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困惑

2011-08-15 00:43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

张 涤

(吉林省四平市中小学德育办公室,吉林 四平136000)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困惑

张 涤

(吉林省四平市中小学德育办公室,吉林 四平136000)

虽然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伦理学,但其中存在诸多的道德困惑,如中道的困惑、道德目的的困惑、快乐的困惑等,产生这些困惑有他本人及文本、历史、人生和他运用的方法等诸多原因,只有我们从认识态度、思想内容、生活现实等方面破解了这些困惑,才能汲取他的伦理智慧,创建我们自己幸福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道德困惑;原因;破解

亚里士多德不但创立了伦理学这门学科,而且撰写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本伦理学著作。他的思想源源流长,几乎影响到后世每一个研究伦理学的人。当然,他不是一个完美的圣人,虽然他对许多问题的论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就其自身而言,却充满了困惑。

一、困惑

古希腊人非常崇尚智慧,对任何问题都喜欢作深度沉思,因此,智慧家、思想家层出不穷,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然而,他们智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充满思想的创造性,而缺少真理的可靠性,亚里士多德就是这种智慧的典型代表,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他智慧的火花到处闪烁,思想的光辉也耀眼夺目,但也充满了困惑。

(一)中道的困惑

中道是亚里士多德给予人们印象最鲜明的一个概念,也最接近人们对德行的一般认识。关于中道,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说的:“我们所说的伦理德性,它是关于感受和行为的,在这里面就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间。”“德性就是中庸,是对中间的命中。”“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德性就是中间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1]接着他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的中间性,慷慨是浪费和吝啬的中间性,自尊是傲慢和自卑的中间性,温良是暴戾和萎靡的中间性,文雅是粗野和卑屈的中间性,谦恭是无耻和怕羞的中间性,节制是放纵和禁欲中间性,等等。后来,人们把他的中道说概括成一个简单的公式:德性=中道,恶=过度或不及。这似乎就是一个非常简明的判定人们善恶的确凿尺码。然而,当我们稍加思考,这样的公式立即就充满了困惑,就连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发现了这个公式有很大问题,从而造致后人很多攻击。

1.一个简单的常识就是,不是所有行为都有过度和不及之分,如亚里士多德说:“人们在享乐上几乎没有不足。”[2]而且有些行为总在德性范围内,如助人为乐,而有些行为总在恶性范围内,如怨恨、无耻、嫉妒、偷窃、暗杀等。尽管亚里士多德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又难以提供一个原则或准则,说明哪类行为是可分的,哪类行为总在德性范围内,哪类行为总在恶性范围内。所以,有人指出,他“这种分类越来越显得是一个武断的构造物。”[2](P104)“因此,这个学说最终显得充其量不过展示了不同程度的有用性,而对于德性的特征,却几乎没有揭示出在逻辑上是必然的东西。”[2](P103)

2.既然我们要对一定的行为分出不及、中道和过度,那么我们就必须先期给出进行这种分类的标准,但亚里士多德没有给出这样的标准。不依据任何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不但没有逻辑上的依据,而且会陷入混乱。比如,就慷慨这一德性而言,亚里士多德就讲过这样一段话:“所谓慷慨就是物资方面的慷慨,这不在所给予东西的数量,而在于给予者的品质,给予要与自己的物资相适应。如若可给的东西很少,一个只给予很少东西的人,并不失是慷慨的。”[2](P70)很明显,慷慨这一德性是以“富人”为标准而言的,穷人就不存在这样的德性。而麦金太尔又指出,慷慨是挥霍和吝啬的中道,但“挥霍是在给出方面的过度,所得方面的不足,吝啬是在所得方面的过度,给出方面的不足。由此可见,这些根本不是相同情感或行为的过度和不足。”[2](P103)这也是缺乏一定的标准而引起的混乱。

3.更大的一个问题是,德性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原则,如果脱离了具体的环境,任何对德性的定义都可能是荒谬的。麦金太尔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这一点,他说:“亚里士多德并不像他似乎认为的那样认为,对于情感或行为,若与一定的环境不相关,就只有一个并且仅有一个正确的选择。在一定场合是勇敢的行为在另一场合可能是鲁莽的,在第三个场合则可能是懦弱的行为。”[2](P103)“在这里,关于过度和不足的观点无济于事。”[2](P104)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只是一个美丽的图式,一旦来到实际生活中,连他本人都陷入了无边的困惑,要想以此评判和指导人的行为就更加困难了。

