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涂片在痰培养中的重要性

2011-08-15 00:42杜香山付秋云魏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涂片致病菌病原菌

杜香山 付秋云 魏霞

痰涂片在痰培养中的重要性

杜香山 付秋云 魏霞

在我院微生物实验室,痰培养占很大比例,留取痰标本又易受口咽部大量存在的细菌污染,痰标本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贻误诊断和治疗。

痰涂片;痰培养;致病菌

为了解痰涂片在痰培养中的临床价值,我们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收集的150份痰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镜检与常规培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与采取 痰标本均来自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共150例,要求患者清晨用凉开水或盐水反复漱口后,用力咳出深部痰,收取第二口痰入无菌盒内,在1 h内送检。

1.2 方法 用无菌环挑取痰液的可疑部分涂成薄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根据文献[1](磷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镜视野,白细胞≥25个/低倍镜视野)为合格标本,以此来判断痰标本是否合格,同时查找是否有细菌存在及细菌的染色结果、形态及种类,做出初步判断后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和中国蓝平板上,置35℃和CO2培养箱培养24~48 h,对主要致病菌、纯培养或优势生长菌,经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

2 结果

2.1 在150份痰标本中,合格标本为69份,合格率为46%,其中致病菌量多且细菌种类小于3种,有优势菌生长者61例,占合格标本的88%;不合格标本81例,占痰标本总数54%,其中致病菌量多且细菌种类小于3种,有优势菌生长者5例,占不合格标本的6%;

2.2 在69份合格标本中,涂片可见有意义细菌52份,而培养阳性46份,占合格标本的67%;未见细菌17份,培养阴性13份,占合格标本的19%;涂片与培养结果总符合率86%。

3 讨论

3.1 留取咳痰标本做细菌培养是我国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然而由于口咽部存在大量的定值菌,咯痰标本极易受其污染,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我院痰合格标本为46%,与文献[2]报道的84.6%有显著差距,说明我院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正确留痰的方法有待提高。

3.2 合格标本的病原菌检出率88%与不合格标本的病原菌检出率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痰涂片镜检筛查合格标本是提高培养阳性率和准确性的重要保障,不合格标本的培养既浪费时间、又不经济、还会延误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治,可见做好痰培养前的镜检是痰培养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

3.3 痰涂片镜检,可客观的反映细菌感染的真实状态,69份合格标本中,涂片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86%,且染色镜检发现的细菌与培养出来的优势菌有相当的一致性,说明痰涂片对分离出的致病菌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革兰氏染色涂片镜检是克服和避免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有效手段,避免单纯以生长某些特定细菌确定为病原菌而出现的与临床症状不符的现象。

3.4 痰涂片还可早期发现病原菌,如发现真菌和形态典型的细菌时,可以做出初步报告,第一时间向临床提供有效信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53.

[2] 野丽莉,张淑芳.266份痰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对比分析.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649-1650.

473000南阳医专第三附属医院

·综述·

猜你喜欢
涂片致病菌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Er:YAG激光对钛表面口腔致病菌的抗菌性能研究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