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殖模式看我国兔产业的发展方向

2011-08-15 00:49河南省畜牧局450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年8期
关键词:兔业祖代公兔

佚 名 河南省畜牧局 450000

从养殖总量上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养兔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10年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球肉兔屠宰量114941万只,兔肉产量164.4937万吨,其中中国70万吨,占世界兔肉总产量的42.55%。与其他肉类相比,我国兔肉产量占全国肉类总产量始终没有超过1%。据中国肉类协会2010年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兔肉总产量63.6万吨,仅占肉类总产量的0.83%,预计2010年我国兔肉总产量能达到70万吨,也达不到占肉类总产量1%的比重。而在西班牙,兔肉总产量占其肉类总产量的3%。所以,无论从人均消费兔产品的数量上比较,还是从兔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来讲,我国兔产业还是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从生产效益上来看,我国则远落后于欧洲的养兔发达国家。据与本公司合资的法国欧洲兔业育种有限公司(EUROLAP)的专家介绍,在法国,种母兔年均繁殖8-8.5窝,种母兔只均贡献出栏商品兔55-60只。而我国大多数的规模化肉兔养殖场的生产水平是“事倍功半”的,种母兔年均仅繁殖5-6窝,种母兔只均贡献出栏商品兔只有25-30只,差距是巨大的。

面对着如此之大的发展空间和如此之大的效益差距,我们应当从兔产业养殖模式上作深层次的思考,探讨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我国从养兔大国发展成为养兔强国。

我国的兔业养殖模式有三种,分别是:庭院式养殖(也称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养殖)、规模化养殖(也称集约化养殖、标准化养殖等等)和工厂化养殖(即全进全出循环繁育模式)。区分养殖模式的标准主要是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前两种模式的效率和效果相当,区别不大,后一种则是有着革命性的变化,比前两种模式的效率和效果高出一倍。

庭院式养殖模式,每天的工作内容基本上是发情鉴定、配种、上料、给水、清粪、打扫卫生和做其他杂活,有时会进行免疫、治疗、接生、护理仔兔、出栏等。母兔年均繁殖6-7窝,母兔只均年贡献出栏商品兔25-30只。

规模化养殖模式,每天的工作内容与庭院式养殖相似。有所不同的是,由于养殖规模比庭院式养殖大,几乎每天都要做发情鉴定、配种、上料、给水、清粪、免疫、治疗、接生、护理仔兔、打扫卫生、出栏和做其他杂活等。由于几乎每天都有配种,则几乎每天都有仔兔出生,每天需要安排人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值班,护理刚刚出生的仔兔。在免疫方面,需要攒够一定数量的仔兔后打疫苗,但是日龄的差异造成免疫后抗体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兔虽然打了疫苗,但因错过最佳免疫日龄而出现该病的亚临床症状或非典型症状。出栏的时候也是攒够了数量,以节省运费,但是出栏商品兔的体重差异较大,屠宰后产品规格不一,屠宰率在45%左右(不含头,全净膛),产品规格不一致,需要专门分拣,耗工费时。每个饲养人员能够负责饲养150只母兔,或者负责1500只商品兔的养殖,饲养人员工作繁重,每天工作在10个小时以上。饲养种兔的公母比例在1∶8-10。母兔年均繁殖5-6窝,母兔只均年贡献出栏商品兔25只左右。

工厂化养殖模式,在年初时就制定了全年的工作计划,每天做什么工作都确定下来,每周进行一次人工授精,接生、免疫、出栏等工作都是有计划地进行,每天的工作内容单一且有计划。每个饲养人员能够负责饲养300-400只母兔,或者3000只商品兔。饲养人员每天工作8小时,轻松做完计划内的工作。饲养种兔的公母比例在1∶60-80,甚至大部分的养殖场不饲养种公兔,精液由人工授精技术中心提供。母兔年均繁殖7-8窝,母兔只均年贡献出栏商品兔55只左右。每周出栏一批商品兔,屠宰率在50%左右(不含头,全净膛),产品规格一致,便于食品的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养殖模式的核心在于实现了全进全出循环繁育的批次化生产,根据母兔两次人工授精间隔时间的不同,可分为42天繁育模式(产后11天人工授精)或者49天繁育模式(产后18天人工授精),在欧洲部分养殖企业实现了产后4天人工授精、产后28天断奶的35天繁育模式。全进全出循环繁育模式,需要优良品种的支撑,也需要达标饲料的配合,否则母兔体况不佳,无法连续繁殖。所有笼舍都具有繁殖和育肥功能,不再区分种兔专用或者商品兔专用,提高了笼舍的利用率。所有笼舍每隔70天左右彻底清洗消毒一次并短期空栏,疾病防控到位,家兔各生理阶段的成活率均达到95%左右,甚至更高。

全进全出的循环繁育模式是畜牧业科学管理的规范,作为发展相对落后的我国兔产业,要向家禽、生猪行业学习,学会这种养殖模式。我国兔产业要高效发展,必须有优良的品种、达标的饲料、舒适的笼舍和科学的管理这“四条腿”的支撑。笔者现就从这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全进全出循环繁育模式。

1 优良的品种

全进全出循环繁育模式是一种高强度的繁育模式,离不开优良品种的支持。我国是世界兔业引种大国,几乎所有的优良种兔都曾经被引进到中国,但是我国却一直没有走出“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怪圈。兔业普遍存在的“炒种现象”,既说明兔业生产对优良种兔的迫切需求,优良品种还没有普及,也说明兔业养殖者对良种的高度重视。如今科技的进步已经使“种业”从“纯种时代”进入到“配套系时代”,不论是农作物种子还是种畜禽均是如此。但是我国兔业的从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了解配套系,也不了解配套系是如何“配套”的。