(二)道德目的的困惑

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是道德动物,不讲道德,很难保证在人的层次上生活,但讲道德的目的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同样陷入了困惑。综观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我们发现他的道德目的是按至善—幸福—德性—理性—沉思这样的路线不断转移,最后落入沉思这样极其狭窄的领域,从而失去大众化的意义。

1.至善。“各种技艺,各门学科,并且同样,每个行为和每个计划,似乎其目的都在于某种善,因此,善已经清楚地表达在一切事物所求知的目的中。”[2](P92)这是《尼各马科伦理学》的开篇词,在这段开篇词中,亚里士多德直言不讳地表明,善是一切事物的目的,自然也是人类道德的目的。这一看似明白无误的表述,却充满了迷雾,它几乎就成了亚里士多德道德困惑的总根源。对至善他是这样描述的:“假如在我们的行为领域所追求的那些目的中有某个目的,是由于这目的本身的缘故才欲求它,并且由于它的缘故而追求别的东西,而且假如由于别的东西的缘故,我们不选择任何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做无穷的选择,以致所有欲望都是空虚的无益的——那么,很显然,这就是至善和所有善目中的最好者。”[2](P94)这是一个非常晦涩的描述,以至于“令人一时无法确定,是有还是没有这样一种善。”[2](P94)这一描述具有三层意思,第一,它是由于自身的缘故而被我们追求;第二,我们之所以追求别的东西是因为这些东西可以达到它;第三,达不到它的任何东西,我们都没有必要追求。那么,回到现实中,当亚里士多德领着我们寻找这样的东西的时候,他却立即就把目标转移了。

2.幸福。亚里士多德说:“既然一切知识、一切抉择都追求某种善,那么政治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行为所能达到的一切善的顶点又是什么呢?从名称上说,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是幸福。”[1](P4)然而当他接着回答什么是幸福的时候,幸福的概念立即就破碎了,他说:“一般人把幸福看作某种实在的或显而易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不同的人认为是不同的东西,同一个人也经常把不同的东西当作幸福。在生病的时候,他就把健康当作幸福,在贫穷的时候,他就把财富当作幸福;有一些人,由于感到自己的无知,会对那种宏大高远的理想感到惊羡……”[1](P4)虽然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确切的幸福观:“我们现在主张就是无待而有,它使生活变得愉快,不感匮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1](P11)而当他为幸福寻找确切的涵义的时候,他看到了许多观点:“有些人说,幸福就是生活,有些人说幸福就是审慎,另外一些人则把智慧当作幸福,还有一些人把其中的一项与快乐结合,至少把快乐当作不可缺少的因素。此外,还有人把外在的好运气也加进来。”[1](P14)而他把幸福定义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1](P14)显然,他把道德的目的又转向了德性。

3.德性。亚里士多德要求人们终其一生追求德性的完满,但几乎与处理幸福问题一样,当谈到如何获得德性的时候,他又把德性分散到了各个德目上:善良、公正、自由等,在这众多的德性中,他提出了一个自然主义的德性观:“一切德性,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就不但要使这东西良好,并且要给予他优秀的功能。例如,眼睛的德性,就不但使眼睛明亮,还要使它的功能良好(眼睛的德性,就意味着视力敏锐)。马的德性也是这样,它要马成为一匹良马,并且善于奔跑,驮着他的骑手冲向敌人。”[1](P14)以此类推,人的优秀功能是什么,他在政治学当中有一段话说的非常明确:“人的功能,决不仅是生命。因为甚至植物也有生命。我们所求解的,乃是人特有的功能。因此,生长养育的生命,不能算作人的特殊功能。其次,有所谓感觉生命,也不能算做人的特殊功能,因为甚至牛、马及一切动物也都具有。人的特殊功能是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3]这样,他又把道德目的转向理性了。

