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高压氧治疗时出现意外的护理对策

2011-08-15 00:42陈尊玲王文娟王建华周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0期
关键词:咽鼓管高压氧中毒

陈尊玲 王文娟 王建华 周萍

高压氧治疗是指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环境内机体吸入氧气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有效医疗方法[1]。特别对一些急性缺氧性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的有害气体中毒、颅脑外伤等疾病的治疗,疗效非常显著。我院从1998年开舱治疗以来,积累了十多年的治疗经验以及防治治疗时可能出现的意外的对策。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确保高压氧治疗安全的护理

高压氧舱是一个特殊的高压力密闭环境,舱内氧分压、氧浓度的升高相当大地增加了起火的危险程度。因此,把好入舱前的安全教育关及控制好舱内的氧浓度两方面非常重要。

1.1 对患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介绍高压氧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疑虑和紧张恐惧心理。

1.2 将舱内环境及递物筒、通讯设备(紧急呼叫)、灭火器、舱内紧急减压阀的使用情况逐一介绍,让患者熟悉。

1.3 所有入舱人员都必须更换全棉或阻燃衣服。禁止在舱内穿脱衣服。严禁火种带入舱内如火柴、打火机及产生电火花的玩具,手机、手表等易爆物品。

1.4 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佩戴面罩,并及时观察和调整。减少氧气的外漏,有利于控制舱内的氧浓度不超过23%(GBT12130-2005)。如舱内氧浓度升高,应大流量通风换气。如超过30%,则应停止吸氧,关闭供氧。

1.5 更为重要高 压氧治疗期间,患者和工作人员要时刻树立预防火灾的重要态度。

2 中耳气压伤预防及护理

中耳气压伤是由于中耳鼓室内压力不能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病理改变。是高压氧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1 入舱前询问患者有无防碍中耳调压的疾病,如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挑体肥大、鼻咽部息肉等阻塞或限制了咽鼓管的通气。需及时治疗和纠正,直到不影响咽鼓管开张,方可进行高压氧治疗。

2.2 治疗时做到对每一位入舱的患者和家属,都会一一地给予说明、指导吞咽、张口移动、打哈欠及捏鼻鼓耳等咽鼓管开通的方法,对于有鼻塞者,可用呋嘛滴鼻液滴鼻,哪侧耳朵不通,滴同侧的鼻子,并向这侧轻斜,使药物充分的吸收。如仍然通气受阻,一般疾病的患者不应进舱。必须治疗的特殊病例,可行鼓膜穿刺后,再进舱治疗。

2.3 控制加压速度:多数患者第一次入舱由于不熟悉高压氧环境,适应性差,咽鼓管开张动作不熟练,所以加压开始速度不能过快。在最初加压至0.03 MPa阶段时,加压易慢,升压每分钟0.003~0.006 MPa。在舱压0.03~0.06 MPa阶段时,升压每分钟0.006~0.008 MPa。在升压0.06 MPa以上时,加压可以稍快[2]。

2.4 加压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询问患者的耳朵痛没有。若患者发生耳痛,应随时停止升压。嘱患者捏鼻鼓耳直到耳朵不痛,再升压。如果无效,则应减压出舱。并瞩去五官科检查,此时大多已发生气压性中耳炎,需暂停不进行高压氧治疗。

3 氧中毒的预防及护理

因有文章报道,氧分压高,二氧化碳蓄积,可增加和加速氧中毒的发生[3]。

3.1 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接诊时首先询问患者有无氧中毒过敏史。

3.2 严格按照高压氧治疗程序为患者治疗,不随意变动治疗方案。常规的治疗压力为加压至0.1 MPa,吸氧30 min,休息10 min,再吸氧 30 min。

3.3 在稳压吸氧阶段,通过监视屏幕,密切观察每一位患者有无氧中毒及抽搐发作。

3.4 告知患者有不适的感觉要及时说。若患者出现恶心、头晕、烦躁不安、面肌及口角抽搐等氧中毒的症状。改吸空气与舱外联系,通风,尽早出舱,进行必要的抢救治疗。

4 减压病的预防及护理

治疗结束后,舱压由高压降至常压的过程,称为减压。需时20~30 min。

4.1 严格按照高压氧治疗方案进行减压,不得随意缩短减压时间或改变减压方案。临床上常用的有等速减压和阶段减压。

4.2 吸氧结束告知患者应自主呼吸,开始减压,绝对不能再鼓耳、屏气,耳朵有出气和胀的感觉都是正常现象。

4.3 减压时所有引流管及皮条均应开放。舱内输液应注意将莫菲氏滴管内液体注多,防止有气体进入静脉造成空气栓塞的危险。

4.4 减压时气体膨胀吸热,使舱温下降,应注意保温。胳膊等肢体及面部不要接触凉的台面及墙壁。

4.5 减压时对于卧床的患者,不能给予按摩,更不能给予拍背。所以减压过程中,更应坚守操作台前,随时注意舱内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预防减压病等意外的发生。

4.6 在减压过程中,胃肠道气体膨胀,可引起腹胀、腹痛。因此治疗前瞩患者适当控制饮食,选用不产气的食物和饮料。对于昏迷插胃管患者应在入舱前一小时注入食物,量不能太多。

4.7 减压出舱后,瞩患者休息十分钟左右,并应询问患者有无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不适,以便及早发现减压病的症状。对危重、昏迷患者减压出舱应通知主管医师接管。

总之,高压氧治疗的特殊方面,使对护理技术和管理方面均有特殊要求,必须严格遵守和高度重视。防患与未然,防微杜渐。

[1]王强,刘垒.高压氧医学教程.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1.

[2]刘子藩,易治.实用高压氧学.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苏心镜.实用护理学杂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9.

猜你喜欢
咽鼓管高压氧中毒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西游记》中毒记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