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6例临床分析

2011-08-15 00:42王秀艳马郁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0期
关键词:产儿酮体酮症

王秀艳 马郁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近年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母儿死亡率高。孕期筛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及维持血糖正常水平,对降低孕妇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1日住院分娩的DKA 36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1日在我院住院治疗并分娩、诊断DKA 36例。患者年龄25~41岁,平均29.46岁。初产妇30人,经产妇6人。均为单胎妊娠。孕周26~41周。

1.2 GDM诊断标准 以《妇产科学》第七版为标准。①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②OGTT4项值中有两项达到或超过标准。③任何一次血糖≥11.1 mmol/L及空腹血糖≥5.8 mmol/L。④OGTT4项值中有一项达到或超过标准可诊断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

1.3 DKA诊断标准 按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轻度指单纯酮症,无酸中毒发生,往往临床无任何症状。中度指伴发轻度或中度酸中毒者。重度指合并昏迷和(或)二氧化碳结合力<10 mmol/L。中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早期为四肢无力、极度口渴、多饮多尿,有时伴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呼出气体中有烂苹果味。随后因脱水严重表现少尿和皮肤干燥,进一步加重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表现,同时可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精神不振、烦躁、嗜睡甚至昏迷。化验血尿酮体阳性伴血糖升高,严重者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1]。

1.4 治疗 轻度酮症只需鼓励饮水,调整饮食及胰岛素用量。中重度者需进一步处理。①补液:必需快速补充足量液体,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原则上先快后慢。②胰岛素:是关键药物,应小剂量应用。③纠正电解质紊乱。④纠正酸中毒。⑤防治诱因。⑥处理并发症。

2 结果

36例孕妇妊娠≤28周6例,>28周~37周8例,≥37周22例;血糖最高27.2 mmol/L,尿酮体(++++),血PH最低7.2,血CO2CP最低16.5 mmol/L。入院后完善检查,监测生命体征,予补液、胰岛素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处理并发症等;胰岛素以0.1 U/(kg·h)的速度静脉点滴,血糖下降至13.9 mmol/L以下时,改用5%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以1∶4~6加入胰岛素维持,直至血糖、血气基本正常、尿酮体阴性。1例孕妇因孕27周:头痛、头晕、烦躁、恶心、呕吐入院,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呼吸、循环衰竭、心跳骤停,入院不足12 h死亡。7例围产儿死亡,有5例是因孕晚期发生死胎入院,检查后诊断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6例中剖宫产22例,分娩13例;早产11例,足月产24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例,羊水过多2例。经积极治疗,28例妊娠结局良好。产后6~12周复查OGTT,26例异常,9例正常。

3 讨论

3.1 DKA 是由于妊娠期复杂的代谢变化,加上高血糖及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进一步发展到脂肪分解加速,血中酮体急剧升高,以至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代谢综合征。DKA主要见于Ⅰ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以及未能及时诊断、治疗的GDM患者。因严重脱水引起低血压,酸中毒可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均可导致孕妇死亡,是GDM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另外DKA在孕早期使胎儿畸形率增加,孕中晚期可致胎儿宫内死亡,酮体还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据统计报道DKA发生率为1~3%,孕产妇死亡率1%,围产儿死亡率10~50%[2]。我院4年多来共收治GDM956例,发生DKA36例,发生率3.77%,孕妇死亡1例,死亡率2.78%,围产儿死亡7例,死亡率19.44%。死亡的孕妇孕期未正规产检,入院不足12 h,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循环衰竭,心跳骤停死亡。围产儿死亡中有5例是因孕晚期发生死胎入院,检查后诊断DKA。

3.2 胰岛素的应用 血糖升高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在细胞水平上葡萄糖利用障碍,加上孕中晚期胎盘分泌的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增加,包括胰高糖素、儿茶酚胺、皮质激素及生长激素等。资料表明骨骼肌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从而使血糖明显升高。胰岛素使用的目的主要是使血糖、脂肪代谢、酸碱平衡紊乱状态恢复正常,尽可能使其作用平衡,减少对患者的危险。最好使用人短效胰岛素。实验表明血浆胰岛素浓度达到10~20 mU/L时能阻止脂肪分解、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浓度100 mU/L时可阻止肝酮体生成;浓度200 mU/L时使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达到最大限度。病情严重时可先给予胰岛素10~20U静脉注射。我院以0.1 U/(kg·h)的速度静脉点滴,观察血糖以每小时4 mmol/L的速度下降。下降至13.9 mmol/L以下时,改用5%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以1:4-6加入胰岛素维持。DKA临床纠正标准:尿酮转阴,尿糖(+),血糖<11.1 mmol/L,血 PH >7.3,CO2CP >18 mmol/L。

3.3 胎儿监护 酮体分解成H+及有机离子可穿过胎盘,随酮症的加重,胎儿也会发生酸中毒。通过监护胎心率判断胎儿宫内状态。DKA常出现胎心监护变异减少或消失、加速消失或晚期减速表现,而母亲状况改善后,胎儿宫内情况可以好转,故不主张立即终止妊娠[3]。观察通过积极改善母亲状况后,母儿结局均良好。现我院产科门诊做到早孕查空腹血糖、中孕行OGTT检查、晚孕监测血糖,大大降低了DKA的发生。

[1]杨慧霞,徐先明,孙伟杰,等.妊娠合并糖尿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1-100.

[2]徐先明.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27):103-106.

[3]Parker JA,Conway DL.Diabetion ketoacidosis in pregnamcy.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2007,34(3):533-543.

猜你喜欢
产儿酮体酮症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尿酮体“±”或“+”代表啥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探索妊娠期糖尿病正规治疗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浅谈羊水过少与围产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