4.理性。亚里士多德对理性情有独钟,“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就在于运用理性,人类所特有的卓越之处就在于正确而熟练地运用理性。”[2](P99)而如何把理性贯穿在人的实际生活中,亚里士多德引进了灵魂概念,尽管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的划分比较细致,但灵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理性,另一部分是感性,而亚里士多德这样说的目的就是要感性合乎理性,或者让理性支配感性。显然,人的卓越之处就在于始终过着有理性的生活。但当谈及理性自身的时候,亚里士多德说:“理性表现在两类活动中:在思想中,理性构成活动本身;在与思想活动相区别的那些活动中,我们可能做得到也可能做不到遵从理性的戒律。”[2](P100-101)前者亚里士多德称为理智德性,后者亚里士多德称为实践德性,如何达到实践德性,亚里士多德又回到了他的“中道”原则上,即按中道原则行事就能获得实践德性,如何获得理智德性,亚里士多德说:“体现理性本质特征的活动是沉思。”[2](P123)这样,他又转向了沉思。

5.沉思。亚里士多德说,沉思的对象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除了需要闲暇、适度的财富做保障外,它还与神明有关,体现了人类理智的光辉,是人类最快乐的活动,也是人类生活之全部意义的最高点。然而,这个最高点只“体现在一个有着适当收入的爱沉思的哲学家的活动中。”[2](P124)这样,问题马上就产生了:“可是,谁能有这种程度的闲暇、财富、谁能这般地超脱于世事之外?很清楚,只有少数人。”[2](P124)这种与绝大多数人没有关系的目的还能算目的吗?所以,麦金太尔的批评是非常中肯的:“在论证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的概念的光辉渐渐黯淡,最终变成了为这种非常狭窄的人类存在方式作辩护。”[2](P124)

(三)快乐的困惑

古希腊人既讲究思想的智慧,又注重生活的快乐,所以快乐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亚里士多德也特别看重快乐。但在关于快乐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既肯定,又否定,显得矛盾重重。

1.对快乐和幸福关系的困惑。快乐和幸福从来都是两个胶合不清的概念,亚里士多德也从来没有仔细区分过这两个概念。亚里士多德曾在两个向度上试图界定快乐,一个是在目的意义上,认为快乐就是至善,因为人人都追求快乐;另一个是在获得意义上,认为快乐就存在于人们未受阻碍的活动中,因为人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活动受到阻碍。我们暂且不论这种界定多么不严格,就与幸福的关系而言,他并没有划清与幸福的界限,因而导致他常常把幸福与快乐混同使用:快乐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快乐。当然,在更多的情况下,他认为二者是不同的,幸福多侧重于理性,快乐多侧重于感性,幸福要终其一生,快乐仅在一时,幸福是其他活动的目的,快乐是其他活动的伴随物。但这种区分又常常被他打破,比如他说:“一燕不成夏,一时良辰并非终日美景,所以,过一日好日子或者有短期好光景并不使一个人有福而快乐。”[2](P99)在这里,快乐就变成了长远的事情,再比如他说:“哲学以其纯洁和经久而具有惊人的快乐。”[1](P224)在这里,快乐又是目的意义上的事情。

2.对快乐是否可以作为人生目的的困惑。亚里士多德很不赞同把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例如他说:“许多人选择了一种像牲口那样的生活,这表明他们完全把自己看作奴隶。”[2](P96)这是对人们追求快乐最严厉的指责,因为追求快乐使人一直受感性欲望的支配,沦为和畜生一般的生活;同时,他也明确表达过一个观点:“快乐是目的的伴随物,就像年轻人脸上的红润。”[2](P123)即我们追求某种目的附带地带来了快乐,并不是我们追求快乐而附带地达到了某种目的。然而,在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又认为快乐还可以作为人生的目的,因为“快乐不仅几乎被所有的人追求,因而似乎是一个普遍的目的;而且快乐也不能是达到任何别的目的的一个手段。”[2](P122)同时,他也认为没有一个具体的活动或一类活动被说成是获得快乐的固定方式,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都有快乐,这也说明快乐可以成为人们的普遍目的。

