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5例

2011-08-15 00:42李桂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6期
关键词:桑寄生牛膝自理

李桂玲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临床上,特别是中、老年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近年来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中,均系本门诊患者,经CT确诊脑血栓、脑梗死。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7~78岁之间;病程最长12年,最短 3 d。

2 治疗方法

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药物组成:当归20 g,桃仁15 g,红花 15 g,丹参 20 g,赤芍 15 g,地龙 30 g,鸡血藤 15 g,柴胡15 g,水煎服。1剂/d,分3次温服。

加减:偏于气虚者,加黄芪50 g,白术20 g;偏肾虚者,加续断、桑寄生各15 g,牛膝20 g;痰浊壅盛者,加天麻15 g,全蝎20 g,石菖蒲 20 g。

3 疗效标准

治愈:语言流利,肢体功能恢复,能独立下地行走,生活自理或恢复正常工作。

好转:能理解或表达意图,肢体功能明显恢复,持杖可步行,生活基本自理。

无效:经上述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变。

4 疗效观察

本组45例,其中治愈20例,占44.4%,好转22例(占48.9%),无效3例(占9.7%),总有效率为93.3%。平均服药20剂。虽然其症状及病程的长短,体质的强弱等因素不同,均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说明活血化瘀治疗本病可靠。

5 病案举例

刘某,男,67岁,工人。主诉:语言不利,左半侧肢体瘫痪7年,伴有口眼歪斜,肢体麻木,耳鸣耳聋,反应迟钝。查体:形体略胖,表情呆滞,面色萎黄,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细。血压19.5/10.4 kPa,左侧肢体瘫痪,肌肉略萎缩,肌张力减弱。中医诊断:中风(血瘀兼肾虚)。治则:活血化瘀通络佐以补肾。处方:当归20 g,丹参15 g,赤芍15 g,地龙30 g,桑枝15 g,夏枯草 15 g,续断 20 g,桑寄生 15 g,牛膝 20 g,水煎服。上方服用10剂后,语言明显较入院时流利,肢体麻木减轻,但仍觉耳鸣、耳聋,上方加首乌20 g,柴胡15 g,连服20剂,患者自觉上症明显改善,可扶床下地活动。1个月后,生活基本自理,病告痊愈。

6 讨论

祖国医学发中风的认识较早,在《内经》中就有“薄厥”的论述,《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由此可见,血瘀则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苑者,郁也,血苑于上,即血郁于脑部。因此。在治疗上,应紧紧抓住血瘀这个致病的关键所在。在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通达经络之法,并根据其兼证的不同进行辨证施治,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是血液流变学改变,微循环及血小板等方面异常,而运用活血化瘀之法,恰恰能够改善微循环和抑制血小板的凝聚性,预防和治疗动静脉血栓,促进血栓溶解和侧肢循环形成,改善血运,减少缺血损伤等多方面功能。临床实践证明,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提高。

猜你喜欢
桑寄生牛膝自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牛膝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半寄生植物连载·一桑寄生
桑寄生茶的应用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牛膝化学成分及其对细胞增殖影响
不同寄主桑寄生药材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影响
我会“自理”啦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喵星人”占领名画
脑血栓患者应用Orem自理理论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