配套系的全称是杂交配套系,是由育种环节、制种环节和生产环节组成,具有专业化分工非常清晰的繁育模式(分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两种繁育模式),分别有曾祖代(GGP)、祖代(GP)、父母代(PS)和商品代几个代次。

育种环节由育种公司的原种场完成,严格根据育种方案和选种标准进行不断的选育,保持家系的多样性和优良基因的准确遗传,在性能上每年都有稍许的进展,多年的积累便成就了产品的升级。育种环节饲养曾祖代(也称原种),曾祖代由承担不同遗传角色的专门化品系 (1ine)组成,如父系(paterna1 1ine)和母系(materna1 1ine)。每一个专门化品系都是为配套系的杂交组合而专门培育的性能稳定的纯种。如果某配套系由3个或4个专门化品系组成,则可称此配套系为三系配套 (3-way cross)或四系配套(4-way cross)。育种环节的产品有两种,一种是最优秀的约5%比例的种兔,用于曾祖代自身的更新,另一种是约20%-25%的优良品质的种兔,作为祖代种兔出售,祖代种兔也是纯种,但是只有单性别,即父系优选公兔留种,母系优选母兔留种。父系的母兔淘汰,母系的公兔淘汰,约有70%-75%的没有选为种兔的兔只淘汰,育肥之后屠宰。育种环节是纯种繁育的过程,也是专业性最强的环节,其卫生管理也最为严格,确保育种数据不受疾病的干扰,也确保不把疾病传染到下游环节。

制种环节由祖代场完成。祖代场饲养祖代种兔,祖代种兔为纯种单性别,分别是父系公兔和母系母兔。祖代场以杂交繁育的形式生产父母代种兔,父母代种兔是杂种,分杂交父系和杂交母系,杂交父系优选公兔留为父母代种公兔,杂交母系优选母兔为父母代种母兔(选种率为25%-30%),其余没有选为种兔的杂交父系公兔和杂交母系母兔以及杂交父系的母兔和杂交母系的公兔 (俗通称反系)均淘汰,育肥屠宰。制种环节的专业性也比较强,需严格按照配套系的杂交组合方案进行杂交繁育,不可乱套。制种环节也需要严格的卫生管理,避免将疾病传到父母代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值得提醒业内人士的是,国内某些祖代场声称自己从国外引进的祖代种兔是原种兔,声称自己的祖代场是原种场,这是不专业的表现,也有误导公众的嫌疑。以伊拉肉兔配套系为例,伊拉曾祖代场即原种场在世界上只有两个,一个在法国布列塔尼大区的雷恩市,负责供应欧洲及周边市场,另一个在我国山东省的青岛市,负责供应亚洲市场,这两个均为环境可控的高标准育种场,而我国境内没有第二个伊拉肉兔配套系原种场。

生产环节是由父母代种兔场和商品兔育肥场完成的,是饲养父母代种兔、繁殖商品兔的过程。生产环节也是杂交繁育,是杂种再杂交,体现最终的杂种优势。商品代只能作为商品兔育肥而不能再作为种兔繁殖,有“好事者”或所谓“不信邪”的人偏要试试,也有不法商贩欺骗养殖户,用商品兔冒充种兔牟取暴利,结果都让养殖者遭受了损失。有人统计,用商品兔留种繁育,其生产性能下降30%左右,甚至下降更多,且母性很差,成活率偏低,产生了杂交劣势。而配套系种兔比普通纯种兔的生产性能(如产活仔数和成活率)提高的幅度约20%左右。另外,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种兔的代次越高性能越好,这也是一种误解。其实杂交配套系的最优异的繁殖性能体现在父母代,父母代种母兔与曾祖代和祖代的种母兔相比,产仔数最多、母性最好、奶水最足、抗病力强;杂交配套系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的最佳体现是在商品代,商品代的生长速度最快、抗病力最强、肉质最好。这就是配套系的优势,也称杂种优势。配套系繁育和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执行育种公司制定的杂交组合方案,否则配套系就成了“乱套系”,最终良种退化甚至消失,走进“不断引进-不断退化”的怪圈。

众所周知,优良品种是兔业生产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没有良种,生产效益得不到有效提高,甚至出现亏损。然而,有了良种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带来损失。据笔者了解,绝大多数的兔业养殖企业没有引种隔离场,良种引回来后不经过隔离检疫的过程,使疾病得不到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如果一个新建设的养殖场因引种不慎而被污染,这是很糟糕的事情,经过多年不断的引种,这个养殖场变成了各种疾病的集散地。这种情况的发生,种兔供应商和引种企业均有责任,种兔供应商自身的种兔场管理不善,甚至有皮肤疾病(真菌病、疥螨病)、呼吸道疾病(鼻炎、肺炎)、消化道疾病等长期存在,或者有疾病净化的措施但不彻底,通过输出种兔将疾病扩散出去。我国目前急需在立法和执法两个层面对种兔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监督管理,强制净化可以通过种兔传播的疾病,坚决取缔没有资质及有资质但管理不规范的种兔企业,保护全体兔业养殖者的利益不受侵犯,提高良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兔业祖代公兔
北京农效禽业引进13000套伊莎祖代鸡
种公兔生产管理技术
2018年祖代鸡更新情况及对市场影响
立足产业优势 振兴兔业经济
怎样养好种公兔
射阳拓展“强富美高”兔产业
沈阳华美完成2016年首批海兰褐祖代种鸡引种工作
宁远县兔业生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白羽肉鸡产业量化分析深度研究报告
提升种公兔精液品质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