3.对快乐是肯定还是否定的困惑。亚里士多德在是否可以把快乐作为人生目的问题上的困惑自然就带来了对快乐是否肯定的困惑。同样,他明显地不赞成快乐,为此他讲了非常多道理:“快乐之所完全不是善,首先由于一切快乐生成为感性自然,而生成与其目的在种上是不同的,正如营造术和房屋一样。其次,节制的人避免快乐。再其次,明知的人追求的是无痛苦,却不愿追求快乐。再其次,快乐妨碍明智者的思维,享乐越多,则妨碍越大,例如性行为中的快乐,在这时候,无论什么人都不能进行思维。再其次,一切善都是技术的成果,却没有制造快乐的技术。再其次,儿童和兽类只追求快乐。”“快乐之所以不都是好事情,首先,有的快乐是可耻的、下流的,有些是有害的,有些是导致疾病的。快乐之所以不是最高的善,是由于快乐是生成而不是目的。”[1](P156)然而,他并是要人们纯粹放弃快乐,相反,他还给予快乐以很高的地位,一方面,他说:“自然最大的特点看来就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1](P170)亚里士多德基本上是一个自然主义者,在这里,他就给快乐以非常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他又说:“伦理德性就是关于快乐与痛苦的德性。”[1](P28)“不论是德性,还是政治都以处理快乐和痛苦为己任,对这些事情处理得好,就是善良的人,处理得不好,就是邪恶的人。”[1](P30)这样,他就几乎把快乐看成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了,因此,在他的著作中,他用大量的文字来论述人们到底应该怎样获得快乐。

二、原因

亚里士多德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巨人。黑格尔盛赞他是“从来最多才最渊博(最深刻)的科学天才之一”,“一个在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应当把他和柏拉图称为“人类的导师,如果世界上有这种人的话。”[4](P269)他的伦理学思想能出现如此的多的困惑,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一)本人的原因

古希腊的思想家的著述研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就亚里士多德而言,从总体上讲,他“不是一个体系型哲学家,而是问题型思想家。他从事哲学思想的目的,并不是像柏拉图那样试图建立一个独断的体系,而是不断地探索各种问题。所以,他习惯于先提出问题,然后多角度、多方面地详尽分析,尝试性地得出答案;如果某个答案不合事实或不合道理,他便放弃之,然后沿着另一条思路重新开始。这就使得他的学说往往没有首尾一贯的结论,给人以折中调和甚至矛盾混乱的印象。”[5](P112)因为这种独特的风格,在他的伦理学中出现各种困惑,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二)文本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著述,几乎都是在讲学中形成的,而且他习惯和学生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此他的著作不是为了出版而精心修饰的作品,而是供讲课用的笔记和手稿,其中很多又是他的学生整理出来的。同时由于政治原因,他的手稿历经劫难,损失很大,据说他的全部著作多达1000多卷,但流传下来的只有47篇,而且长时间湮没,直到他死后300多年,才由逍遥学派第十一位领袖安德罗尼科正式整理编撰,其中年代顺序、是否是他本人的手稿都比较混乱。再加上语言上的差异和翻译上的疏漏,要期望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出现概念严谨、体系完整、没有矛盾的理论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历史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所在的雅典地处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汇之处,各地文明汇聚激荡,交流发展,同时,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里的改革,使雅典形成了特有的社会政治制度,一方面是比较完善的城邦民主制度,城邦的每个自由人都是公民,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又是比较成熟的家庭奴隶制,奴隶承担了全部的体力劳动,奴隶主有大量的闲暇从事科学研究、学术思考、文艺创作等精神活动。这样,雅典一度走向繁荣,人们的“生活”问题大大突现了出来,进入思想家们的视野。而亚里士多德即是一个生活视阈比较宽的人,又是一个中间派的代言人,因此,他的思考对象包括了上、中、下所有人的生活,但这些人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面对上层人,他就讲上层人的生活原则,面对下层人,他就讲下层人的生活原则,而把这些原则放在一起,就有了不一致的地方。

(四)人生的原因

人是一个矛盾体,生活更加纷繁复杂,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生的内容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时期,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人生,就是同一个人,也有不同的人生内容。因此,人生的每一个方面,如善、幸福、德性、理性、快乐等,都有千姿百态的体现,正像人有千姿百态的面孔一样。面对如此复杂的人生,要在道德上给出一个模式或一致的原则,那永远都是枉然。所以,当亚里士多德谈及每一种伦理德性的时候,才不能固定在某一个方面,才矛盾并充满困惑。正因为如此,罗素才说人生问题无永远充满狐疑,尽管这是哲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而加缪直接就把生活定义为荒谬,认为我们只有尽情地享受这种生活,才能反抗这种荒谬。

