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民警良好的心理素质

2011-08-15 00:55张勇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宁波民警

张勇

(宁波车站派出所,浙江宁波315000)

浅谈培养民警良好的心理素质

张勇

(宁波车站派出所,浙江宁波315000)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及时、迅速、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要培养民警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方面要从组织层面入手,采取考核导警、从优待警、思想育警、定期轮岗等手段,加强对民警的关爱;另一方面,从民警自身入手,使他们找准定位、保持愉悦、直面非议、看淡得失等,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

心理素质;民警队伍建设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表现与反映,包括认识能力、情绪、情感、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方面。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下,过去并不常见的抑郁症、自杀事件不断上演,这些都是个人心理压力过大、心理素质较差、心理调节不够的反映,同时,也暴露出了社会对公民心理素质培养的忽视。警察是一项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各项公安保卫工作任务重、节奏快、要求高,民警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调节和及时化解,不仅会给民警自身及家庭带来不幸,而且将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形象与声誉。因此,培养和造就民警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前我们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民警目前的心理状况及工作表现

根据对本单位民警心理状况的了解和观察,笔者认为队伍总体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结合民警日常工作表现,可以归结为四类。

(一)脚踏实地、积极奋进型

这部分同志精神振奋,情绪稳定,心理素质过硬,业务工作熟练,其中既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民警,他们是单位里的骨干,或是某项工作的先进分子,也是完成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

(二)容易失控、缺乏定力型

这部分同志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工作顺手时积极创新进取,一旦遇到个人、家庭问题或工作失误,或得不到领导重视,前后表现就会判若两人。这些同志情绪不够稳定,心理素质不高,工作表现忽冷忽热,处于自我放纵的状态。

(三)患得患失、得过且过型

这部分同志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主观能动性不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推一推动一动,思想上缺少动力和压力,对个人得失计较过多,精神不振,平时处于“混日子”状态。

(四)胆小怕事、自我封闭型

这部分同志的优点在于能够坚守岗位,但因性格内向,业务能力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有自卑感,遇事瞻前顾后,不敢管理,又因各项业务指标的压力整天提心吊胆,且不善言辞,自我封闭,与同事交流少。

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对策

(一)从组织层面入手,切实做好关爱民警工作

笔者认为,应先从组织层面入手,切实增强对民警的关爱。一是规范工作目标考核。在主客观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为完成某项任务,被落实责任的人数量越少,责任越容易真正落实,责任人付出的力量也越大。因此,要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民警的潜能,首先必须科学合理地定岗、定人、定责。同时,考核的科学和规范有利于提高民警应对压力的能力。民警不仅关心自己的工作努力所得到的绝对报酬,而且会对自己的“付出与所得”和他人的“付出与所得”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与他人相比不平衡,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平感,这不仅会使民警士气低落、工作消极,还会造成离心倾向,阻碍民警归属感的形成,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增加队伍的不安定因素。二是切实落实从优待警措施。要尽可能地在政治、经济和福利待遇上向一线民警倾斜,如民警年休、正常休息、体检及健康预防、维权等,让民警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要积极组织民警疗养和集体活动,舒缓民警身心;要最大限度地关心关爱民警,真诚帮助民警解决子女入学、工作问题,适时慰问民警直系亲属,最大限度地解除民警的后顾之忧。三是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涵。要带着对民警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切实做到尊重民警、理解民警、关心民警。尊重、理解、关心的重要方面就是要依靠广大民警,把民警当主人,通过民警自我管理来激发民警的主人翁意识。要将民警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解开民警心结,陶冶民警情操,弘扬队伍正气,凝炼团队精神,增强单位合力,推动业务和队伍各项建设。四是实行定期轮岗轮换。结合所队实际和警种特点,采取组织安排、“双向”聘用、竞争上岗等办法,实行部分岗位一年或两年轮岗轮换制度,以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锻炼提高民警的业务综合技能和公安工作水平。

(二)从民警自身入手,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

1.找准自身定位。警察的性质,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安民警比其他公务员的要求更高、更严。选择警察职业,就选择了奉献,就选择了为人民服务。民警只有准确定位,心里才会多些平衡,少些失落;多些感恩,少些牢骚。一要满腔热情履行职责。承担责任和压力是每名铁路民警的天职。怕担责、怕辛苦、怕问题,难有成就。怨天地、怨命运、怨他人,难以进步。二要满腔热情迎战困难。困难是人品和素质的试金石。工作中存在困难是客观现实,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面对困难,笑对困难,化解困难,对一时难以解决或确实解决不了的,及时向领导汇报或向朋友倾诉,使压力得到有效宣泄。三要满腔热情扎实苦干。只有干,才能体现自身价值,要在“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上下工夫。

2.保持良好心态。心态决定命运。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有赖于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一要有自信。工作中总会有一些关口、难题、挫折、打击,因此,一定要有自信心。试想,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如果自己自信心都不足,怎么可能取得证据呢?单位里分配给你的工作指标,如果不相信自己能完成,怎么会有动力去做呢?信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成败,因此,要学会善于化压力为动力,变失望为希望。二要有诚心。与人交往,以诚相待。对旅客和群众要诚,不能冷硬横,不然不仅给自己造成心理紧张,还会影响铁路民警在群众中的形象;对同事要诚,在与同事相处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多看他们的长处,多想他们的难处;对领导要诚,既不在领导面前说三道四、诋毁他人,也不在同事中背后议论领导。三要有感恩之心。对待生活只有懂得感恩,少些抱怨,才会真正懂得尊重;领会责任,内心才会多一份和谐和温暖,少一份自私和贪婪。

3.理性对待非议。工作干得多,受到非议也多,这是民警普遍存在的观点。由于诬告陷害、群众的误解以及个别媒体不实的负面报道,干得多的民警受到非议的概率更高,从而身心疲惫,压力巨大。如2009年春运,宁波所抓获打击处理票贩人数在同类所中处于前列,但因媒体不实报道和有些旅客“热线”反映“宁波站票贩活动猖獗”,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和批评。因此,民警要理性对待非议,既要看到工作的不足之处,又要吸取教训,充分认识到负面舆论应对的重要性,化被动为主动。

4.坦然面对得失。有的民警认为,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却终身得不到提拔;有的民警认为,临近退休还没有解决升任主任科员问题;也有的民警认为,工作太辛苦,所得与付出不成比例。是怨天尤人、感叹自己入错行,还是坦然面对得失?笔者认为,我们还是要调整心态,一要戒贪欲。钱永远是赚不完的,官永远是当不到头的,钻牛角尖是徒增烦恼,要顺其自然,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能胡乱攀比,要懂得适度放弃。失与得是辩证对立统一关系,是一个基本规律。二要戒浮躁。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多读些好书,开阔视野,增强个人修养与定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非智力因素”。广大干部民警要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生活的主动参与者,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矫正消极情绪和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及时从容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待自己和他人,对待成功与失败,顺应社会变化,把工作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仪宏斌

D631

A

1009-3192(2011)01-0106-02

2010-08-30

张勇,男,浙江鄞县人,杭州铁路公安处宁波车站派出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宁波民警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