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宫颈环型电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180例临床分析

2011-08-15 00:42王吉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0期
关键词:电刀阴道镜上皮

王吉群

以往对宫颈病变的治疗多采用破坏性治疗手段如冷冻、电凝以及激光等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子宫颈环型电切除术(LEEP)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LEEP因简单方便、出血少、标本边缘无碳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高频电刀是经由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电波(3.8 MHz),作用于接触组织后,因组织本身的阻抗吸收电波而产生瞬时高热,以完成各种切割止血的手术操作。其可以获得传统电刀达不到的精细手术效果,不会发生传统电刀的组织拉扯、碳化现象,可以获得不影响病理检查的完好的组织标本,对邻近组织伤害小。

该方法采用低电压、高电流以及细小的环型电刀切除宫颈病变,可在门诊进行,并提供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简便、易行,是宫颈病变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LEEP手术对180例各类宫颈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年龄25~55岁,平均40岁,均无生育要求,所有病例均经妇科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并对阴道镜下可疑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做宫颈活检。初步诊断宫颈肥大、重度糜烂(已行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宫颈腺囊肿138例,CINⅠ~Ⅱ级18例,宫颈息肉24例,共计180例,均采用LEEP治疗,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

1.2 治疗方法

1.2.1 LEEP手术适应证 ①宫颈局部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Ⅰ~Ⅱ级者。②重度宫颈糜烂曾行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无效者。③宫颈赘生物。④细胞学异常而阴道镜或活检结果不同诊断者。

1.2.2 手术方法 使用HF120型LEEP刀输出功率50 W,月经干净3~7 d内,所有患者查血常规、血凝、心电图,部分使用局部麻醉,部分未用麻醉均在阴道镜下施术,患者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暴露宫颈后宫颈涂5%碘液指示病变位置,将环型电刀放置在病变部位外侧5 mm的宫颈6点处与宫颈表面垂直切入,深度约5~20 mm,自下而上切除病变部位,若病变范围大,可多次运刀,止血采用针型或球型电极止血,碘伏棉球轻拭局部降温,创面敷明胶海绵,术后常规抗炎治疗1周,1周后复查,术后脱痂出血辅以抗炎止血,术后1、2、3个月月经净后复查。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手术时间为3~25 min,平均14 min,3例由于病变面积过大,病变部位组织脆且易出血,分多次切除,手术时间延长;1例凝血功能欠佳,创面止血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 5~30 ml,平均出血量18 ml。

2.2 病理学结果 上述180例患者切除组织均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宫颈炎142例,CIN 14例,炎性息肉20例,宫颈湿疣4例。

2.3 术后并发症处理 所有病例均不发热,大出血CINⅡ级1例,经抗炎止血局部纱布压迫治疗,术后无宫颈狭窄发生,宫颈柱状上皮外翻18例,二次手术3例.

3 讨论

宫颈病变是妇女的常见多发病,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湿疣、CIN等。50%以上的已婚妇女患宫颈糜烂,而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它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病理过程,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对妇女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宫颈病变以局部治疗为主,包括局部用药、手术治疗及激光治疗等,其目的均使宫颈表面的柱状上皮坏死、脱落,最后被新生鳞状上皮覆盖而愈合。

传统治疗宫颈疾病的方法有激光、冷冻、微波和红外线凝结等。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上述方法治疗宫颈疾病均有较高的复发率。而采用宫颈锥形手术完全切除宫颈可治愈一些宫颈疾病,但此手术需要在手术室进行操作,并且时间长、损伤大、出血多,需严格避孕,避免妊娠[2]。

LEEP高频电刀是电极尖端产生,利用LEEP金属丝接触身体组织,瞬间产生阻抗吸收电波,产生高热,使细胞内水分形成蒸汽波,而达到切割、止血效果,术后标本虽有一定的热损伤但不影响病理学诊断结果[3],是一种新开展的用以治疗宫颈病变的微创手术[4]。采用LEEP治疗的优点是:①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作用。②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靠,可在基层医疗单位的门诊手术室进行。③术中和术后出血少,轻微疼痛,术后瘢痕和感染等并发症少。④可完整保留整块标本用于病理诊断,减少早期宫颈癌的漏诊率。

本研究中,并发症主要是脱痂出血,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7~18 d,分析原因主要与采用球形电极反复止血所形成的厚痂,大片脱痂时出血,术后抗感染治疗不足,术后患者过度劳累等有关。因此为避免出血过多,施术者电凝一定要掌握好程度至创面微黄,避免反复电凝形成厚痂。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应用抗生素,嘱患者保证足够休息并随诊。

切除范围的大小:根据病变范围选择相应大的电切环切除病灶及周围组织约1 mm,对CIN患者切除深度为10~20 mm,宽度为病灶外1~5 mm标本边缘的病理检查结果,宫颈标本边缘受累与否是病变残留和复发的高危因素,术中尽量切除病灶;其次是宫颈柱状上皮外翻,宫颈柱状上皮外翻与术时锥切深度不够,没有形成锥顶有关,宫颈炎症也是LEEP的柱状上及外翻的一个因素,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有阴道炎症者应治愈后再手术,术前作好阴道准备,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积极抗感染等,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患者术后可保留生育功能,不影响妊娠,切除组织可行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宫颈癌早期诊断方面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手术[5]。

[1]于琴.LEEP环切电刀治疗宫颈疾病660例的临床分析.临床军医杂志,2009,37(5):839-840.

[2]樊庆泊,郞景和,沈铿.子宫颈环型电切操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方面的应用.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6):472-473.

[3]SadlerL,SaftlasA,Wang W,et al.Treatment fo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and risk ofpreter delivery.JAMA,2004,291(17):2100-2106.

[4]刘雅美.慢性宫颈炎电环宫颈切除术51例治疗体会.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1):113.

[5]钱子虎.宫颈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实用妇产科杂 志,2004,20(2):86.

猜你喜欢
电刀阴道镜上皮
医用高频电刀波峰因子质量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