(五)方法的原因

古希腊人非常喜爱智慧,对智慧的喜爱就催生了哲学的繁荣,尽管他们普遍认为哲学是爱智之学,但其中有一个固定的情结,那就是固执地相信:哲学就是为人们提供永恒真理和不变法则的。所以,在柏拉图那里,就有了体现这种情结的比较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尽管他不同意柏拉图的形而上学,但他创立了“第一哲学”,从研究存在开始,把第一存在看成实体,又把实体的本质归于形式,进而明确指出形式就是规定事物“是其所是”的东西,这样他又回到了柏拉图,就连他的“形式”和柏拉图的“理念”都是同一个词源(eidos),完成了他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因此,寻找“形式”这种亘古不变的原则就渗透在他著述的各个方面,这不能不在纷繁复杂的人生问题当中遇到麻烦,使他的伦理学充满了困惑。

三、破解

我们揭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困惑,并不是要否认他的伦理学,而是为了让他的伦理思想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但为我们思考人生的智慧提供原料,而且也为我们的探索之路提供了指引。当然,这依赖于我们如何破解他的道德困惑。

(一)认识态度的破解

面对人类历史上沉积下来的学说和观点,有两点是必须肯定的:第一,无论怎么样,它们都是人类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人类思想的历史长河就是由它们构成的,我们决不能轻率地抛弃;第二,无论怎么样,它们都有正确合理的一面,又有偏颇错误的一面,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人类智慧的宝库,我们没有必要求全责备。由此,面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我们的态度就非常明确了:并不能因为它存在一定的困惑就一概否定,这种否定实际上是对我们自己思想的否定,也不能因为我们要汲取他的思想就求全责备,这种求全责备实际上是对我们智慧的贬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亚里士多德的困惑不但不妨碍我们的思想和智慧,相反成了化育我们思想和智慧的精神营养,有了它,我们的思想和智慧就会获得双丰收。

(二)思想内容的破解

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一段客观的评价:“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详述了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在整体的某些特殊部分中,亚里士多德很少以演绎和推论迈步前进;相反地他却显出是从经验着手,他论证,但却是关于经验的。他的方式常是习见的方式,但有一点却是他独具的,就是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是始终极为深刻地思辨的。”[4](P282)所以,在继承亚里士多德道德思想的时候,我们不是继承他系统完备的体系,一方面,他那里没有这样完备的体系,另一方面,假如有这样的体系,它就熄灭了我们进一步探求的精神,致使我们的思想停顿了下来,变成了不好的事情。相反,如果我们打破了获得完备体系这一诉求,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他本人爱智慧、尚思辨、学以致知的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而且能够发现他智思泉涌的智慧灵感和璀璨夺目的思想珍珠,他的这种精神足以让我们走上智慧探求道路,他的这些智慧和思想足以让我们体会他那种“沉思”的快乐,当我们的头脑里多了如此宝贵的东西的时候,这不仅仅是一种喜悦,更是一种营养素和催化剂,会催生我们难以预料的思想成果,这就是巨大的收获。

(三)生活现实的破解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我们研究伦理的目的既不是寻找永恒不变的法则,也不是建立完备的理论体系,而是让我们回到现实中,能够过上有德性的生活。脱离了生活情境的伦理学即使没有内在的困惑,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语言空壳。所以,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如果我们把它归于一种理论体系,这种体系就不能自圆其说,如果把它当成不变的法则,这些法则就会自相矛盾,相反,如果我们把它融入实际生活,它就可以变成我们睿智生活的思想之源,就能够为我们作有德之人提供智慧之思,特别是当我们面对生活感到困惑不解的时候,面对人生道路难以抉择的时候,遇到心头的疙瘩难以解开的时候,浸淫在他的伦理学中,就可以找到思想的元素,发现智慧的细胞,听见破解迷雾的声音,它的确就可以发挥“心灵之素、处世之道、行为之方”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催生我们自己生活的信念,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智慧之塔,化育我们自己丰富的思想世界,也就在这时候,我们才理解了他作为导师的意义,才赢来了生活的睿智、充实和美好。所以,把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看成不变的法则是令人困惑的,但融入实际生活的时候,它就有了无穷的力量。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美〕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郭夏娟,应杭.卑贱与我无缘[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

[4]〔德〕黑格尔.哲学讲演录: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张涤(1970-),女,吉林省四平市中小学德育办公室讲师,主要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思想的逻辑理路与启示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