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学英语教学 培养多元读写能力

2011-08-15 00:49孙丽明
关键词:读写能力模态大学

孙丽明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 培养多元读写能力

孙丽明

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读写能力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们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必须从仅重视个体的心智向社会互动和社会实践发展,这就产生新的读写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来完成多模态的语言学习。

新读写能力;多元读写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不断地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读写能力认知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新读写能力的理论,认为,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下进行的读写活动才具有一定的意义,强调社会的互动和社会实践过程。换句话说,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以全新的多模态表达形式等重构语言信息资源,从而共同完成语言意义的建构。目前,在各种先进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多元读写能力已经逐渐成为评判人认知能力的一个新标准,也使得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要能够根据文化和语境的变化来建构语言的意义。

一、多元读写能力及其相关研究

多元读写能力是新读写能力研究的一个重点。新读写能力是指一种包括了认知技能和社会实践于一体的读写能力,它强调读写能力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实践,从而力图揭示读写的本质内涵——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进行孤立的阅读和理解。一般来说,读写能力分为独立模式和意识形态模式,而独立模式由于掩盖了读写实践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属性而不能称其为一种合适的读写工具。而意识形态模式则认为读写能力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环境。目前,关于新读写能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新进展,变得更为微观和具体化了,尤其是针对其中的多元读写能力等进行了更为丰富、详尽的研究。如昆士兰理工大学的Kathy Ann Mills通过研究提醒人们关注数字化环境下的新读写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对培养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事实上,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对新读写能力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最终已经通过相关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

事实上,关于多元读写能力的研究真正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次会议,由于会议地点社在美国的新伦敦,所以诞生了“新伦敦小组”的名称。该小组的成员都很清晰地看到时代的发展变化,认为英语教学必须适应发音,文化风格和专业程度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由此即诞生了“多元读写”这个名词。此后第二年,该小组的学者又联名发表了题为《多元读写教学法:设计社会未来》一文,希望基于此来帮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应付多种挑战,这正是多元读写研究的里程碑。至于多元读写的含义,目前的学术界有多种看法,但无论是何种解释,相对于传统读写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和延伸,即传统的读写更在意学生个人的认知行为,往往把其他模态给忽略了,因而常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多元读写则不仅包含了传统的读写能力,还扩展到其他的学习模态当中去,并且与先进的信息技术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密切联系。

二、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

多元读写能力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很多西方国家的重视,其雏形应该算是在澳大利亚,它于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实施一个名为 “教育研究网络中的读写能力”的研究计划。加拿大直到2003年才开始着手多元读写项目研究,美国和德国也随之开展了多元读写能力的研究与培养,并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而作为多元读写概念提出的新伦敦小组成员主张,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多元挑战带来的现实环境,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可以通过接触现有的多模态语篇、改造现有的语篇和设计新的语篇等方式来综合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读写能力。他们提出了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给学生设立多模态的语言学习环境。而针对大学英语课堂而言,多元读写可以分为情景操练,明确指导,批判性框定和改造式操练4个步骤。

鉴于多元读写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教学理念,我国还处于研究的初期,应用还谈不上成熟和完善。但笔者发现,南通大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示范点,实行的分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或多或少也体现了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理念,这为该理念的推广奠定了一定基础。比如说分层教学,主要体现了把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区别开来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网络自主学习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软件和先进的网络媒体来进行多元化的信息输入,让学生主动探索英语语言的奥妙所在,转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多元读写能力的研究将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读写能力研究和多元读写能力研究虽然很重要,但是我国相关的研究还处于初期和摸索阶段,而西方很多国家已经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的结论。因此,我国的教育界同仁必须高度重视起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甚至可以把该能力的培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广泛宣传推广,大力提高广大民众对多元读写能力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全力推动多元读写能力的研究理念和实践。

二是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扬长避短,锐意改革,摒弃弊端,努力学习和实践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多模态环境下接触和理解各种社会活动和经历,通过自我的建构来完成对于外面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能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全力摆脱那种满堂灌的被动式学习。

三是真正把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理念应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去,通过重新开发新读写课程和把多元读写能力培养写入英语教学大纲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并加强对于任课教师的多元读写能力培训,指导教师从心理和行动上真正重视起多元读写能力理念,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多元读写能力。此外,外面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媒体来帮助学生重构对于读写能力的理解,培养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回归学习的主体本位,教师只是发挥好自己的交互作用,可以综合使用语言、图像、图表、动作、颜色、音乐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外来文化,从而提高其在真实环境中习得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还要充分认识到,任何一个教学模式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来完善。因此,多元读写能力培养也必须重新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多元读写评价体系,要超越传统的只重视一般性和事实性的词典式考查模式,而是要把重点转移到对学生交际的多模态性,多媒体性以及社会实践性方面上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角度来设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更多的关注过程性评价。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在不断深化,而新读写能力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必将给大学英语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读写能力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读写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实践过程,让英语读写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发挥特定的含义,而不是孤立的阅读和理解英语语言。虽说我国目前的多元读写能力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积极组织专家提高教师对于多元读写能力的重视度,以提高教师的多元读写能力为基础,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士认识到多元读写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行动起来。此外,学校还可以把多元读写能力培养写入教学大纲,在充分提供学生必备的技术和信息工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接触多模态的话语以适应文化多元化和语言多样化的发展大趋势,并建立起一个相应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最终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新的生机。

[1]Kress G.Multimodality[A].In Cope B&Kalantzis M.MultiliteKracies:Literacy Learning and the Design of Social Futures [C].London Rutledge,2000

[2]Mills K N.A Review of the“Digital Turn”in the New Literacy Studi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0,(2): 246-271

[3]Street B.What s“new”in New Literacy Studies?[J].Current Issue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2003,(2):77-91

[4]Street B.Recent applications of New Literacy Studies in educational contexts[J].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2005,(4):417-423

[5]陈映苹.从一次国际会议解读多元识读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6]葛俊丽,罗晓燕.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新视角:多元识读教学法[J].外语界,2010.(5).

H319.1

A

1673-1999(2011)24-0189-02

孙丽明,江苏如皋人,女,南通大学(江苏南通 226007)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

2011-10-16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模态大学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留白”是个大学问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