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病的防治

2011-08-15 00:49林鹏超辽宁省阜新市肉羊研发中心123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魏氏梭脓疱病羊

林鹏超 辽宁省阜新市肉羊研发中心 123000

吕福明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23000

马艳菲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23000

1 口蹄疫

它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1 流行特点

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该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该病入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该病传播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且春秋两季较多,尤其是春季。

1.2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1-7天,平均2-4天。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精神不振,口腔黏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黏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

1.3 防治措施

发病后要及时上报,确诊后划定疫点、疫区,由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扑杀销毁疫点内的病畜及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的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防止易感畜及其产品运输,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对威胁区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该病只能预防,无治疗药品,不准治疗。

2 羊快疫

该病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特征是羊突然发病,病程极短,真胃黏膜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2.1 流行特点

腐败梭菌常以芽孢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孢进入羊消化道,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的秋冬寒冷季节,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2 临床症状

羊突然发病,往往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即倒地死亡,常常在放牧途中或在牧场上死亡,也有早晨发现死在羊圈舍内。有的病羊离群独居,卧地不愿意走动,强迫其行走时则运步无力,运动失调。腹部臌胀,有疝痛表现。体温有的升高到41.5℃,有的体温正常。发病羊以极度衰竭、昏迷至发病后数分钟或几天内死亡。

2.3 防治措施

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搞预防注射。湿苗每年分春秋两次注射,干苗每年一次注射。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治疗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连用3-4天。或内服磺胺脒0.2g/kg体重,第二天减半,连用3-4天。

3 羊肠毒血症

该病由魏氏梭菌,又称产气夹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

3.1 流行特点

魏氏梭菌为土壤常在菌,羊采食被芽孢污染的水和饲草进入消化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结籽后呈散发性流行。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

3.2 临床症状

多数突然死亡。病程略长分两种类型,一类以抽搐为其特征,另一类是昏迷和静静死亡。前者突然倒地,四肢强烈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抽搐2-4小时死亡;后者病程不急,早期步态不稳,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症状,上下颌“咯咯”作响,继而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常3-4小时静静死去。

3.3 防治措施

预防参照羊快疫,治疗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200mL,小羊 50-80mL。

4 羊猝疽

该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4.1 流行特点

主要侵害绵羊,也可感染山羊,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羊均可感染,但6-24月龄的羊比其他羊发病率高。该病发生于成年绵羊,以1-2岁的绵羊发病较多。常见于低洼、沼泽地区,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性。

4.2 临床症状

C型魏氏梭菌随饲草和饮水进入消化道,在小肠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病程短,未见症状突然死亡,有时病羊掉群、卧地、衰弱或痉挛,数小时内死亡。

4.3 防治措施

预防参照羊快疫。治疗时对病程稍长的病羊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80-160万单位,每天2次;磺胺嘧啶灌服,每次5-6g/kg体重,连用3-4次;10-20%石灰乳灌服,每次50-100mL,连用1-2次;10%安钠咖10mL加于500-1000mL的5%葡萄糖中静脉注射。

5 羊传染性脓疱病

该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 (又称羊口疮病毒)引起,又称羊口疮。羔羊多群发,特征为口唇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5.1 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于秋季。所有品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羊只均可感染该病,其中3-6月龄羔羊更易感,传染很快,常见为群发,且病死率较高。成年羊发病较少,呈散发性传染。

5.2 临床症状

分三种类型:唇型、蹄型和外阴型。唇型:口唇嘴角部和鼻子部位形成丘疹、脓胞,溃破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无继发感染时1-2周痊愈,痂块脱落,皮肤新生肉芽不留瘢痕。严重的额面、眼睑、耳廓、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黏膜也有灰白或浅黄色的脓疱和烂斑。这时体温升高,还可能在肺脏、肝脏和乳房发生转移性病灶,继发肺炎或败血病而死亡。蹄型:多数单蹄叉、蹄冠系部形成脓疮。外阴型的少见。

5.3 防治措施

该病菌流行时病羊应隔离饲养,禁止放牧。圈舍每两天用百毒杀(或其他药也可)消毒1次,连用6-9天,防止病原体传播。可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痂垢,除去痂垢后再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然后涂2%龙胆紫、碘甘油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或呋喃本标软膏每日1-2次。口腔脓疱用0.1%-0.2%高锰酸钾或生理盐水冲冼创面后涂撒冰硼散,每天2次,连用7天,痊愈为止。继发咽炎或肺炎者,肌注青毒素或磺胺嘧啶钠。饲料中添加含硒生长素,能起预防作用。

猜你喜欢
魏氏梭脓疱病羊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猪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控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咳嗽怎么治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古田县兔魏氏梭菌病的调查与分析
十招巧识病羊
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测定在新生儿脓疱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