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分析

2011-08-15 00:42曲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6期
关键词:修补术穿孔选择性

曲军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普外科急腹症中之一,随着抗幽门螺旋杆菌类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受体阻滞剂广泛应用,外科治疗溃疡病例数显著减少,但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比例显著上升[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因发病急、病情重,常需紧急手术治疗。通过选取我科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6例,分别采用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或常规单纯修补术,探讨不同外科手术方法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6例,均经腹部X线检查及腹腔穿刺后确诊。其中男59例,女27例;年龄32~57岁,平均

47.6岁;穿孔时间4~53 h;腹腔积液量160~700 ml。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n=4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溃疡病史、穿孔时间及腹腔积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行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治疗。穿孔直径0.3~1.9 cm,平均直径0.7 cm。术后持续胃肠减压48 h,应用抗生素配合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次数、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均成功,均无中转开腹,1年内均痊愈,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

2.2 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如术后出血、腹腔脓肿、术后肠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口感染、伤口裂开和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是普外科急腹症中之一,属常见病、多发病。穿孔修补加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已逐渐广泛应用[2],能够确诊和有效处理并发症。穿孔修补加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最大优点是一次手术同时治愈溃疡和穿孔。主要适用于患者手术耐受性强,根治手术存在必要性。所以,临床针对身体状态良好、溃疡病史长、穿孔时间少于12 h、在满足手术适应证情况下,主张尽早实施根治性手术。本手术操作复杂,危险性较大,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3]。据报道,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早期采用穿孔修补加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联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术后效果优于单纯修补术。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均无中转开腹,1年内均痊愈,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腹腔脓肿、术后肠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如伤口感染、伤口裂开和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说明,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针对穿孔和溃疡有明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单纯修补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闰鹏辉.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附48例治疗分析).当代医学,2010,16(24):87-88.

[2]黄明德.58例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分析.中外医疗,2010,29(8):98-99.

[3]万石林,黄玉宝,曾新星,等.复杂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84例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49-50.

猜你喜欢
修补术穿孔选择性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选择性听力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选择性Bcl-2抑制剂ABT-199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疗增敏作用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