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导管血栓形成的处理体会

2011-08-15 00:42李素娜刘便潘丽娟张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9期
关键词:上机血流量尿激酶

李素娜 刘便 潘丽娟 张红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entral venOus tube,CVT)是近年来血液净化中建立通路的一项常用技术,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可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等多个部位留置,且对全身血流动学影响小,不会加重心力衰竭,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及移植血管内瘘无法建立患者的长期血管通路[1],但常常因为血栓的形成,导致血流量不足,透析不充分及透析过程中凝血等。我科通过对45例透析导管血栓形成的观察和护理,保证了透析的顺利进行,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为2008~2011年在我科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其中男23例次,女22例次,年龄为(55±8)岁,糖尿病肾病28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8例,高血压肾病4例,梗阻性肾病3例,狼疮性肾炎2。

本观察血栓形成的标准为:透析前用5 ml注射器回抽无回血,抽吸费力,上机后血流量低于150 ml/min。

1.2 方法 对于透析前用5 ml注射器回抽无回血,抽吸费力的患者,换做50 ml注射器反复进行用力负压抽吸,如果直接肉眼可见血栓抽出,可以直接进行上机治疗,血流量达250 ml/min。对于反复抽吸仍不见通畅的患者,一定要将封管盐水抽出后,再用尿激酶加生理盐水达到1万单位/ml的浓度,根据管路的容量再加上0.3 ml进行正压封管,30 min后抽出,通畅时可以直接上机透析,如果不通畅再按上述剂量重复一到两次。

2 结果

有5例患者经过多次负压抽吸,直接肉眼可见血栓抽出,直接进行上机治疗。有35例经过反复抽吸及一次封管后通畅,血流量达250 ml/min,另有5例患者经过两次封管后通畅血流量达250 ml/min。无一例拔管。无一例出血。

3 讨论

(CVT)血栓形成与患者长期卧床血流淤滞及患者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有关,与患者透析期间导管内注入肝素不足、肝素流失或血液反流入导管亦有关[2],因此平时要注意做好导管的护理,尽量避免血栓的形成如尽量不要弯腰,以防血液倒流堵塞导管。必要时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物,以降低管道堵塞发生率。导管一般不另作它用,如抽血、输液等,如果形成血栓,要争取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的透析需要;尿激酶尿激酶系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特异裂解血浆中纤溶酶原第560位精氨酸与561位缬氨酸间的肽键,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为纤溶酶,从而水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已成功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栓形成和脑血管栓塞、肢体周围动静脉血栓[3]因此尿激酶溶栓是一种简单安全的一种血管再通方法。通过负压抽吸和尿激酶溶栓,减轻了患者的心里及经济负担,保证了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1]王玉柱.血液净化通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83.

[2]徐兆萍.血液透析中.静脉导管溶栓效果观察.医学论坛,2008,29(1):80-81.

[3]林劲,吴明,李新明,等.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03,10(3):225-226.

猜你喜欢
上机血流量尿激酶
周金应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抖腿是健康行为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奇异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脑血流量估计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