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2011-08-15 00:51◆杨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7期
关键词:滕子京范仲淹初中语文

◆杨 益

(江苏常州武进庙桥初级中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杨 益

(江苏常州武进庙桥初级中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首先应精心设计好导入方式,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更能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镜。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方式

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云:“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当然,他说的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不过,这句话对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同样适用。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究竟如何导入呢?

一、悬疑导入

一节课的导入好似一场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和安排的有艺术性,富于变化,悬念迭起,往往能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住,很快调动他们的注意力,点燃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进入活跃的思维状态,开启智慧的闸门,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发现留给学生”,在学生还未能形成独立的发现意识时,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再次发现的过程,前阶段是学生发现答案,后阶段是学生发现新问题,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去设疑、解疑、质疑、释疑。

例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导入情境。“诺曼底”号是一只怎样的船?为什么会发生海难?海难发生时船上状况如何?船长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这场海难的结局如何?学生读完这篇小小说对文章内容有所感知,便直接进入对小说的赏析、品味阶段。学生自主提出疑问,师生互解疑难。在学习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提出哈尔威船长这样做是不值得的。针对截然相对的两种观点,学生分成两组,讨论、分析、辩论,经过一番较量,最终形成共识,此时再播放《泰坦尼克号》音乐和电影片断,刺激学生视觉感官,加深情感体验,让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而这一切,均是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生动、活泼、自然。

二、故事导入

故事、寓言富有一定的趣味性,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寓意深刻或幽默轻松的故事导入新课,把抽象的内容以浅显的形式引出来,能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绪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在讲授《岳阳楼记》时可以先讲述一个关于范仲淹和滕子京之间的小故事。北宋时范仲淹与滕子京同在朝中为官,且志同道合,后因二人提出改革政治、发展生产的主张,触犯了大官僚们的利益,这些权贵人物便多次在宋仁宗皇帝面前造谣中伤范、滕等人,因此他们相继被贬为地方官。滕子京被贬到岳阳,几年过去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是他重修古迹岳阳楼,找一个人写篇文章作序,滕子京想到了文采出众的好友范仲淹,于是,他找人画了一幅岳阳楼的形势图,写一封信派人快马驰送邓州。范仲淹对滕子京千里求文之举很感动,当晚以邓州好酒“览秀亭”招待信使,开怀畅饮到二更。范仲淹乘着酒兴,于花洲书院秉烛执笔,参照岳阳楼形势图,展开想象的翅膀,状物写景,一气呵成了岳阳楼记的前半部分。景物铺衬好了,接下来该抒发心情了,他便把原先想递呈给宋仁宗奏折中的核心观点融化到文章中去,便成全了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对于文章的写作背景有了初步了解后,再进入课文进行分析,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对于课文的思想内容的掌握与领会。

三、话题导入

话题式导课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先给学生设置相关话题,让学生围绕此话题进行辩论,借此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新课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导课方式。在学生热情高涨的辩论过程中,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观点,让学生先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最后再由此导入课文,使学生怀着满情趣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饶有兴趣地验证自己的观点,把握文章的中心。

例如,讲授《背影》之前,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我问学生:生活中,你是否感知过父爱?学生似乎一下子想不起来。我就谈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像你们这么大时,有一次为迎接考试,我点着灯在床上背书,准备熬夜,谁想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天已大亮,发现灯不知何时被谁关了,我很不高兴,就去责问正在准备早餐的父亲 (当时母亲生病),还责怪他不早点叫醒我,父亲只说了一句:不是想让你多睡一会儿嘛。当时我摔了门离家去上学,可是很快的流下眼泪。父亲宽厚博大的爱,让我从此知道不能再说伤他心的话,做出让他操心的事……我的真诚讲述赢得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共鸣让课堂的氛围变得灵动起来。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自由讨论,导入便得到了有效的升华。

四、多媒体导入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为导入新课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运用多媒体导入,可以较为直观地从形、声、色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能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增强学习知识的趣味性。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可以引起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如我在讲《望岳》一诗时,通过画面把泰山的相关图片打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先感受泰山的巍峨,再把泰山的远景、近景,仰望、俯瞰等各角度呈现,然后再进入学习的过程。虽然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但在刺激学生视觉的基础上,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了烘情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了条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是多媒体课件的导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必须从属于并服务整个教学过程,不宜过多过杂、喧宾夺主,否则反而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件本身上来。

五、结语

上课伊始,教师应该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短的时间,选用最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匠心的艺术再现,更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需要。在教学活动之前,学生存在着希望上好课的动力准备,心理学称此现象为“心向”,这种“心向”既强烈又短暂。因而,重视每堂课的导入设计,往往能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激发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导入虽然时间不长,几秒至几分钟,但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

[1]刘冬梅.初中语文导语设计略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5).

[2]庞淑平.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7).

猜你喜欢
滕子京范仲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范仲淹画粥苦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滕子京“欠条”建成岳阳楼
范仲淹苦读轶事
远在江湖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
“欺世盗名”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