入情的诗,学生拿到该诗,就要认真研读诗歌的每一联,通过仔细品读,就会明白这首律诗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抒情,而且最后一联中“传书沉浮”与“面如田字”这两个典故也需要从字面上仔细的推敲。总之,要想透彻的理解一首诗歌,就需要阅读诗歌的词句内容,加以咀嚼、体会、品味,通过阅读诗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读注释。这一点很容易被学生忽略。大多数学生做诗歌鉴赏题时,不注重诗文下面的注释。其实注释很重要,一般情况下,注释语都能帮助读者理解原作,给读者提供有效信息。如杜甫诗《房兵曹胡马》与《病马》。这两首诗有这样的注释:第一首大约写于开元二十三年或二十四年 (公元740年或741年),诗人当时在河北,山东一带漫游,兵曹是参与军事的小官;第二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 (公元759年),当时诗人流落秦州。这两个注释语中分别有“漫游”与“流落”。这对于理解诗歌中马的形象有很大的帮助,“漫游”心情是愉快的,情感基调也是轻松的;而“流落”一词让人感伤,让人想到流落他乡的凄凉处境。这样,两个马的形象就鲜明了。又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与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两首诗比较阅读,注释当中就有第二首诗中的“关山”指乐曲《关山月》,而有的同学没有注意到这个注释,把它等同于高适《塞上听吹笛》中“风吹一夜满关山”中的“关山”了,所以题目问道两首诗都写到了哪两种意象,很多同学就把“关山”写上去了,不读注释导致答题错误。再如董颖《江上》诗,其注释说董颖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常奔走异乡,读了这个注释语,理解最后一句“待汝成阴系钓舟”的情感也就容易了,诗人由于长期漂泊他乡,自然渴望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

总而言之,在阅读鉴赏古代诗歌作品时,一定要在“读”上下功夫,正如古人所说“会被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同样强调了“读”的重要性。拿到一首诗歌,只有通读、细读、品读、研读,才能深入领会其内涵,把握其情感,也只有“读”好,“读”懂,“读”透,才能更准确的去答题。

猜你喜欢
关山答题题目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关山雪里红
关山萧和墓驼车出行图研究
邀你来答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观星地理之关山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